“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视角下涉农高职院校双创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2018-05-14张朝晖杨继红杜振宁
张朝晖 杨继红 杜振宁
摘要介绍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展示了典型涉农高职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绩,分析了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脱贫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从政策机制、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及学生7个层面提出涉农高职院校提升双创水平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25-0221-03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Promoting Double Innovation Level in AgriculturalRela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oung Peoples Red Dream Building Tour”— Taking 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NG Zhaohui1,2,YANG Jihong2,DU Zhenning1 et al
(1.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angling,Shaanxi 712100;2.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e activity of “Young Peoples Red Dream Building Tour”,and shows the achievements of typical agriculturerela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Internet +”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It also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se colleges in the “Internet +”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strategies such as rural revitalization,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and “Young Peoples Red Dream Building Tour”,and proposes the path and method for raising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agriculturerela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seven aspects,namely,policy mechanism,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curriculum reform,training base,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and faculty and students.
Key wordsYoung Peoples Red Dream Building Tour;Agriculturerela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广泛实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旨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要求各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到各自对接的县、乡、村和农户,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笔者以典型涉农高职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展示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情况,分析其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提升涉农高职院校双创水平的路径。
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双创教育取得的成绩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秉承“以赛促教、以賽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改”的指导思想,全面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在2015—2017年举办的前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组织65个专业的3 700余名学生,申报916个参赛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1项,获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银奖2项、铜奖14项。学院荣获陕西省高职院校优秀组织奖2次、优秀就业带动奖1次,获奖总数位列陕西高职院校第一。
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双创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截至2018年4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共开设3年制专业75个,其中与“青年筑梦之旅”活动、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涉农相关专业共计46个,其中农林牧渔大类专业12个,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专业6个,生物与化工大类专业5个,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专业5个,水利大类专业6个,财经商贸大类专业10个,旅游大类专业2个。涉农相关专业占比61.3%。学院专职教师699余名,涉农专业教师总数419名,占教师总数的60%。涉农专业在校生人数11 630名,占学生总数58%。但是分析近3年申报的916个参赛项目及20个省级以上获奖项目,“互联网+现代农业”方面项目总数及获奖项目数均不到30%。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脱贫国家战略背景下,在“青年筑梦之旅”活动的大力推动下,提升“互联网+现代农业”方面项目数量与质量,更好地履行涉农院校的使命,促进涉农双创项目培育,提高涉农高职院校双创水平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涉农高职院校双创水平提升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3.1政策机制层面
学校层面成立“双创”工作服务管理机构,确立以对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台创新创业奖励系列制度办法,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将涉农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指导、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另外,建立涉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立师生创新创业基金,构建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加大涉农科研项目经费投入,制定教师创新创业服务激励措施,从政策机制层面保障涉农专业双创活动的开展。
3.2专业建设层面
学校积极申报大数据分析和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与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相关的专业,并通过这些专业的建设,促进传统的农林牧渔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的传统涉农专业优化升级。加强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连锁经营管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已开设专业与传统涉农专业的融合力度,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传统涉农专业的综合改革[1],加快传统涉农专业质量变革,提升传统涉农专业与现代农业产业、新农村和现代职业农民需求的契合度。
3.3课程改革层面
