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学视野下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进路

2018-05-14刘海健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人类学

摘要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包含着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文化塑造的整体过程,需要多学科的智力支持。人类学的整体观、比较观和相对观对乡村社会有着综合性的关照,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具启发意义。笔者提出:在人类学的视野下,乡村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文化塑成的生产生活空间,是综合了地方性知识和现代性因素的融合发展状态。特色田园乡村就应坚持彰显特色、深耕田园和以农为本。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人类学;特色田园乡村;发展进路

中图分类号 F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2-0106-03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Countryside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LIU Haijian (Institute of Northern Jiangsu Development of HYIT, Huaian,Jiangsu 22300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untryside wa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a proces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rural governance and cultureshaping, which needed multidisciplinary intellectual support.The holistic, comparative and relativ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provide synthetic observation to rural society, which were enlighten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untryside.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nthropology, the rural society was a productive and living space shaped by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It is also a combination of local knowledge and modernity.In this perspec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untryside should prominented character,plough pastoral countryside deeply,and be farmingoriented.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nthropology;Characteristic countryside;Development approach

基金項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SHC008);江苏省文化厅2017年度文化科研课题(17YB37)。

作者简介 刘海健(1982—),男,山东沂源人,讲师,博士,从事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 2018-07-01

近年来,我国乡村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动能转换问题正日益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更高的格局下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这一描述来看,乡村社会的独特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抓住实现乡村价值的有效载体,是各地实施乡村战略的重要使命。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乡村发展仍显现出一定弱势,乡村振兴战略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笔者认为,要激发并利用乡村社会独特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能和载体,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一个重要机遇。2017年初,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随后,江苏省确定了若干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不少地市也出台了实施意见。这表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上升到决策层面,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战略任务。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应坚持何种理念并做好整体设计,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苏北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契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从美学和旅游学来看,特色田园乡村是赏心悦目的;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特色田园乡村又必然是保证农民的生计保障。从已有规划来看,特色田园乡村包含了多重内涵,不只体现出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文化性。这决定了特色田园乡村不同于开发区和旅游景区,不同于“新农村”,也不同于“美丽乡村”,而是以农为本的整体性生产生活空间。笔者认为,要塑造这种空间格局,可以借鉴人类学的整体观、比较观和相对观,将特色、田园和乡村3种价值有机融合。

1 人类学观察乡村社会的视角

为厘清特色田园乡村的准确意义以及人类学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意义,有必要梳理人类学审视乡村社会的视角。乡村是人类学诞生以来关注的重要议题,这也与人类学聚焦“异文化”的传统有关[1]。一些人类学家把乡村视为一种与城市文明相对立的存在,强调“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意义和独有价值,这是不能被城市文明遮蔽的[2]。然而,在工业文明时代开始后,出现了乡村文明为城市榨取或遮蔽的一波浪潮。在这一浪潮下,乡村被认为是传统而落后的存在,且会被城市的、现代性的发展模式来改造或吸纳。很显然,这种源自部分古典社会学家的“进步”发展观也对我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路向有所影响[3]。到今天,基于乡村日渐凋敝所带来的风险(如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乡村“原子化”等),乡村的特有价值被国家与社会重新认识,并转化为诸如“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具体行动。然而,面对“我国的乡村复兴或乡村重建到底要遵循何种价值,是要返回传统还是要迈入现代性”这一问题,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从学科旨趣上,人類学虽然钟情于旧日的乡村,但也已正视当下乡村衰败的境况。当下不少地方的农村因人口外流而日渐凋敝,这种凋敝不只在经济层面和村庄面貌上的,也意味着民情风尚和共同体价值的衰落。也就是说,农民因外出就业而富裕,乡村的经济功能弱化后,其共同体价值也逐渐淡化,“原子化”“文化沙漠”之类的“凋敝效应”随之浮现[4]。诚然,“留住乡愁”的焦虑引发了不少诸如“博士返乡记”之类的怀旧挽歌[5]。在此情势下,乡村何去何从日益引发关注,也将是人类学可以发力的地方。人类学之所以对乡村建设大有助益,是因为其基本立场和方法论对乡村社会运行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人类学有三大基本立场,即整体观、比较观和相对观。整体观是指人类学家需要意识到任何一个研究对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从属于一个整体社会中的一部分。一个整体社会包含了器物、制度和精神等要素,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6]。这种整体观与古典社会学中“社会有机体”的隐喻不谋而合,其典型代表是英国的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和法国的涂尔干(Emile Durkheim)。斯宾塞认为,社会如同生物有机体,各部门如生物体的器官与系统,存在互相关联[7]。与之相似,涂尔干提出的“有机团结”概念也明确体现出了一种整体观的预设[8]。整体观意味着在考察乡村社会时,只有全面了解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才能理解单一要素的意义。正因如此,人类学的整体观也就与功能主义极为相近。在后者看来,一个社会的各组成要素可被视为一组工具,其存在目的在满足人类自身的种种需求。这些要素之间是环环相扣,且不断变动以发挥促进社会有效运转的功能 [9]。比较观是指人类学家观察某一社会单元时会进行跨文化比较,以考察人类社会文化有哪些异同,以及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这种方法论认为,缺乏时空比较的结论可能是片面的。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多集中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比较,而在社会变迁加速的今天,中国城乡之间的比较也成为人类学跨文化、跨领域比较的可能主题[10]。对乡村社会内部而言,不同区域的乡村社会也存在相互比较的必要性。相对观类似于人类学中的“主位”意识。它是指对其他族群的社会文化应持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态度,站在当地人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11]。在相对观之下,人类学家不是救世主,要充分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持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合理性。或者说,不能站在纯粹现代性或城市文明的角度去评判乡村社会的独特价值。

