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5-14韩伟宏李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山西省可持续发展

韩伟宏 李建军

摘要 在阐述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安泽县为例,分析了安泽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促进山西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山西省;乡村旅游;安泽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3-0086-02

Abstract Based on expound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Shanxi Province, taking Anze County as an example, the advantages and necess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Anze County were analyz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Shanxi Province.

Key words Shanxi Province;Rural tourism;Anze Coun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乡村旅游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而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由于活动的多样性、参与者的广泛以及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推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1]。农村旅游资源(如乡村文化和自然风光)依赖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在传统农村休闲度假和农业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开发了商务度假和休闲娱乐等各种旅游项目。在这些旅游项目中,当地农民是旅游项目的主体,而城市居民是乡村旅游消费的对象,从而构建了乡村旅游业的新经营方式。在这种旅游方式的带动下,农村不同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3]。可持续发展是以共同发展为依托,在坚持公平高效的同时,促进多方面协调发展。在推动乡村旅游建设的过程中,安泽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属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山西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其区域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运用对于山西省乡村旅游区域品牌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山西省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变成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兴起,在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5]。在促进安泽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优势,在前进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在阐述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安泽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促进安泽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山西省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秀丽,同时具有许多与地方风俗相融合的民俗,形成了多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山西省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在獲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效益。

目前山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山西省已具备 22 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农家乐、住宿客栈以及其他基础服务设施已经超过7 000 家。2017 年山西省乡村旅游的年接待人数已达到1 000 万人次,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超过 30 亿元,并增加了超过 14 万的旅游行业岗位,目前山西省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体系[6]。如何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山西省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非常重要[7]。

2 安泽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1 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安泽县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资源与林业资源丰富,同时拥有丰富的山川和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是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8]。在历史文化方面,作为荀子的故乡,安泽县有荀子文化园和黄花岭等诸多景点;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人们从全国各地来旅游,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9]。

安泽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在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安泽县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十三五”末,争取打造出4A级景区,实现经济收入的增长。

2.2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山西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在安泽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推动多种类型旅游产品的发展,形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全面发展[10]。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旅游业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乡村旅游活动是一种娱乐休闲活动,属于精神层面的一种娱乐活动[11]。

乡村旅游的多样化、个性化和质量已成为旅游者关注的焦点。只有深入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12]。例如,可以将传统村庄、传统手工艺品、民间经验和民间歌舞表演等添加到创作元素中,提高乡村旅游的内涵和质量[13]。

3 促进安泽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形成品牌优势,促进其持续发展

全面完成周边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完善景区管理和运营,制定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创造多种类型的特色旅游产品,扩大安泽县乡村旅游的影响力。扩大乡村旅游范围,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清河流域选择有自身特色、交通条件便利的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周边农村居民发展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支持服务,扩大景区内容,完成景区旅游接待服务和生活设施建设。

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全面创新营销模式和手段。以县城为主要旅游集散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热门旅游接待酒店,加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管理,发展特色餐饮娱乐项目,形成安泽县旅游业的后发优势。根据有关景区的发展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高密度营销活动,大力开拓源头市场,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发日常旅游路线,开发周边地区的源市场。

3.2 注重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旅游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保护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归自然,是旅游者十分喜爱的旅游方式。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乡村旅游成长和发展的区域环境,是打造安泽县乡村旅游区域品牌的重要基石。安泽县农村旅游区的品牌建设必须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不同的民俗文化为支撑,从设计到提供乡村旅游产品、活动和服务都要体现农村的原汁原味。

在安泽县乡村旅游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的保护,统筹开发、利用与保护,进一步加强文化发掘与整理工作,建立区域性环境保护机制,并倡导农民和游客广泛参与,共同保护区域环境。

3.3 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品牌良性发展

农村旅游区品牌作为本地区的公共品牌,是一种新型的准公共产品,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在政策引导、宏观调控、旅游市场调控、公共服务提供、农村生态旅游人才建设等方面的主导和协调作用,以促进山西省农村旅游地区品牌的发展。安泽县政府和各级政府应联合起来,共同推进和保护区域品牌的建设。

推进法治建设,将执法监督与健全旅游监管制度结合起来,将旅游市场由分散式管理体制转变为联合式行政执法体制,建立长效的综合管理机制。改善旅游发展的环境,加强宣传推广。积极创造条件,将安泽县旅游融入临汾市旅游经济圈,加强与周边县市的联系,建设优质线路,拓展旅游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

4 结语

在促进山西省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以安泽县为例,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身特点,结合相应的资源优势,努力建设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文化寻踪游等多种旅游方式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模式,推动安泽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艳.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18.

[2] 葛曉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9):23-25.

[3] 赵金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苏中地区扬州市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3):14-18.

[4] 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4(2):70-74.

[5] 江林茜,张霞.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成都农家乐为例[J].求实,2016(S1):244-245.

[6] 曾芸.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以贵州屯堡地区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6):27-32.

[7] 王昆欣,周国忠,郎富平.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2-15.

[8] 杜玉琴.发展山西文化旅游问题初探[J].经济问题,2002(3):40-42.

[9] 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1):115-120.

[10] 王婉飞.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与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 黄芳.山西大院文化旅游开发热中的冷思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37-40.

[12] 王晔.城市休闲产业集群构建的理论基础[R].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23-25.

[13] 张金花.中国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09:24-27.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山西省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