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仿生形态在陶瓷器皿设计中的应用
2018-05-14鲁迅美术学院杨雨薇邢畅
鲁迅美术学院 杨雨薇 邢畅
摘要: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同时它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无法比拟的。人类对自然的感知和掌握经历了数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的历程,从陶瓷器皿出现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模仿自然界中的形态,从原始陶器上的水波纹、鱼纹、鸟纹等等,到了彩陶艺术花开盛茂的时代,人们模仿的不仅是抽象的图纹,也出现不少模仿动物造型的器皿,其精神性、象征性都大于实用性。器物纹饰的演变更多的体现了造型艺术语言的发展,从装饰到后期现代陶艺的造型上,无一不是从自然界中,通过夸张和抽象的简化,让造型与图案装饰相互结合起来,而仿生学在这种人类与自然的相协调中诞生,逐步的被大家所认可,而仿生设计是仿生学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性交叉学科,也是二十一世纪初人类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成果。
关键词:陶瓷;水;仿生设计
中國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6-0018-02
1仿生设计的概念与特点
从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感受到自然万物的智慧,人类的祖先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利用源远流长,从彩陶到文字的发明,再到图形图像的演化、青铜器的铸造、城市规划和风水学、易经八卦二进制符号系统,再到陶瓷、水墨画等都有融合自然万物的痕迹,在古代更多的是在器皿的造型上进行仿生的设计,比如:东汉错银牛灯,仿动物造型的白陶鬻等等。
1.1仿生设计与自然观
仿生设计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美学,无非就是通过产品的表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长久的共存之道。自然蕴藏着万物,却不能主动的表现,而人是创造者又是产品的服务者,人们用自然生态的理念处理各种物态化材料,也有科技的合成因素,因此仿生设计不仅是对自然生物的仿生,还是对自然生态情景的创造,让人们在视觉的习惯中产生对自然的联想,创造出与自然外形相似的美感、趣味和舒适感,借景抒情,借物咏志,让产品更富有意味,也是设计者对此表达的一种方式。
1.2仿生设计的主要特点
1.2.1艺术哲学性
仿生设计与其他设计学科一样都具有艺术性,相比较而言,也更严谨,同时它与生命哲学一样,关注并重视着生命,既是起源也是归宿,仿生设计要解决的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生命哲学认为人做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并且拥有智慧感性的存在,就要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人最特殊的存在就在于它是自然、社会和历史性的统一。仿生“水”形态运用在陶瓷的日用水具瓷中,希望通过人性温暖的自然形态设计,为人与自然搭上沟通的桥梁,能提醒人们对自然、对水资源的一种保护、珍稀。
在设计的领域中,德国设计大师克拉尼,他的设计被称之为“生命设计”,就是将仿生设计与生命哲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当时的德国设计界以系统论和逻辑优先论为基础,而克拉尼在他的设计中加入具有动力学和仿生学的特点,设计了大量的自由造型,极为夸张的作品,并提出“宇宙间无直线”、“我所做的无非是模仿自然界向我们揭示的种种真实”、“设计要服从自然法则”……自己所坚信的,利用曲线创造了独特的生态形状,并将这种形态广泛的应用于圆珠笔、时装、汽车、建筑等中,例如:世界上第一辆单体构造的跑车BMW700。
1.2.2商业性
仿生设计为设计服务,同时也为消费者服务。产品本身就以最自然舒适的“水”形态迸溅造型,它的视觉效果以及冲击力给人的心理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产生审美的情趣性,刺激着消费者,从而对产品有了购买的欲望,所以“水”形态的仿生设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起到了引导消费,刺激消费的作用。
1.2.3学科知识综合与交叉
仿生设计本身就是在仿生学与设计学中产生的一种边缘性的学科,同时它也是产生于几个学科交叉点上的一种新型交叉性学科。要熟练地运用仿生设计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电子学、心理学、人机功能学、工程学、色彩学、美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在设计产品中,也要了解相关材料陶瓷与琉璃的特性是否与“水”的仿生形态特征变化相近。要深入研究仿生设计,必须在设计的基础上,纪要懂得生物学、社会学科的知识,又要对仿生学目前的研究成果有清晰的认识。
2“水”的仿生形态在陶瓷器皿中的优势分析
2.1造型多样化
以仿生设计学为理论依据的仿生设计作品都会在自然界中找到设计最终的原型,“水”本身就是绵延不绝的,它的形态变化干篇无一律,在设计中,进行的推敲演进会有很多困难,抓住完美的一瞬间很是不易,在与实际材料结合的工艺中都会遇到不同问题,但同时又促进设计的研究。本身仿生设计的对象是造型无限制的“水”,所以只有留心的观察,认真的探究,才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不会江郎才尽。
2.2柔化空间的美感
