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的探索及研究
2018-05-14王亮
王亮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的突飞猛进,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惊人,电子商务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是必然趋势,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分析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标准;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对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中高职教育过程中,由于彼此交流得少,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职业能力目标等都存在重叠情况,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也是对现有师资队伍的一种资源浪费。建设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根据中高职学生的不同岗位能力,明确中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相应层次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衔接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主体,建设的课程内容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展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1 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衔接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信息通讯技术迅猛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苹果8、华为Mate10、小米6等等,换代的速度都在一年左右,与此同时,在淘宝网、云集、京东、唯品会等网站开设网店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手段。
1.1 中高职课程设置重复,教学管理不统一
如果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拿到一起进行比较,很容易发现,有很多课程是重复的。如中职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般都会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网页制作、物流基础、推销技巧等,学生在中职学过的很多课程,到了高职还必须重修。而且同一门课程所安排学习的教学内容也有大量重复,高职老师不了解重复状况,这导致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又消耗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精力,学习效率大打折扣。重复是复习的一部分,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过的再去学就会没有新意,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1.2 中高职课程标准界限不清,课程改革不同步
课程标准主要规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程度。中职与高职的课程标准在制定时缺乏合理的对接空间,就会出现你教的你的,我教我的,缺乏沟通交流,难以实现良好的衔接。尤其是近些年中等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在实践上强调岗位能力的作用,加大实践的环节,很多中职院校把课堂变成互联网,没有课上课下,只有线上线下,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去网上实践,开设网店、做微商等等,而有部分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还延续以往的授课模式,严格教学的程序,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模式。
1.3 中高职课程文化课衔接脱节
由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强调电子商务实践技能的培养,对文化课要求不高,以入门为原则,导致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后劲不足。而当前高职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虑,采取的又是准本科式培养模式,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求较高,使得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学习后,依然存在懒散心里,课程学习很吃力,难以适应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有的学生甚至会出现厌学现象。
1.4 中职实训课程资源对比高职并不占优
大部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在实践课程教学、双师型队伍、实训设施、实训方法上都具备很强的实力,学生经过在校几年的学习与训练,其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少数优秀的学生甚至超过老师。而反观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由于仍坚持学科中心式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加上投入不足,在双师型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实训理念方面都未形成优势,少数高职院校还不如中职,这样实现培养电子商务专业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很难。
2 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
随着智能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将人类带入了新时代,面对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作为人才供给的各大高校也纷纷开始引入移动电子商务的相关课程,当前各大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要求,除了掌握传统技能外,还需要掌握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电子商务相关业务的能力。电子商务新模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改进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不断创新。
首先,中高职院校结对子,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机制。重新调整相关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能,把中职与高职的管理合并到同一个职能部门内,这样可以彻底扭转中高职院校各自为政、沟通不畅的局面,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机制,保證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顺利衔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为导向,通过网上多种形式,对相关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电子商务专业两种不同方向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是相关商务类与技术基础课程,如电商概论、管理学、网络支付、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电子商务技能核心课程是所有电子商务专业都必须开设的课程,如物流管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移动开发等。电子商务技能核心课程应能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全貌,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念、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岗位方向的初步定位。例如,商务类岗位要求的主要是网络营销、贸易方面的课程;而技术类岗位则是网络与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管理类方向主要是运营管理、采购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其次,加快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步伐。围绕着“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加快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步伐,加大投入,尽快完成师资力量、实训设施及相关资源的积累,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打开思路,大胆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推动课程改革的步伐,搭建各类平台配合课堂教学,锻炼学生的能力,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PPT制作比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各类比赛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多参加校外的电子商务竞赛等。
第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进行细致的企业调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电子商务行业、企业专家全过程、更深入参与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努力建设具有电子商务行业特色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体现职业特点的课程体系。
满足不同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诉求。当前许多企业面临发展转型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就需要一批具有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员工。高职院校要想为企业输送具有一定能力的员工,就必须了解不同企业的职业诉求。
第四,在校内和校外开展实践,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水平。为大学生毕业就业找到合适的岗位做准备。因此,构建实践环境体系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我校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也筹备并开始了学生实体店的实践,大学生超市,微商等等,不断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场所由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组成,牡丹江市的各大超市,各大门店都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校外实训基地主要让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参与顶岗实践。可以满足不同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也为学生的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学生、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企业交付的实训任务,工作成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参与指导管理,从而锻练电子商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参与营销和门店设计,网站维护和管理等,实现了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及实训基地的有效衔接。
要想培养移动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人才,首先要充分了解社会对移动电子商务人才的技能要求,让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师走出校门,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职责要求和能力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实用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并通过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当前行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韦群锋.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综述[J].学习论坛,2017(02).
[2] 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