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林县芒果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2018-05-14农学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发展规划现状

农学明

摘要 根据田林县芒果产业现状,对芒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田林县芒果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并对芒果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分析,以期将田林县打造成百色市继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后又一个芒果示范基地。

关键词 芒果产业;现状;发展规划;田林县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4-0210-03

Mango Industr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lan in Tianlin County

NONG Xueming (Tianlin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 in Baise City,Tianlin,Guangxi 533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ngo industry in Tianlin Coun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go industry,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lan layout of mango industry in Tianlin County, and analyzes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produced by mango in order to make Tianlin County to another mango demonstration base in Baise City,following the Youjiang District, Tianyang County and Tiandong County.

Key words Mango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plan;Tianlin County

《中共中央 國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办发〔2018〕1号)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芒果是著名的热带水果,其风味独特、肉质嫩滑、营养价值高,有“热带果王”的美誉,在世界生产与贸易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1]。芒果树树形美观,是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在我国南方城乡普遍栽种[2]。百色市是我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芒果产业已成为百色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3]。2014年百色市决定建设实施百万亩芒果产业,并把田林县作为芒果主要发展新区,使田林县芒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芒果已成为田林县绿色生态、促农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1 田林县芒果产业现状

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东与右江区、凌云县、乐业县接壤,南与云南省富宁县交界,西与西林县、隆林县毗邻,北与贵州省册亨县隔南盘江相望,全县总面积55.77万hm2,是广西土地面积第一大县,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区,是滇、黔、桂3省交界的商品集散地。

20世纪90年代初田林县开始引进芒果种植,当时种植品种有红象牙、紫花芒、金穗芒、桂热芒10号等,但因当时选种及管理不当,产值很低。2010年田林县引进台农一号芒、金煌芒、贵妃芒、红玉芒等有市场潜力的品种进行高接换种,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以来,根据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百色发展百万亩芒果产业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田林县发展芒果产业,制定了《田林县芒果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6年)》,把芒果产业作为全县一项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有效地推动了全县芒果产业的发展,至2017年12月,全县已发展芒果面积达0.97万hm2,投产面积0.08万hm2,产量1.09万t,产值6 700万元,为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贡献277元,辐射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 751户7 354人参与种植,贫困户种植面积达0.16万hm2,芒果种植已然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好门路、好方法。涌现了富丽、沐源、聚原、鑫奥等15家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企业, 产品商品率达85%以上,优果率达70%以上,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福建、浙江等各大城市。芒果渐渐成为调整山区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之一。

2 田林县芒果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1 自然生态优势 田林县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县境年降雨量为1 204 mm,每年雨量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历年平均气温21 ℃,年日照时数1 696.4 h,年无霜期为346 d,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5%。田林县多属土山区,旱地土壤成土母质为砂页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红壤,土层深厚、肥沃、耕性好,有机质含量12.4~72.6 g/kg,全氮含量0.8~4.1 g/kg,有效磷含量2.2~90.5 mg/kg,速效钾含量28~305 mg/kg,pH 4.4~7.8[4],适宜芒果栽培。境内有驮娘江、西洋江、南盘江等12条河流,建有那拉、洞巴、那比、福达、那新等10个水电站,沿江两岸作物用水有保障。县内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7.1%,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境内基本无大中型工业企业,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理想区域。因此,田林县在地理、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适宜发展芒果种植,具备自然生态优势。

2.2 产品市场优势

田林县县域多春旱,历年3—4月份平均气温18.8~22.7 ℃,相对湿度平均75%~76%,利于芒果开花授粉,且全年日气温比右江河谷低2~3 ℃,采收期晚10~15 d (偏晚熟),能错开右江河谷芒果上市高峰期,价格比较有优势。据多年种植观察,田林县芒果外观漂亮、品质优越,深受经销商及消费者的喜爱。田林县地处我国芒果区域分布的中熟芒果生产优势带,成熟期为7—8月份,上市时间在海南之后,在四川之前,有独立市场空间。另外,