人类学的上述立场对观察今日中国的乡村社会不无裨益。在整体观之下,乡村的产业发展、社区治理、文化塑造是一个有机整体,且这些要素之间应是相互关联的功能互补关系。在比较观之下,城乡社会、不同区域乡村之间存在着重要差别,如何理解这种差异所蕴涵的社会变迁与分化机理,对新时代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极具参考意义。在相对观之下,乡村社会的本土特色和独特价值必须得到珍视,这是改造乡村社会之政策实践和社会工程的必备前提。作为一项新的乡村建设实践,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亟待做好合理的顶层设计。从以上分析来看,人类学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必备智力资源。在人类学的关照下,首先需要认清当下的乡村是什么状态,继而描绘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田园乡村应该呈现何种现实模样。在苏北地区,乡村社区的传统经济功能正逐步弱化或转型,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和公共生活空间的功能因此可以被丢弃。要留住乡村,必然要有特色产业作为基础,但社会文化等非经济因素也至关重要。这并不是基于抱残守缺的怀旧情结,也不是让当前的苏北乡村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存在,而是如何以整体观、比较观和相对观来重构当下的乡村社会,使之可以将乡村内外力量加以结合,应对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各种风险。换言之,在市场化、现代化的总体趋势下,让乡村成为一种具有自我代谢的新型有机体,使生活在这一空间的乡民既能保持生计、实现富裕,也能体验“美丽乡村”,更能得到共同体的归属感和意义感。

2 人类学关照下的特色田园乡村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轫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诉求,并特别强调保持或复原传统乡村的韵味,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规划和“原生态”景观打造。也就是说,以山水河湖、田园牧歌为底色的视觉冲击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达成的首要目标。然而,在人类学的关照下,特色田园乡村显然要涵盖更为丰富的内容。在具体实践中,要参照整体观、比较观和相对观,把乡村的景观打造、产业发展、社区治理和文化重塑结合开来。而且,从功能主义视野来看,生态、美观、宜居、富裕理应成为特色田园乡村的基本特色,以此巩固和强化乡村的独特价值及其主体性。通过系统化的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最终将呈现出“彰显特色、深耕田园、以农为本”的现实样态。

2.1 立足地方,彰显特色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得以存续的首要基础是“特色”,包括特色产业、特色生态和特色文化,这是体现乡村价值,延续乡村生命力的根本。

首先,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先要充分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守护好、利用好地方性知识。其中,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文化是内核。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江苏多地农村并未随之出现以农为本的振兴发展,反而出现了人力资源大量外流的现象,这造成乡村社会的空心化和持续衰败。这种状况导致苏北农村的特色产业发展乏力,并未成为富民增收的动能。实现苏北乡村振兴,不是让乡村充当城市的跟随者,而要以特色产业为根基来打造田园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并不是徒有山水秀美的表象,甚至风景区也不只是留住乡愁的载体,而是打造山水、留住乡愁与富民增收的有机统一。

其次,在强调特色田园乡村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根基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生态底色。在江苏省“1+3”功能区战略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必然要嵌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战略。乡村振兴必须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而江苏农村的主导产业及产业融合也必然是要坚持绿色生态的基本底色。在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今天,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特色田园乡村打造中,应严格按照生态化、绿色化的标准,促进生产过程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并让绿色成为特色田园乡村的品牌,转化成富民增收的新动能。

第三,塑造田园乡村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是田园乡村的富民根基,特色生态是田园乡村的基本底色,那么特色文化则是田园乡村的精魂。乡村社会蕴涵着社会经济变迁中留存的丰富文化基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江苏乡村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中,必须充分挖掘江苏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民情风尚。同时,特色田园乡村也会充分汲取市场化、现代化过程中的新型文化,使田园乡村充满更加深厚的文化基底和多元的文化色彩。在当下乡村的原子化、空心化和衰败化加重的形势下,特色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是稳固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唤起集体情感记忆,重构承载乡愁记忆精神家园的重要保证。

