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暨传统聚落景观研究

2018-05-14郭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诸暨景观

摘要 对诸暨传统聚落不同层面的景观类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自然和人文成因进行了探讨,全面地概括了诸暨传统聚落的景观特色。

关键词 传统聚落;景观;诸暨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2-0093-03

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 in Zhuji

GUO Chao

(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Zhuji,Zhejiang 311800)

Abstract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landscapes in Zhuji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were studied,the causes of nature and humanity were discussed.It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the landscape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Zhuji.

Key words Traditional settlement;Landscape;Zhuji

基金项目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JYYY1501);绍兴市教育科学2018年规划课题(SGJ2018005);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 郭超(1986—),女,浙江诸暨人,讲师,硕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

收稿日期 2018-06-19;修回日期 2018-07-05

传统聚落景观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慢慢积淀形成,是自然景观的演变,也是一种文化景观。诸暨拥有悠久的吴越文化,优美和谐的传统聚落景观,较完整地保留至今。这些景观包括聚落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建筑、院落、街巷桥井、水体和植物等。笔者结合诸暨地区传统聚落景观形成背景和现状,全面概括了诸暨传统聚落的景观特色。

1 诸暨地区传统聚落景观形成背景及现状

1.1 历史因素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它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要求,传统村落是指1980年以前建村,较好地保留了历史沿革,村落内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风民俗,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1]。传统聚落作为乡村地区的聚居地,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2]。浙江传统村落大多起于宋元,成于明清,省域范围内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诸暨历史文化悠久,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在新石器时期,境内的次坞、璜山、东白湖、陈宅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在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据《吴越春秋》记载,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越部族主要是在山地和山间盆地从事迁徙农业和狩猎业,族人们“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当时在《水经·渐江水注》中记载的有2处越部族迁徙中心,1处是记载在“诸暨北界”的“埤中”,以及《越绝书》卷八曰“诸暨大越”。秦王政二十五年,设诸暨县,是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在此图谋复国。

1.2 自然因素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部,钱塘江流域中段,总面积2 318 km2。诸暨市北以店口镇与萧山交界,东凭会稽山脉枫桥镇、东白湖镇与绍兴接壤,西枕龙门山与富阳、浦江相接,南与义乌、金华为邻。从地形等自然条件看,山间盆地最有利于越族人建立聚落。诸暨四周群山环抱,地势南高北低,呈北向开口通道式的断陷进盆地,中部为河谷盆地,地形较为平坦,北部河网平原。气候温润,降水丰沛,境内有浦阳江水系,物产富饶。这些都是吴越先民在此定居形成聚落的条件。

1.3 村落现状

2016年全国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的共有1 602个村落,其中浙江省有225个,为全国各省市区中最多。诸暨市3个村上榜,分别是次坞镇次坞新村、五泄镇十四都村、璜山镇溪北村。此前,东白湖镇斯宅村成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各个村落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表1)。传统村落保留了大量各具地方特色和风貌特色的民居建筑,承载了厚重的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诸暨现存保护较好的古镇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枫桥镇),古村4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斯宅),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斯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新一堂、继述堂、藏绿村马鞍山古民居、藏綠周氏宗祠)。

总体上看,诸暨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①在村落选址上,因地制宜,体现“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依山傍水、随坡就势”顺应自然环境的布局形式;②在建筑形制上,体现出稳定与封闭的特点;③在建筑用材上,主要为砖、木、石结构建筑;④在建筑布局上,河网平原地区体现中轴线对称的特点,其他丘陵山地地区则随地势特点而有变化;⑤在建筑结构上,体现徽派建筑的风格,以木构架为主,展现精致的建筑雕刻艺术;⑥宗族聚居赋予村落独特的人文景观,聚落中的祠堂、堂屋等形成特有的聚落精神空间。

2 聚落空间分布的形式特征

传统村落选址讲求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顺应山水地形。如因耕地紧张而选择依山势建造,沿坡地、山脚或山凹地带发展,为靠近水源而选择沿河岸或河谷阶地发展,为满足商品交易和流通的需要而选择依重要交通线路(道路或河流)发展等[3]。诸暨的传统村落选址主要分为沿河布局式水乡聚落、依山而建式山地聚落、灵活布局式自然聚落这3种空间形态。

