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采收部位对独活种子质量的影响

2018-05-14罗倩郭晓亮王澳炎朱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4期

罗倩 郭晓亮 王澳炎 朱建波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间独活种子质量差异,为独活种子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独活植株按高度平均分成4个部位,比较不同部位间种子发芽率与千粒重差异。[结果]不同部位间独活种子发芽率与千粒重均存在显著差异;植株顶端种子萌发率最高,中部次之,底部种子萌发率最低;植株上部与中部种子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底部种子。[结论]独活种子采收时,应按部位分别采收,优先使用上部和中部的种子,弃用底部种子;在独活留种田管理中,应在独活末花期摘除植株底部分枝上的花序,使植株全部营养集中供给上部和中部种子,这有助于提高独活种子质量。

关键词 独活种子;采收部位;种子质量

中图分类号 S567.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4-0037-02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齒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被收载于《中国药典》[1],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久服,轻身、耐老”,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在甘肃、湖北、重庆、四川均有分布,并在湖北省巴东、恩施、资丘、长阳、五峰等地有大面积种植,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代研究发现,独活还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胃溃疡等作用,具有更远大的药用前途;其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抑制植物病菌作用,在植物源农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此外独活油还被应用在化妆、保健等领域[2]。

近年来,随着独活应用范围的扩大,独活的市场需求也大幅度增长,人工种植面积达0.67万hm 年育苗所需独活种子约30 t。前人在密度、追肥、种子分级与催芽等方面[3-8]对独活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种子采收是独活人工种植的一个关键技术环节,目前仅李续荣等[9]研究了海拔高度对独活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而植株不同部位的独活种子质量差异研究鲜见报道。时至今日,独活种子仍多为农户自留,整株种子混采混收,其发芽率较低,播种育苗时亩用种量较高,增加了独活种子贮藏过程的工作量,也影响了独活种子生产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与“用标准化保障中药质量”的理念不符。基于此现状,笔者研究了着生部位对独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为独活种子科学采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2016年9月26日,在湖北省恩施市华中药用植物园独活留种田里选择10株独活,将独活植株从顶端向下按高度平均分成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4个部位,按部位对10株独活的种子进行混收,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种子表皮水分,筛去杂质,充分混匀,以四分法分出4个部位各100 g为研究对象,以发芽率与千粒重作为独活种子质量的考察指标[5]。

独活种子千粒重测定采用千粒法[10],8次重复。

独活种子发芽率测定参考王康才等[7]、周成河等[8]的研究结果,方法如下:从检测过千粒重的独活种子中取0.5 g,清水浸泡12 h,选择3层滤纸作为发芽床,每个发芽床植入30粒独活种子,8次重复,放入20 ℃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日检查,保持发芽床湿润,以发芽开始后连续5 d没有新种子发芽为发芽结束,计算发芽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部位独活种子的发芽率

对不同部位的独活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发现独活种子发芽率为20.0%~63.3%(表1)。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部位独活种子发芽率差异明显,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4个部位的种子发芽率平均数依次降低;第2部分与第3部分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与第1部分存在显著差异;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3个部位均与第4部分的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与棉花、知母、大豆、甘草种子的研究结果[11-14]相似。这说明植株上部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中部种子发芽率较高,而底部种子发芽率极低。

2.2 不同部位独活种子的千粒重

对不同部位的独活种子进行千粒重测定,发现独活种子千粒重为3.21~4.34 g(表2)。经方差分析发现,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之间的独活种子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但均与第4部分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部位间千粒重有显著差异,这与粗柄独尾草、油菜、川泽泻等种子的研究结果[15-17]相似。这可能因为植株上部与中部种子结实较早,成熟度较高;而底部种子结实较晚,成熟度较低所致。

3 结论与讨论

独活植株上不同部位的种子发芽率与千粒重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发芽率和千粒重来看,植株上部与中部的种子质量显著优于植株底部的种子。这可能是因为独活不同部位间花序伸长与花朵开放时间不同,导致种子成熟度不同所致。

独活种子在采收时,应把植株分成上部、中部、底部3个部位分别采收,优先使用上部和中部的种子,弃用底部种子。在独活留种田管理过程中,应在独活末花期摘除植株底部分枝上的花序,使植株全部营养集中供给上部和中部种子,有助于提高独活种子质量。

开展中药材种子生产技术研究,是推进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的一项重要任务[18]。该研究比较了不同部位间独活种子在发芽率与千粒重方面的差异,对促进独活种子规范化生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但种子采收时种子质量还受采收时间、施肥、种根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有待开展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63.

[2]郭晓亮,林先明,郭杰,等.独活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3):11673-11674,11722.

[3]严宜昌,艾大祥.独活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23-24.

[4]严宜昌,廖玮,李晓莉,等.独活栽培中的主要因素及种植方案优选试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 34(2):65-66.

[5]林先明,郭晓亮,郭杰,等.独活种子质量标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3):184-185,271.

[6]钟淑梅,郭晓亮,郭杰,等.独活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四唑染色法及其与发芽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7,19(12):1732-1734.

[7]王康才,陈暄,唐晓清,等.独活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中草药,2005,36(4):595-597.

[8]周成河,郭晓亮,谢玲玲,等.环境条件对巴东独活种子萌发率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7(3):166-170.

[9]李续荣,程小林,曹亚凤,等.海拔高度对独活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6(8):120,122.

[10]全国种子总站,浙江农业大学.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11]冯艳芳,付文敏,吴鹏昊,等.棉花制种田不同采收层次对种子质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5,24(12):72-77.

[12]孙志蓉,张燕,王文全,等.采种时期和采种部位对知母种子质量影响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8):121-123.

[13]陈思羽.大豆冠层不同部位种子活力及萌发过程中子叶生理指标的变化[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14]韩春.药用甘草不同部位的种子生产格局、子代建植及花粉流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7.

[15]王文洁,王丹丹,段呈,等.粗柄独尾草不同部位种子特性对不同生境的响应[J].种子,2016,35(9):15-19.

[16]李孟良.油菜不同部位粒重差异及种子活力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284-287.

[17]陈琪,陈兴福,杨文钰,等.成熟度与采收部位对川泽泻种子质量的影响研究[J].作物杂志,2013(1):124-128.

[18]任德全,周荣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