百色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统一全市芒果产品区域品牌标识的通知》,要求生产经营主体的芒果产品统一使用“百色芒果”作为区域标识, 如今“百色芒果”已成为国内市场上的明星果和著名商标[5],成为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农产品并被授予“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2.3 政策扶持优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0〕45号)明确提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先支持天然橡胶、木薯、油棕、香蕉、荔枝、芒果等主要作物,引导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全面推进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农业部关于支持广西芒果产业发展有关意见的函》(农计函〔2017〕14号)提出:为提升广西芒果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打造全国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和产业精准扶贫的示范样板,农业部将立足自身职责,加大支持力度,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广西芒果产业发展。田林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芒果列为该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户长久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列入《田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田政发〔2016〕20号)。

2.4 技术支撑优势

近年来,田林县与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芒果创新团队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采取聘请专家、举办科技培训等合作形式,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50 名进驻乡镇,有力促进了芒果产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建成标准化芒果示范基地5个,其中乐里镇新宁村芒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于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现正列入自治区核心示范区建设打造,为产业推广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3 田林县芒果产业发展规划

3.1 田林县芒果产业发展规划基本原则

3.1.1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律进行决策,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和服务导向,积极引导资金、土地、技术等各种市场要素有序投入到芒果产业。

3.1.2 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田林县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各乡镇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差异大,种植区划、品种区划分布须与自然资源条件相匹配,因地制宜,在海拔低于600 m沿江生态适宜区、交通优势区重点打造芒果优势种植区域。

3.1.3 适度发展,分步实施。既要看到田林县芒果产业发展的趋势,也要兼顾其他产业的发展,即粮食生产、林业等对资源的需求。同时,逐年扩大芒果的种植面积,注重前期的投入和生长期的培育,以及产业化经营的逐步推进。

3.1.4 产业发展,保护生态。在推进芒果产业发展过程中,须重视产区生态环境保护,做到既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又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芒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3.1.5 科技支撑,创新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芒果产业的生产效益,促进田林县芒果产业创新发展。

3.1.6 示范带动,稳步推进。培育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组建田林县芒果产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家庭农场或种植专业大户,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芒果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3.2 田林县芒果产业发展规划布局 《田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件提出,到2020年全县发展芒果面积达1.33万hm2。截至2017年底,全县已发展芒果面积0.97万hm2,根据田林县实际,计划2018—2020年新发展0.40万hm2,每年新发展0.13万hm2,根据芒果生长环境,结合田林县的气候特征,以“二流域”“两沿线”为重点发展区域,即驮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汕昆高速公路沿线和324国道沿线。

3.2.1 驮娘江流域优势区。重点布局在定安、八渡、八桂、六隆等乡镇沿江流域村屯。该流域是全县优先重点发展区域,已种植芒果约0.27万hm2,到2020年规划发展至0.40万hm2,建成驮娘江流域芒果产业优势带。

3.2.2 国道324线(汕昆高速公路)优势区。重点布局在乐里、潞城、旧州等乡镇国道324线(汕昆高速公路)沿线村屯。该区域集中连片,已种植芒果约0.33万hm2,到2020年规划发展芒果至0.53万hm2,建成国道324线(汕昆高速公路)沿线优质芒果种植带。

3.2.3 红水河流域优势区。重点布局在旧州镇至百乐乡的红水河(南盘江)南岸一带。该区域集中连片,已种植芒果约0.13万hm2,到2020年规划发展芒果至0.40万hm2,打造红水河流域芒果产业带,对接贵州晚熟芒果产业带。

3.3 田林县芒果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内容

3.3.1 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在县境内交通便利的潞城瑶族乡和利周瑶族乡建立6.7 hm2的芒果良种苗木繁育圃,年出圃芒果苗木80万株。苗圃出圃苗木实行“三证”管理,杜绝无证繁育销售苗木,确保种苗安全健康、品种纯正。

3.3.2 标准示范园建设。按照标准完善果园生产区内水、电、路设施配套建设;生产技术按《无公害食品—杧果栽培技术规程》(DB 451000/T 01—2010)和《無公害食品—台农1号杧生产技术规程》(DB 451000/T 011—2013)标准执行[3];建立和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记录、产品检测、产品准出和质量追溯等管理制度。继续打造乐里镇新宁村“万亩芒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力争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同时在全县新建设10个连片33.3 hm2以上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带动和辐射全县0.53万hm2芒果园按照高标准、高效益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