自然的东西是最为生动、美丽的,其形与态诸多的变化是人的视觉感受,加上大脑丰富的联想。“水”本身就是流线型的,动与静、柔与刚的结合最能打动人,在一些细节上的色彩、材质、肌理等方面进行调和,清澈、透亮的琉璃质感,加上陶瓷的历史沉淀性,在安静的沉默空间里,在一个似动非动的状态下,无疑是给生活的空间中增添了现代艺术的美感与沉思。
3“水”的仿生形态在陶瓷器皿设计中的应用
3.1“水”形态的造型设计
“水”的仿生形态是表达产品设计思想的与概念的一种语言和媒介,通过他传达精神、文化等层面的意义与象征,“水”的色彩与意象在设计的时候结合抽象、具象和空间立体感促成产品形态的产生,另一个方面,对“水”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
“水”是人类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每当看见或听见流水的声音时,就会联想到一些状态,或平面或立体,亦或静或动,但人的知觉特性会依据一定的方式识别和记忆。所以,对“水”的形态仿生设计来说,只有通过对水泼洒的各个瞬间和单体水滴掉落的样子进行反复观察、分析、积累来认知“水”的形态变化,掌握它的特点和个性,依据这些,结合陶瓷材料进行造型设计。
3.2“水”形态的色彩与功能设计
“水”形态的陶瓷器皿的功能性是通过自然界中的水的状态模仿和受到它的启发而进行设计的,它的功能性体现在仿生“水”的形态进行迸溅的水珠上以及它整个状态的瞬间。同时,杯子挂上的样子呈现出水从杯中流淌而下,小的整体瞬间的形态被当作水杯的盖子与杯托,盖在杯子上面时,类似水溢出来一样,放在杯下面时,又像杯子掉入水中溅起水花来一样,让自然与生活慢慢联系起来。
色与形是仿生设计中主要的手法,陶瓷器皿中的色彩根据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捕捉与“水”相近的色彩匹配,琉璃的用色也是如此,让“水”原来的色彩和寓意象征更加明确。(图1、图2)
3.3“水”形态与陶瓷、琉璃材料的融入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瓷器脱胎于陶器,最早的瓷器大约在公元16世纪的商代中期出现,那时瓷器的胎体与釉层都很粗糙,并且烧制的温度也很低,被称为“原始瓷”,相比较陶器而言,更经久耐用,清洗方便和美观,随着技术与需求的提高,瓷器更有“声如磬、明如镜、颜如玉、薄如纸”的美誉,赢得人们的青睐。现代陶艺作品中延续了陶瓷的特点,又受各类文化的熏陶,更多偏爱于自由造型和仿生形态造型设计,不再拘于规矩的形态。“水”的形态仿生设计本就属于无规矩的造型,也被归为异形陶瓷的类别,而异形陶瓷的加工工艺先是制作“水”形态造型的模种,然后进行翻制模具、注浆、修坯、捺水、素烧、上釉料、烧窑等,烧窑的温度一般结合釉料的烧制温度来定,一般的窑都是气窑,在1300℃左右。
为了更好的表现出“水”的主题,选用了同陶瓷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名器之一的琉璃来作为第二材料结合,以各种颜色(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含有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
“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类似于异形陶瓷的制作,都先要设计好“水”的形态制作模种、翻制硅胶外模、在模具内注蜡,冷却后摘取、修整后翻制高温石膏模、蒸汽脱蜡、放置材料,最后放进炉内烧结(是在1000℃左右的电炉)过程一般在10-20天,出炉后产品要经过多次打磨、清洗,精确到每个细节,产品才能奇巧、立体、真实、线条飘逸清晰。但“水”的造型与实际操作有些不易兼容的地方,再加上“古法琉璃”的成品率较低(70%左右),不确定因素高,同时也不可回收,一旦出现一点问题,几十道工序的制作加上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它所有的流动性造就了它的独一无二,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在烧制过程中还会出现气泡的产生,气泡是琉璃的生命,就好像它是在呼吸一样,琉璃是一种灵性的存在,不同的环境下,甚至不同的角度,都会呈现不一样的状态,同时与“水”很相似,“水”是孕育着生命,而琉璃则是生命的延续。
4结论
陶瓷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不可或缺的,无论作为艺术品欣赏还是实用的器皿,我们都不可能忽略它的艺术价值,以自然界中的“水”为设计的灵感来源,是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主要的生命源泉,在中、西方都十分的重视和崇敬。“水”哺育了成千上万的生命,静时有静时的美好,动时又极赋有张力,海啸的冲击,洪水的侵袭,就连石子掉落的一瞬间也是乱花四溅,都给人带来震撼。人们的铺张浪费,对环境的污染猖獗.使得水资源枯竭,因为干旱而死亡的动植物乃至人类的比数不断上升,甚至某些动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險。
以陶瓷为主,并与第二材料琉璃相结合,不管是陶艺还是琉璃艺术都是贴近于自然,无非是在土与火、石与火里历练出来的。“水”大多是冰凉的,陶瓷与琉璃也正是冰冷的质感,正好与其相呼应,让人文性上的意义与自然主义的美学观密切的联系起来,负载了人性化的思想、情感、经验等信息,又具有“饮水思源”的认知,在喝水的同时,又不忘珍惜与爱护的心理效应,加之柔美的造型和材质的创新,也反映了一种当代的文化趣味,科技社会赋予丰富生命的质感设计。陶瓷器皿的设计不仅是一个工艺品的欣赏,更多的是想要对一种文化思想的体现与表达。
参考文献
[1]李正安陶瓷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于帆,陈嬿.仿生造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蔡江宇,王全玲仿生设计研究.中国建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