2.1 沿河布局式水乡聚落的空间格局

这一类型的传统村落在整体布局上临河而建,村落形态基本上取决于河道的走向、形状和宽窄变化,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多数以线形空间为主。背山面水的选址格局,一方面解决了生活用水和良好光照需求,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国传统依山傍水的审美诉求,同时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如位于璜山镇北部的溪北村背靠吴峰山,村前是一片稻田,稻田前是清澈的龙泉江,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溪北村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村内13座古建筑以团块状呈不规则排布,整个村落平面形态呈条带状南北长东西窄。又如斯宅地处依山面水的山谷地中,三面环山,一面临上林溪,村落沿溪山呈带状分布。

2.2 依山而建式山地聚落的空间格局

诸暨地区多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有些聚落位于山多地少的丘陵地带,自然物产、耕地资源相对不足,以经济林木、种茶等为主,辅以农耕等副业,聚落物质空间形态限于耕地紧张,尽量沿坡地或沿山脚扩展布局,形成按山势呈弧形、带状、勺状等空间形态。如赵家镇泉畈村,位于赵家镇东部,四面环山,山多地少,以农业种植如香榧、樱桃、茶叶等为主要产业,村落沿山脚扩展呈勺状分布。又如东和乡一带的三坞村聚落,该区域为低丘陵地区,整个村落沿山脚坡地呈带状分布。

2.3 灵活布局式自然聚落的空间格局

早期先民在选择聚居地时,多半以水源充足、地力肥沃及避风御寒等条件作为基本标准[4],自然环境因素直接制约和影响聚落的建筑形态以及整体布局形态。受到自然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这些村落平面呈现不规整形态,如溪流或道路两旁的村镇多呈长条形,山坡上的村落则常常依山势建造呈弧形排列,山凹地带则呈现出狭长带状分布或呈勺形、袋形等,从而使这些古村落呈现出多样性的空间布局形态。如次坞新村就位于螺峰东面的山坞中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清《光绪诸暨县志·山水志》中记载到:“道林山,在县北七十里,属义安乡,……又北流出和睦桥,经水口庙,至次坞,村东淡竹(澹竺)庙,为俞氏里社。村西有螺峰,山径盘旋似之,故名。为邑西之屏障,旧有锦(荆)花园,林泉幽胜”[5]。村落在群山环抱之间,村中有溪流从山间蜿蜒而下。溪旁有路,溪上石桥座座,或简或繁,两旁是村人的居处,古朴简陋。村从山脚向上,路依山而修,微有坡度,其空间形态基本形成狭长带状布局。

3 聚落内部景观特征

传统村落景观是指“传统村落内部形态、外部形态相互作用的村落综合体带给人的具体感受和意象”[6]。村落内部形态景观特征通过村落公共空间、建筑、庭院空间、街巷、水系、植物等要素体现出来(图1)。

3.1 街巷景观要素特征

村落街道分布形态受到村落布局的影响,大致分为街网格状、树枝状、放射状等。如斯宅村落沿河道两侧分布,村落主要道路平行于河道,次要道路垂直河道呈棋盘网格状分布。如墴山溪北村村落内建筑以团块状不规则分布在村落,入口主干道垂直于河道,其余街道呈树枝式分布。再如次坞村道路呈网格状布局,村落入口处还有百余米长的老街,街宽3 m,两旁是临街商铺。五泄的藏绿村主干道沿村一侧,次干道呈网格状分布。

3.2 建筑景观要素特征

诸暨当地的聚落古建筑大多以砖木结构为主,屋顶形式为青瓦屋面硬山顶,带有形态各异的马头墙。院落空间主要是天井院,由住房建筑、院墙以及辅助用房围合而成的封闭空间,形态多呈方形。天井主要是为了解决通风、采光和排水的需要而设置的。诸暨村落宅院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院墙、铺装、住宅立面以及院落中种植的植物。如璜山溪北村内有大量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新一堂、继述堂、精益堂、徐氏宗祠(彝叙堂)等13座院宅。以新一堂为例,坐北朝南,建筑整体占地面积4 602.76 m2,平面呈长方形,南北较长,通面阔为89.08 m;纵深方向(东西)51.67 m。中心区块核心建筑坐西朝东,前后3进,依次为门厅、大厅、座楼。各进之间天井两侧建厢楼与前后建筑連接,形成区块。因筑于山麓,纵深方向随地势逐进升高,中心区块左右连侧屋(厢楼),其北侧建2幢,南侧为3幢,南北厢楼面阔,梁架、装修完全对称,其开间均为10间1弄和12间1弄。立面造型丰富,5组“五山屏风式”封火墙一字排列,正面石库门楼分设6个,形式多样,篆书、楷书门额题词,有狮、龙、花枝等砖雕石雕纹样。

