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度分析
2018-05-14唐小平周雄
唐小平 周雄
摘要 以2006—2015年贵州省耕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贵州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利用障碍度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耕地障碍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单项指标中,地均产值和人均产值是影响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耕地投入强度过大是现阶段耕地集约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耕地的产出效果与集约利用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据此,在贵州省即将进行下一轮土地调整的背景下,对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障碍度模型;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3-0197-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5,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an obstacle degree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 farmland obstacle degree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output value and per capita output valu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nsive use of arable land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intensive use of arable land is the main problem facing the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at this stage; the output effect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have a close connection.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xt round of land readjust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paper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Guizhou Province.
Key words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Evaluation system;Barrier model;Guizhou Province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耕地是农民生活收入的重要来源,严格控制耕地的存有量是保护粮食安全、社会安定的关键[1]。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各种各样的经济建设活动占用了大量土地,适于播种粮食的耕地范围也在急剧下降,“严格保护耕地”的字样频繁出现在政府报告和各种文件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现阶段,贵州省耕地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土地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缺少对耕地集约利用开展系统的评价。庞辉[2]指出:耕地的持续投入和产出效果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农民会根据上一年的收入情况做出下一年的生产预算。李正等[3]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贵州省生态环境的影響。李阳兵等[4]从山地-坝地角度研究贵州省耕地景观的变化情况。徐倩等[5]从近郊村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了喀斯特岩溶地区土地的使用强度。这些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加耕地资源在逐渐减少,耕地使用性质发生改变。而张跃红等[6]从山地、坡度的方向研究坡耕地变化表明,在喀斯特山区,不同时期内坡耕地会随着坡度的变化增加或减少,造成大量开荒现象。特殊的自然环境局限了耕地的使用效率,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耕地资源的逐渐减少要求提高耕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快建立耕地集约利用体系,加快实现现代化山地农业。因此,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研究贵州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是实现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1 评价体系、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评价体系 根据现有的土地利用的内涵和评价目标,按照层次分析法建立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7]。运用熵值法确定每个评价体系因子的权重,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体系及权重如表1所示。
1.2 数据来源 以2006—2015年贵州省耕地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8]。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贵州统计年鉴》和贵州省政府官方网站统计,选取了2006—2015年贵州省历年耕地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作为研究的基本数据。
1.3 研究方法
1.3.1 耕地集约利用度的计算。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集约度。具体方法:在确定各参评因子权重的基础上,将各评价单元的每一参评因子的标准化值与其权重相乘,之后再进行累加。其计算公式为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地集约利用分析
2.1.1 各评价指标对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2006—2015年,贵州省耕地投入强度逐年增加,但都低于耕地的平均投入强度26.81%。出现这一情况,与贵州省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关。截至2016年5月底,贵州省外出务工的总人数达609.38万。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人口的老龄化和存在的大量留守儿童让耕地得不到高效的利用。耕地的利用强度都高于平均利用强度22.45%;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发育区,全省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有限的耕地面积已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所需要的粮食需要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只有在有限的面积上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来保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产出。耕地的产出效果在波动中缓慢增长;贵州省是典型的山地(坝子)农业,收自然灾害影响较大。2008年的凝冻灾害、2009—2010年的旱灾、2014年的洪涝灾害等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耕地的产出效果。灾害种类多、灾情频繁、区域分布广,给贵州省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影响。同时,贵州省的耕地持续利用状况一直在上下波动,并没用发生大的改变;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政策、农民可收入,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民对土地保护的意识也比较淡薄。除此之外,贵州省近几年大力推广退耕还林(还草)和贫困地区移民搬迁也是导致耕地持续利用状况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
2.1.2 综合评价。由表2可知,
2006—2015年,贵州省耕地利用集约度从38.88%提升到了70.60%。耕地的地均产值和人均产值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分别从0.709 636万元/hm.2、0.279 028万元/人涨到3.903 523万元/hm.2和1.723 371万元/人,说明贵州省耕地利用结构一直在优化,一直朝着集约、节约利用的方向发展。其中灌溉指数也从16.268%上升到33.177%。2011年贵州省耕地集约度有所下降,为42.74%,2012年又快速回升至57.85%。这与2011年贵州省大旱有关,也从侧面验证了贵州省多年来优化土地使用结构,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全力保证耕地红线,因地适宜发展农业的政策。
2.2 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障碍度分析
2.2.1 单项因素障碍度分析。
