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生态文化旅游竞争力研究
2018-05-14陈懿田美玲冀秀娟
陈懿 田美玲 冀秀娟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生态文化视角以襄阳市为例对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科学合理地反映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对城市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并对发展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生态文化旅游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汉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
[中图分类号]F59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生态不仅是宝贵的资源,也是普惠的民生,当下人民群众普遍强烈渴望拥有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态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大计。因此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們必须树立和践行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共成长,是生命共同体,因此人类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值得考究的问题,本文从生态文化角度来研究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提出发展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生态旅游对策。
2 生态文化旅游简介
生态文化旅游在近30年来已形成国际趋势。生态旅游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里都有实践,世界各地也开始注重强调要尊重、爱惜、呵护大自然,开始重视对大自然的保护开发。如1989年在美国成立了第一个世界非营利性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不仅加强对环境和文化尊重的意识,而且通过协会来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从而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可以让游客体察、了解、感知各地人民的独特历史生活方式、丰富的宗教文化、带有当地特色的艺术建筑等。因此现在生态文化旅游也成为人们寻求文化享受和加强民间交流的渠道。在中国,部分地区把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以此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多样的旅游方式。通过生态文化旅游引导人们追求文化品位和尊重保护大自然,如湖北省西部地区建立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通过生态文化旅游来保护发展该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从而促进该地区的旅游经济文化发展。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论述,也坚定了我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为推动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氛围。
3 研究区概况
汉江干流长1577km,流域面积达15.1万km2,大约是长江流域面积的9.2%,汉江流域是资源要素比较密集的地区。襄阳位于汉江中游平原腹地,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而且“十二五”末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充分发挥襄阳在汉江流域开放开发中的战略引擎作用,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汉江流域30km2范围内缺乏一个能级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从地理位置看,汉江流域的15个城市中,武汉位于汉江最下游,受地理位置限制,无法很好地辐射带动流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而其余14个城市中,襄阳由于位于汉江中游,地理区位较好,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强。从行政区划角度,武汉市是大城市,刚好襄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凭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弥补武汉对汉江流域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的先天不足。从汉江流域版图角度,襄阳居中辐射的优势区位非常突出,具备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先天优势。事实上,位于沿长江通道、京哈京广、陆桥通道、包昆通道“两横两纵”合围区域的中间地带,位于四个国家级城市群的结合部的襄阳就沟通联系国家级城镇带和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有众多优势,十分有利于沟通南北、辐射周边。因此,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不仅利于扩大对省域腹地地区的辐射范围,而且利于推动汉江流域和不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引领、带动这片区域城市群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
4 襄阳市生态文化旅游竞争力SWOT分析
4.1 优势
4.1.1 生态文化资源丰富。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历史;名胜古迹旅游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襄阳保康原始森林遮天盖日,珍稀植物种类繁多,具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提供先天性优势。
4.1.2 客源广泛。襄阳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四个国家级城市群的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决定了它的客源广泛。
4.1.3 交通便捷。襄阳处于汉江流域中游,无论古今,地理位置都十分优越;现有刘集机场,开通多条航线;有各大高速、国道和三条铁路交汇;公路、铁路也通达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可进入性好。
4.2 劣势
4.2.1 生态文化资源的局限。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城市的资源要素和发展空间是有限的。文化资源在时间上存在延续性,生态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分散性。
4.2.2 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无序。生态原始地区资源保存较好,但这些地区绝大部分发展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和上层设施建设滞后。
4.2.3 缺乏专业人才。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有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需要从业人员有更高的的业务素质和极好的服务质量,但当前襄阳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缺乏,严重阻碍襄阳生态旅游开发和进一步发展。
4.2.4 开发力度小,缺乏知名品牌。主要是襄阳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缺乏主导产品开发,缺乏有品牌效应的景点,重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而轻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
4.3 机遇
4.3.1 政策契机。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对生态文化的重视,湖北积极推动将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实现一体化发展,因此襄阳也是培育区域城市的重点区域。
4.3.2 现代旅游迅猛发展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基本生活方式,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这对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襄阳是绝佳历史时机。
4.3.3 生態旅游广受欢迎。由于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已不能再满足游客的需求,人们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吸引大家追求“放松休闲、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襄阳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正赶上生态旅游发展的机遇期。
4.4 威胁
4.4.1 旅游业发展不成熟。各自为政,缺乏区域协作。目前旅游市场开发藩镇割据、良莠不齐,缺乏务实合作。
4.4.2 资源环境的破坏。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以前经济落后的但保存良好生态环境的地区受到负面影响。
4.4.3 生态意识淡薄。由于当地社区居民及旅游开发商、管理者的生态意识淡薄或只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而忽视文化的生态问题,因此在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及后续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因开发利用而改变了文化的原始风貌问题,生态旅游成了“破坏生态”的旅游。
4.4.4 市场规模的约束。市场竞争压力大,襄阳生态文化旅游开发要体现与其他省市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独特之处,体现其差异地位。
5 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5.1 走一体化开发的道路,把握整体性原则
汉江流域文化资源分布分散,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跨区域联合开发、一体化运营。特别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空间上的发散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如楚文化主要分布在襄阳、荆州等地;神农文化主要分布在随州、谷城和神农架等地;三国文化主要分布在襄阳、荆门等地。所以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办法来解决部门或区域的分割处理,加强各中心城市的合作,统筹协调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需要的各方面能力,实现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和管理,进而整体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
5.2 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应利用旅游迅猛发展及生态旅游热的良好趋势,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充分发挥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不同类型,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5.3 提高可进入性
汉江流域生态文化资源保存良好,但经济落后的城市应抓住政策引导的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文化旅游区可进入性。
5.4 加大管理和保护力度,防止文化的商品化和庸俗化
加强产业之间的融合,协调发展。可举办一些活动来宣传,如通过影像反映集文化博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汉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
5.5 保护第一,以开发促保护
正确对待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处理问题,城市绝对不能单纯的为了片面的经济发展来彻底损坏自然、历史文物资源。要强化政府、开发商、旅游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5.6 重点推进,逐步发展
城市要有重点有层次的、循序渐进分批分次的进行旅游开发,不能求快,不能厚此薄彼,应注意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
5.7 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利用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专业的优秀旅游服务人员,吸引其他优秀人才,完善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生态文化旅游服务水平,打造汉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6 结论
通过以上swot分析,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在于生态文化先天性资源丰富,资源质量品位都较高、交通便捷、客源广泛、开发机遇好。主要存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薄弱、开发能力和经验不足、欠缺区域合作,各地开发分散等不足。因此,发展汉江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要对症下药,扬长避短;各地区要差异化定位,丰富开发汉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还需加强区域,各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发;通过生态文化旅游资源项目打响汉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雷斌.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3).
[2] 朱运海.襄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3] 马晓红,徐铜柱.清江流域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1(4).
[4] 石敏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路线图.[EB/OL].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7-10/20/content_41765709.htm.2017.10.
[5] 刘丽丽.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未来.[EB/OL].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2/c414305-29601361.html.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