3.3.3 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点修建到芒果园区道路,示范园区道路达到硬化或沙石路;二是重点完善果园水利基础设施,靠近水源的果园按30 m3/hm2的标准修建蓄水池,远离水源的果园按75 m3/hm2的标准修建蓄水池集雨,全县完成果园蓄水池建设20万m3,并逐步引导果农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力争完成水肥一体化建设面积0.03万hm2。

3.3.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和扶持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芒果生产、销售或加工龙头企业,从财税、信贷、土地流转、项目审批、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提供优惠政策,让优势资源向大企业和优秀品牌集中,推进芒果产业化规模化进程,3年内培育3家以上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现有芒果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培育芒果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新型经营组织,争取3年内新增10家以上。

3.3.5 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培育一批运营高效、管理规范,能发挥骨干作用的龙头流通企业。推进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加快芒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芒果分级、清洗、后熟、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3.3.6 区域品牌建设。一是统一“百色芒果”区域品牌标识。凡在田林县辖区内生产 的芒果,营销时产品外包装必须统一使用“百色芒果”字样作为区域品牌标识,标识字样原则上应占外包装平面的20%以上;二是开展“百色芒果”品牌宣传推介。每年分别在省会以上城市举行1场以上的宣传推介活动,广泛宣传“百色芒果”区域品牌,提升“百色芒果”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扩大“百色芒果”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3.7 技术体系建设。一是建设县级科技培训中心,健全和完善乡村级培训体系;二是聘请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广西芒果创新团队、百色芒果研究院以及相关企业的芒果专家、学者组成专家顾问团队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田林县一线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合作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进行集中培训,发放生产技术小册子、光盘等芒果栽培技术相关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土专家到各乡(镇)的芒果生产基地进行全方位培训,使果农及时更新、掌握栽培新技术和新知识。

4 田林县芒果产业显著效益

4.1 经济效益 据张东等[6],不同坡度类型中,芒果产量有显著差异,缓坡芒果产量达23.25 t/hm2,平地产量20.18 t/hm2,陡坡产量16.50 t/hm2。田林县芒果地80%以上为陡坡,以陡坡计算产量,规划2020年发展到1.33万hm2,2025年全部投产,年产量将达22万t,以近几年平均价0.5万元/t计算,年产值11亿元,可为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贡献 3 600万元。

4.2 社会效益 芒果产业发展将带动果品贮藏、加工、林下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芒果产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农资经营、餐饮、服务、运输、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进而推进田林县经济社会发展;芒果产业的发展还将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通过芒果建设无公害、有机产品,打造“百色芒果”区域品牌[7],可提高田林县、百色市乃至广西知名度。

4.3 生态效益 芒果为漆树科芒果属热带常绿大乔木,四季常青, 有绿化美化效果、有较强抗污染和净化空气的能力[8]。

芒果适应性广、抗性强,树大浓荫,具较大的绿化覆盖面积,有效地提高绿地容量,且寿命可至400~500年[9],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防止土壤石漠化。

参考文献

[1]李敏,胡美姣,高兆银,等.芒果采后及贮藏生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400-403,412.

[2] 侯振华.种植类:芒果种植新技术[M]. 沈阳:沈阳出版社, 2010.

[3] 农军.百色市芒果产业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02-606,608.

[4] 田林县农业局.田林县耕地地力评价[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61-127.

[5] 熊春艳.“百色芒果”飘香全国[J].当代广西,2016(16):34-35.

[6] 张东,赵丹,郑良永.坡度对芒果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热带农业,2015(5):20-22.

[7] 贺贵柏.实施科技协同创新 加快推进百色芒果產业可持续高效发展[J].广西农学报,2015,30(5):71-73.

[8] 陈苏能,姜卫兵,魏家星,等.芒果的园林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9):73-77.

[9] 柯合作,陈振东.芒果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福建热作科技,1999(3):44-46.

猜你喜欢

发展规划现状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