始建于宋代的次坞村,老厅和锡家台门都属于明代建筑。老厅位于新岭自然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其正厅为明代原木构,五架梁合瓦,檐柱有侧脚,檐柱上有瓜楞形圆栌斗;柱础为圆形,用本地冠山石,有覆盆,鼓墩上沿有一圈铆钉。锡家台门位于新岭自然村高岭,中厅为明末建筑,后厅为清早期增建,建筑形制与老厅相仿;中厅梁枋间仍保留着2只明代撑拱,上刻明式狮子,马头之间还绘着明代戏曲人物彩绘。两者都是典型拥有明代风格的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外新屋,3进7开间,面积约1 200 m2,屋内石窗和壁画雕刻精美。

还有一些各具特色的建筑群,建筑成片,屋宇相连。如在位于五泄镇东南部的十四都村,有着一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马鞍山古民居,又名“谦吉堂”,始建于清道光末年,建筑面阔131 m,进深66 m,占地面积 8 707 m2,落地木柱890根,2层有房间205间,正面有大门10扇,后墙门9扇,两侧边门各2扇;从用“实串门”扼守的大门口到后进山墙,分成3级横向平台,依山就势,步步登高;2条横贯台门的弄堂,把7列厢房分隔成独立的21个院落,每个院落5开间,2层,有廊檐,有天井;整体布局工整,气势恢宏,庭院幽深,墙头错落,石窗精致。位于东白湖镇的斯宅千柱屋,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08.5 m,进深63.1 m,占地7 400 m2,屋内有8个四合院,10个大天井,36个小天井,楼房121间,柱子1 322个。千柱屋里虽然各户相对独立,却廊檐相接相合,互不隔离。

3.3 植物与水系景观要素特征

各村落内的植物种类以乡土树种居多,如乔木类有泡桐、香樟、构树、香橼、枣树、石榴、桂花,竹类、凌霄等。在种植形式上以孤植、丛植为主。

水系规划是村落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综合饮用水、洗涤水、灌溉水的供给,洪水防范,雨水排放以及蓄水防旱防火等各方面因素[7]。很多村落以水利设施成就其生命线,如诸暨市泉畈村的桔槔井灌工程[8]。村落内外分布着一些形状不一的池塘,池塘的水除了供洗涤等日常用途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起防火抗旱的作用。村内建筑都有木结构,万一起火,能就近取用大量的水来灭火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水池大多比较开阔,周边有一定面积的活动场地,池边点缀树木,变身成为村落当中风景优美的公共园林,如璜山溪北村的新一堂前有一个半月形的水塘,名曰“丰秋堂”,直径约20.0 m,水深约1.8 m,建于清乾隆末或嘉庆初。丰秋堂旁的饮用水井,地势最高,洗菜的水塘次之,洗农具的水塘地势最低,水经过3个阶段的使用,最后排往农田,稻田一块一块,成方字形。稻田前有堤,堤上绿树成荫,堤前是龙泉江,河水宽阔,远处又是一片田园风光。次坞村村落的公共空间内有一个荷花塘,宽约15.0 m,呈正方形,面积仅百余平方米,建于清嘉庆初年,距今已有200多年。

水井作为村落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在村落中散点分布,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此外,在一些村落内沿主干路一侧分布着沟渠,主要是明渠,形成村落内的排水系统。

4 结语

总体上,诸暨古村落不仅注重村落的选址意象景观,还从整体布局上结合自然景色融入当地的乡土风情和人文历史,并且注重细部景观的构建,使得这些古村落的各种景观都能给人如诗如画般的美感,展现出“天人合一,耕读写意,寄情山水”的意象景观。这就是诸暨古村落的景观特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建村〔2012〕125号[A].2012.

[2] 浦欣成.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2.

[3] 屈德印,黄利萍.浙江古镇聚落空间类型分析[J].装饰,2006(6):22-23.

[4] 陈易,梁勇.浙江省传统村落风貌控制的非建筑核心要素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6(4):29-34.

[5] 陈通声修,蒋鸿藻纂.(光绪)诸暨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1990.

[6]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1.

[7] 林箐,任蓉.楠溪江流域传统聚落景观研究[J].中国园林,2011(11):5-13.

[8] 黄焱,孙以栋.乡村聚落的生态审美诠释:以浙江传统村落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6(12):232-237.

猜你喜欢

诸暨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快实效 大体量 重深度 显高度——县市报开展“两会”报道的融合探索与实践
主流媒体轻娱乐型产品的创新设计与传播手法——诸暨日报“今日签”为何能火爆刷屏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再看三峡景观
2011浙江(诸暨)犬种展赛各项目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