2.2 深耕田园,留住山水

“田园”即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呈现的是意境。中国历来都不缺关于山水田园的情怀,乡村最美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其田园意境。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述的田园画卷,即因写出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才被传诵至今[12]。钱穆曾言,传统中国的“社会”概念可以从城市、乡镇、江湖和山野4个系统来理解[13],每个部分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在传统上,城市是经济生产生活的核心区域,而乡村世界却是人们归隐的山水田园。在这一功能设定之下,乡村田园本质上是游离于社会的,甚至是社会的反面。这如同中国的佛教、道教与儒家思想,其核心都是让人反观内心,物己融合,而非走到西方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上。又如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4],这便是山水与田园的情怀。很显然,这种境界在俗世(现代社会)是无法达致的。而在高度市场化、现代化的今天,很难从自然造化中去理解和设定田园乡村。因为,市场化高度入侵的乡村社会,可寄托心灵的田园和山水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仅仅依靠乡村内部的力量,已难以让人体会传统的乡村韵味。

田园乡村在今天也遇到了重生机遇。在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中,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建筑规划、产业发展等具体问题,而是理念重塑问题。要达成留住山水、深耕田园的目的,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要重新梳理近年来在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反思那种城市化引领的思维,从千村一面的大规模村庄改造中吸取教训。不管是新农村建设,还是美丽乡村建设,可能都未能走出以现代性为依归的总体框架。二要在深入反思现代乡村危机的同时,更要积极地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去寻找化解危机的出路。要使当下江苏乡村更具田园本色,就要通过“传统—现代”的双向链接构建。乡村和城市要各美其美,遵循发展规律,保护山水基底、历史肌理、空间形态,协调乡村建筑、田园景观、自然风光,重塑和谐共融的人地关系,在江苏大地上留住山水乡村和田园牧歌。

2.3 以农为本,宜居乐业

“特色+田园”是留住乡村记忆和乡土韵味的必然要求。然而,特色田园乡村不可能只是徒有其表的梦中家园,更是宜居乡村、活力乡村、乐业乡村。特色产業和公共服务是特色田园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真正以农民为建设主体且为农民服务,体现出明显的乡村性和生计保障性[15]。这一点,对农业占有重要地位的苏北地区来说更具现实意义。

乡村特色、田园、宜居和生计保障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大拆大建、盲目撤并和建设形象工程的现象。这些建设并未充分考虑每个乡村的生计基础和发展前景,使乡村成为城市社会的附庸。作为结果,乡村社会出现“空心化”,产业链和公共服务配套极不完善,这终将使乡村失去吸引力,丧失发展活力。同样的,有些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运动也是徒有其表,在开发过后却未能成为农民的生计依托,不能真正留住农民,难以保证“美丽乡村”一直“美丽”。

因此,特色田园乡村不同于一般的乡村旅游景观,必须围绕农民的生计、生活需求来打造。要尊重乡村特有的田园景观和整体环境,防止不顾实际的千村一面的规划设计。同时,为保证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要把农民作为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的主体力量。可行的选择是就地培育大量新型职业农民,并让其扎根乡村,让特色田园乡村成为他们稳定而高效的生计依托。在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规划中,要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做文章,重点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让农民也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同时,要把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型业态与农业加以融合,挖掘乡村产业转型的潜力,增强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形成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最终使美丽乡村同时也成为宜居乡村、活力乡村。

3 结语

江苏省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将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因此,理念塑造非常重要。要准确把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目标取向,既要注重乡土气息,立足乡村实际,注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又要统筹农村多元价值,从整体上引导乡村的综合发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以村民为本,立足原住地、原住房、原居民,又恰当、适度地融入现代性,让农民享受完善的公共服务、提升生活品质。笔者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充分借鉴人类学的整体观、比较观和相对观来理解特色田园乡村的整体内涵。在这一前提下,才能结合各地的乡村民情,解决好怎么建的问题。

特色田园乡村画卷可从以下3个角度加以描绘:首先,特色田园乡村是一个集经济、社会和文化于一体的生产生活空间,而不只是一种山水田园景观。也就是说,特色田园乡村既是一种乡村经济转型载体,又是一种乡村治理和文化再造的重要媒介和机遇。其次,要辩证地看待特色田园乡村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下充分发挥田园乡村的各种优势,使特色田园乡村融合地方性知识和现代性因素。第三,要站在主位立场上审视特色田园乡村的独特价值与发展方向,使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能留住乡村社会的精魂和特色,转化为“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的升级版,成为实现苏北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与载体。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M].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 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杨德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 陆益龙.后乡土性:理解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理论框架[J].人文杂志,2016(11):106-114.

[4]

何煦.村落还是共同体吗?——基于浙江省赵宅的个案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4.

[5] 王磊光.呼喊在风中: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6] 李泳集.浅谈人类学的整体观[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84-88,106.

[7] 赫伯特·斯宾塞.社会学研究[M].严复,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8]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敬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9]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弓秀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0] 张宏明.宗族的再思考——一种人类学的比较视野[J].社会学研究,2004(6):23-31.

[11] 约翰·奥莫亨德罗.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M].张经纬,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12] 陶渊明.陶渊明全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13] 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4] 庄子.庄子[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15] 文军,吴越菲.流失“村民”的村落:传统村落的转型及其乡村性反思:基于 15 个典型村落的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7(4):22-45.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