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高产优质黄皮洋葱“连葱16号”的选育
2018-05-14杨海峰,潘美红,惠林冲,缪美华,陈微,薛萍,陈振泰
杨海峰,潘美红,惠林冲,缪美华,陈微,薛萍,陈振泰
摘要 “连葱16号”是以“不育9701”为母本、“永光超级早生”为父本,杂交后代经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黄皮洋葱新品种。该品种假茎倒伏期比早熟主栽品种“阳春黄”早2~3 d,球形指数0.85,鳞茎圆球形,单球质量335 g,产量78 137 kg/hm2,适宜江苏及周边区域露地栽培。
关键词 早熟;洋葱;连葱16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 S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06-0049-03
Breeding of a New Yellow Onion Cultivar ‘Liancong 16 with Early Maturity,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YANG Haifeng,PAN Meihong,HUI Linchong et al (Lianyung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ianyungang,Jiangsu 222000)
Abstract A new early maturity and yellow onion cultivar ‘Liancong 16 was bred by 6generations system selection from crossing ‘sterile 9701 as the female parent with the ‘Yongguangchaojizaosheng as the male par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uloid lodging period of this cultivar was 2-3 d earlier than the main cultivar of early maturity ‘Yangchunhuang.Its bulb was round and spherical index was 0.85 with the weight of single bulb being 335 g.The total yield was 78 137 kg/hm2.It was suitable to cultivate in the open field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Key words Early maturity; Onion; Liancong 16; Selective breeding
洋蔥(Allium cepa L.)是葱科(Alliaceae)葱属(Allium)中以肉质鳞片和鳞芽构成产品器官的二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中国的洋葱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居世界第1位[1]。在苏、鲁、豫、皖等地区,早熟黄皮洋葱因效益稳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4]。以江苏省洋葱主产区丰县为例,2016年早熟黄皮洋葱种植面积达3 400 hm2,占该县洋葱种植总面积的34%。2017年中晚熟洋葱严重滞销,而该县5月上旬上市的早熟黄皮洋葱收购价仍维持在2015、2016年的1.2~1.3元/kg的价位。因此,应培育适宜江苏及周边区域栽培的高产、经济性状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洋葱新品种,从而解决现有品种早熟性退化、产量不高、品质优劣不齐等问题,进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5-6]。鉴于此,笔者以不育材料与早熟父本单株杂交,后代连续6代自交,系统选育,历经13年,选育出5月上旬采收、产量突破75 000 kg/hm2的优质早熟黄皮洋葱新品种“连葱16号”。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材料 母本“不育9701”为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不育系材料,黄皮,中早熟,生育期248 d;父本“永光超级早生”为日本引进品种,黄皮,早熟,生育期242 d,平均单球质量235 g,平均产量65 250 kg/hm2。
1.2 选育方法 1999年5月中、下旬进行单株杂交,经1999年秋播,2000年5月从其杂交后代中选择早熟、球形指数≥0.82、横径≥8 cm的鳞茎,经过6代系统选育,于2012年获得性状表现一致、稳定的新品系“970102”。2013—2014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4年定名为“连葱16号”, 2014—2015年参加江苏省洋葱区域试验,2015—2016年参加江苏省洋葱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多点生产示范(图1)。
1.3 试验设计 品种比较试验于2013年9月—2014年5月在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玉带河试验基地进行,以早熟洋葱主栽品种“阳春黄”为对照。2013年9月6日播种育苗,11月5日露地地膜覆盖定植,株行距15 cm×18 cm,小区面积12 m2,3次重复,随机排列,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均采用小区同品种延伸种植,记录植物学特征及物候期。
江苏省洋葱区域试验于2014年9月—2015年5月在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玉带河试验基地(连云港)、徐州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徐州)、淮安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淮安)、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苏州)、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实验农场(南京)进行,以“阳春黄”为对照。9月播种,11月露地地膜覆盖定植,株行距15 cm×18 cm,小区面积12 m2,3次重复,随机排列,四周设保护行,记录植物学特征及物候期,测定紫斑病、霜霉病的病株率,鳞茎商品性状及产量。