在各专业创业课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创业理论、创业政策、创业案例教育等创业通识教育外,学校还通过网络公选课平台,推送农业机械及传感器、农村经济、农村创业风险评估分析、企业登记注册、市场营销等与农业管理、生产、流通与经营4个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另外,学校可以购置创新创业类电子资源数据库供学生学习和查阅 [2],比如《中科JobLib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总库》就包含了《职业技能与知识数字图书馆》和《创业创新数字图书馆》2个子库,该电子资源数据库应用“资源+平台+大数据+场景服务”的模式,为同学们提供视频课程、专项习题、知识资讯、法律法规、材料模板等多种资源以及完整科学的就业创业知识体系。学校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腾讯课堂”“智慧职教”等网站中海量的“创新创业”学习视频开展泛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3.4实训基地层面
首先,通过校政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当地政府创新创业园、创客中心、创新创业街区等设施条件和环境开展学校双创教学和实践。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且拥有3个省级扶贫基地,享有独特的农业地理优势和基地优势,为合作共建各类涉农“产训研创”基地提供便利条件。
其次,学校在新建及改造实训基地或中心时,在完成“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要突出“研和创”,要以大数据统计为平台,以“互联网+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农业管理、生产、流通、经营的信息化为目标,构建“训研创”三位一体的网络化运营和管理实训基地。学校要完善实验实训室开放制度,创造实验室开放环境,为学生的科创项目及活动提供条件支持。
第三,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联合涉农行业、企业,充分利用当地农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采摘体验、农业休闲现代农庄等开展学校双创教学和实践活动。
第四,积极承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园林景观设计”“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中药传统技能”“电子商务技能”“市场营销技能”“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等国家及省级技能大赛赛项,通过大赛平台,加强与政府、企业、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提高师生涉农专业“双创”专业技能水平。
3.5产教融合层面
首先是学校积极实施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学院各涉农專业要以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目标,将办学与扶贫有效结合,通过实施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教育、建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和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涉农职业教育成为智力扶贫和技能扶贫的“直通车”,形成产教融合、校地联动、工学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3]。
第二是与地方市县政府联合举办县域农民培训学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例如学院建立了渭南富平苹果培训学院、延安洛川苹果培训学院、眉县猕猴桃培训学院、安康紫阳茶叶培训学院等服务地方农业产业的培训学院,通过涉农专业培训和服务提升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能力,提高涉农专业的双创水平。
第三是学校鼓励涉农专业师生创办涉农服务企业,促使涉农专业教师持续更新专业知识技能,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产学研创能力,确保教师的专业技能始终处于农业行业技术的领先地位。
第四是学校加大对3个省级扶贫县农业科技推广基地的支持力度,选派知名教授长期轮流蹲点开展农业实用科技推广和培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安排涉农专业学生驻点开展专业综合实训,促进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全面对接,全面提升师生的产学研创能力。
3.6师资队伍层面
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学校“双创”水平的核心,学校要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设立涉农专业“能工巧匠”或“技能大师”工作室[4],引进涉农行业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企业老总或专家参与学生创业指导工作,聘请涉农企业双创兼职教师担任学生创业导师,选派涉农专业骨干教师轮流到国家双创培训基地开展拓展培训,到涉农企业开展顶岗锻炼,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产品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工作,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产学研创能力,快速建立一支双创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涉农专业教师团队。
3.7学生层面
3.7.1学生就业创业理念的提升。受传统固化就业观念的影响,涉农双创是一个选择农业、走向农村、走近农民的历程,对于传统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就业前景较为迷茫[5],学校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压力,领会精准扶贫脱贫的国家战略,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机遇,培养涉农双创的意识,提升涉农双创的意愿,发挥涉农专业优势,增强涉农双创的信心,推动涉农专业学生积极投身农业领域开展双创活动[6-7]。
3.7.2创新创业协会组建。在学校方面,设创新创业协会、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实验班三级活动组织机构,构建开放、半封闭、全封闭的三阶递进的参赛项目训练模式,从而为参赛项目的商业性、可行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培育[8]。在系部方面,组建双创技能训练小组,积极与涉农企业开发双创竞赛项目供学生日常训练,组织双创技能训练小组参加各级竞赛活动,通过各种专项讲座和参观开展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专项培养,拓展学生“双创”视野,提升学生“双创”能力。
4结语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总结“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及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大力开展形势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提升学校双创水平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涉农高职院校在习近平时代开展双创教育提供参考借鉴,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脱贫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的涉农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国胜,沈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5(6):38-42.
[2] 杨丽珍,徐志英,季彩宏.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提升[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5(3):61-63.
[3] 陆敏.杨凌职院创新多元教育扶贫模式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EB/OL].[2018-05-08].http://edu.cnwest.com/content/2018-05/08/content_15802284.htm.
[4] 張亚分,卢凤君,寇光涛.涉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化机制研究:以教授工作站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7(5):68-70.
[5] 张志平.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4(5):58-61.
[6] 李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提升路径及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17(33):23-24.
[7] 王周锁.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7):100-102.
[8] 伍亚华,王永斌,许晖,等.地方应用型涉农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4148-4149,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