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鲁豫:用影像引领时代风尚
2018-05-14宋聚岭
宋聚岭
不忘初心聚焦“人”的生活
从第一次按下快门至今,刘鲁豫也不记得自己发表过多少作品、获得过多少次奖项,但自己想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却在近40年的行业浸染中日益清晰。
“我记得我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创作,是发表在信阳文联《报晓》杂志封底的《网已张开》,但那时候还停留在形式感的追求上。”随后,他创作的《男子汉》《正正正……》等作品连续出炉,《中国摄影》《现代摄影》等全国主流摄影杂志上不断出现“刘鲁豫”的名字,他的作品开始获得大大小小的奖项。
“不断有作品出来以后,我却渐渐感到困惑、恐慌了。”刘鲁豫坦言,创作的瓶颈不期而至,对自己不断提高的要求使得他“不敢”再轻易按下手中的相机快门。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的脑海中蹦了出来:“回炉”深造!
1989年,刘鲁豫来到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班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充电”之旅,《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当年正是他的美学老师。“如果说在哈尔滨冶金测量学校的学习为我从技术层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那么武汉大学的这次学习经历,则解决了我思想精神层面的问题。”刘鲁豫回忆,在那两年的学习中,不断开阔的视野、不断汲取的美学、文学概论、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思想和灵魂的光芒。
“都说相机是摄影家的‘第三只眼,而且这只眼睛和人的肉眼不同,它能控制景深、光比等等,它能把你想丢弃的虚化、想突出的强化,这就是摄影技术层面的魅力。”刘鲁豫感慨地说。而在思想层面,一幅有魅力的作品则会“说话”,观者可以从中看到作者的思想、意图和立场:“怎样立足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是我永远都会思考和践行的追求。”
用心灵感悟自然的诗性品质
刘鲁豫拍了很多的风光摄影作品。“对于风光摄影,或者说在我的体验中,大自然就是一种诗性的存在。我们在崇山峻岭的雄浑中感受永恒,在草木枯荣的变化中体验生命。我们用镜头发现自然的神奇造化,用心灵感悟自然的诗性品质。我们以自然景色完成主体情感的抒发表达,以主体情感完成对自然景色的审美呈现。”
说到底,人还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人不论离开自然有多远,心中总会响起大自然的召唤。对自然召唤的心灵回应是艺术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艺术家以审美的情感映照自然,以一种纯净的心灵体验自然,在与自然的身心交融中进行着对自然世界的诗化畅想。
风光摄影作品里,展开的不止是景色,还有该摄影家独到的发现、让人品味的意境、给人的精神感染。刘鲁豫喜欢凝重的影调、磅礴的气势,因为常常被自然的伟力所震撼。他说:“我喜欢勾起生活联想的小景,觉得它们有着丰富的寓意;喜欢突然乍现或难得一见的景致,它们给我瞬间的惊喜和振奋。每一幅图像里,都有发自内心的东西,那是我按下快门的理由。”
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努力中,刘鲁豫收获了许多自然给予他的感动。“蜿蜒的小路会牵动视线,雪地的栅栏会形成节奏,林中的树影会荡起旋律,如云的羊群会打破草原的宁静。我们必须仔细地观察,在无序中寻找有序,在具象中获得抽象,在自然形态中发现营造意境的可能,在形式要素的结构中追求艺术的至臻至美。”
提到风光摄影,刘鲁豫有很多感悟。“我们需要敏捷果断,在日光穿透云层的刹那,在牧羊人走到最佳位置的时刻。有时我们也需要耐心等待,等待羊群缓缓地走下山坡,等待夕阳给晶莹的雾凇涂上朦胧的暖调。轻轻地按下快门,把一种诗性的自然存在化为我们诗意的影像表达,也把自己的烙印深深打在山风水韵之间。”
大地长天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只有一种,即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这个朴素的定论决定了人对自然两个层面上的态度:其一是视自然为本原的态度,引发了人回归自然的情感;其二是视自然为物我的态度,产生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普世理念。
刘鲁豫的摄影实践,就鲜明地体现了这样的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层面上的态度,在创造过程和他的风光作品中,相互交融,赋予了作品一种对等的成像姿式和情感上的湿度。不卑不亢的镜头语言,通过情感的润色,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释放。
在刘鲁豫的作品中,光线、景物、人物,只有分工上的从属倾向,绝无事实上的附属关系。正因为这一态度上的把握,画面中的各種物态和意象,自在地展露了各自的影像情绪,又自发地维护了画面的美学权益。
从初学摄影到现在,他一次又一次背起沉重的行囊,循着自然的召唤,奋力前行。我心飞翔,大地长天之间,那对于摄影极致之美的追求在自由舒展。
(编辑/崔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