江苏省洋葱生产试验于2015年9月—2016年5月进行。试验点、播种和定植日期、定植模式、株行距同区域试验,小区面积333 m2,2次重复。测定鳞茎商品性状及产量。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抽薹率=(抽薹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分球率=(分球鳞茎数/调查总株数)×100%;
球形指数=鳞茎纵径/鳞茎横径;
商品率=(横径≥7 cm且球形指数≥0.8鳞茎数/调查总个数)×100%。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进行试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测产日期设定为50%假茎倒伏后第10天。2014—2015年参加江苏省洋葱区域试验,5个试验点“连葱16号”平均产量77 337 kg/hm2,比对照“阳春黄”增产11.8%;2015—2016年参加江苏省洋葱生产试验,5个试验点“连葱16号”平均产量78 936 kg/hm2,比对照“阳春黄”增产11.7%。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连葱16号”平均产量78 137 kg/hm2,比对照“阳春黄”增产11.7%(表1)。
2.2 物候期调查 鳞茎膨大的株数达到总株数的50%时调查鳞茎膨大期,倒伏的株数达到总株数的50%时调查假茎倒伏期。在2013—2014年洋葱品比试验中,“连葱16号”鳞茎膨大期为3月24日,比对照“阳春黄”早2~3 d;假茎倒伏期为4月25日,比对照“阳春黄”早3 d。在2014—2015年区域试验中相同试点“连葱16号”比对照“阳春黄”鳞茎膨大期早1~3 d,假茎倒伏期早2~3 d(表2)。2014—2015年区域试验中连云港试点于9月6日播种,次年假茎倒伏后10 d(5月6日)采收,“连葱16号”生育期241 d。
2.3 植物学性状表现 植物学性状调查于地上部生长达到顶峰,始现倒伏时进行,每品种调查20株,每小区各取1次,取平均值,抽薹率调查总株数为小区实有株数。2013—2014年洋葱品比试验及2014—2015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连葱16号”株高67.4 cm,比对照“阳春黄”高4.0 cm;叶片数6.8片,比对照多0.6片;假茎直径1.45 cm,比对照粗0.12 cm;抽薹率1.6%,低于对照;叶色、植株、株形与对照相同,表现为叶绿色、植株直立、株形整齐(表3)。
2.4 鳞茎性状测定 2014—2015年区域试验及2015—2016年生产试验中,采收时取小区内中间2行生长正常、无缺株的连续12株为样本,每小区各取1次,去除最大值及最小值,取平均值,测定鳞茎性状,商品率、分球率调查总株数为连续100株。“连葱16号”鳞茎纵径7.68 cm、横径9.00 cm、单球质量335 g,均优于对照“阳春黄”;“连葱16号”与对照均表现为黄皮,球形指数均达到0.85,商品率均大于80%,分球率均小于0.5%,为圆球形黄皮洋葱(表4)。
2.5 抗病性 2015年4月在區域试验中经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田间抗病性鉴定,“连葱16号”紫斑病病株率为3.6%,霜霉病病株率2.4%;对照“阳春黄”紫斑病病株率为5.4%,霜霉病病株率为2.8%, “连葱16号”对紫斑病的田间抗性优于对照“阳春黄”。
2.6 特征特性 早熟品种,生育期241 d,植株直立,株形整齐,株高65~70 cm。6~7片管状叶,绿色。假茎较细,直径1.4~1.5 cm,耐抽薹,抽薹率1.3%~1.9%。抗紫斑病发病率3.6%,抗霜霉病发病率2.4%。鳞茎外皮金黄色,有光泽,内部鳞片白色,纵径7~8 cm,横径8~9 cm,球形指数0.85,圆球形,单球质量335 g,球形整齐,商品性好,产量78 000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3.1 “连葱16号” 在试验中表现早熟、高产,5月上旬采收,产量突破75 000 kg/hm2,早熟性、产量均优于早熟洋葱主栽品种“阳春黄”;耐抽薹,鳞茎分球率低,球形整齐,商品性好,为优良的早熟黄皮洋葱新品种。2015—2017年已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区累计推广种植1 300 hm2。
3.2 “连葱16号”栽培要点 播种期苏北地区9月5—10日,苏南地区9月20—25日,播种早因先期抽薹导致商品率降低、播种晚因营养生长不足影响鳞茎膨大导致产量降低[7]。露地地膜覆盖定植,适栽密度345 000株/hm2。基肥为主,生育前中期N、P2O5、K2O 用量分别为225.0、262.5、375.0 kg/hm2,生育后期N、P2O5、K2O用量分别为150.0、187.5、300.0 kg/hm2[8]。假茎倒伏后不浇水,10 d左右采收。
参考文献
[1] 梁毅,王永勤,于春霞.中国洋葱产业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308-312.
[2] 吕宏伟,吕静,樊哲,等.豫西南地区日本黄皮洋葱覆膜栽培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25,129.
[3] 杨建新.丰县黄皮洋葱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04-105.
[4] 崔志峰,杨秀华.出口黄皮洋葱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0(3):25-26.
[5] 杨海峰,陈振泰,潘美红,等.洋葱、青刀豆良繁与产业化的几点措施[J].长江蔬菜,2017(11):43-45.
[6] 陈沁滨.洋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分子标记筛选及鳞茎休眠的生理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7] 胡巍,侯喜林,王建军,等.播期和越冬定植对洋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3,19(4):57-60.
[8] 撒金东,杨彩玲,买自珍.氮磷钾肥用量对洋葱生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0):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