表3由2006—2015年每一年中障碍度值最大的前4项障碍因素及障碍值组成。从表3可看出,劳均产值的障碍因素最大,其次是地均产值。耕地的产出效果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第一类主要障碍因素,农民会根据产出效果增加或减少下一年的耕地投入预算。在研究时段内地均产值和人均产值的数据变化证明了这一点。耕地的投入强度(C1)是次要的障碍因子,单位劳动力投入(C11)、单位化肥投入(C12)和单位动力投入(C13)分别出现了4次。同时,灌溉指数(C22)和稳产指数(C23)分别出现了1次和3次。最后,非农指数(C41)、人均耕地指数(C43)和平衡指数(C42)成为阻碍因子的概率较小,反映了农民在使用耕地时不太注重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2.2.2 分类障碍因素分析。
从单项指标障碍因素归总得到分类障碍度对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表4)。从表4可以看出,各分类层的值有差异,总的来说对耕地利用影响最大的是产出效果,其次是耕地投入强度,再者是耕地的利用强度,最后是耕地的持续状况。这一情况是由贵州省特殊的农业种植环境决定的,农民的种植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一年度或上一轮的农业收入。
耕地产出效果是影响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农民会根据上一轮的产出效果决定是否进行下一轮种植或追加下一轮种植的投入。影响耕地产出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农民的收入和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应提高有关农民的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创收提供保障。同时,应加强对耕地的投入。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村农业产业升级和科学技术传播的主要力量,要让农村青壮年留在农村,发展农村;保证农村农机械存有量,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控制化肥的使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专业化水平。耕地利用强度是由农民收入和政府政策这2个因素引起的,与这2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排除在一些偏远山区出现过度开垦土地、过度使用土地的情况,这也是耕地利用强度出现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贵州省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脆弱的种植环境和特殊地形要求贵州必须坚持发展现代山地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引起耕地改变的重要因素,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要准确地把握社会市场的改变,严格保护耕地存有量,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对2006—2015年贵州省耕地使用情况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单项评价指标体系中,耕地的地均产值和人均产值是影响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这2个因素在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研究时段内算术平均值最大。耕地产出效果是影响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强度的主要原因。贵州省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土地的产值有限,所以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去务工。如何提高土地的产值,让农民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耕地中,改善耕地的利用方式是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改变农村落后的发展状态。
(2)总体来说,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还比较低。全省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少且分布比较破碎,难以开展大型的机械化操作。因此,如何因地制宜的利用耕地,在有限的面积上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耕地使用,如何摆脱传统的种植模式或对传统种植模式的改良是促进少数民族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对全省的耕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现阶段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耕地投入强度。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同時,大量的化肥使用会减小耕地肥力,农村农民专业意识淡薄;受贵州省自然环境的影响,交通出行困难,机械化程度低。以上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中,难以摆脱落后的发展局面。
3.2 现阶段贵州省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3.2.1 政府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证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农民收入是影响耕地投入强度、利用强度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大农村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加快农村土地整治,积极有效地促使耕地由粗放型利用向集约型利用转变,提高土地的产出效果,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市场,加快土地的流转速度,严格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2.2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政策是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政策的实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耕地的使用。政府在制定实施耕地政策时,要因地制宜,确实保护耕地耕地资源;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法律保障,积极拓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鼓励发展多种农业经营主体。要让广大的农村青年劳动者重新爱上农民这个职业,扎根农村,改变农村。
3.2.3 加强农业投资(人力培养、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发展现代化山地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的山地立体农业,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研人员,加快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展乡村教育,实施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培育新型农民。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地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
参考文献
[1]赵杨茜,杨柳,杨鹏.喀斯特山区耕地集约利用态势及模式: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7):259-263.
[2] 庞辉.农业补贴政策背景下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研究: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J].农业经济,2017(11):89-91.
[3] 李正,王军,白中科,等.贵州省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灰色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5):577-583.
[4] 李阳兵,姚原温,谢静,等.贵州省山地-坝地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14,34(12):3257-3265.
[5] 徐倩,李阳兵,黄娟.50余年来岩溶山地近郊村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地区为例[J].中国岩溶(2017-11-27)[2018-02-2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157.P.20171127.1608.046.html.
[6] 张跃红,安裕伦,马良瑞,等.1960—2010年贵州省喀斯特山区陡坡土地利用变化[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7):878-884.
[7] 熊小青,廖和平.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3):236-240.
[8] 李仕川,郭欢欢,侯鹰,等.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0):1771-1778.
[9] 陈水英,毕如田,曹毅,等. 基于GIS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变异分析:以忻州市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17,16(4):30-39.
[10] 倪超,杨胜天.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12):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