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国际贸易利益测算发展历程
2018-05-14张纪刘技文
张纪 刘技文
[摘要]在全球价值链工序化生产网络中,产品内分工成为当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和世界贸易的现实背景。各国的价值创造和贸易利益在以中间品连接的价值链各环节中不断呈现,世界贸易利益分配机制愈加错综复杂,国际贸易利益测算体系不断演进优化。系统梳理了产品内分工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利益测算历程,分析了垂直专业化的测量,并以假设条件的不断放松重点探究了以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按照增加值贸易测算体系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研究归纳了WWP、KWW、KPWW和总贸易核算法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增加值贸易;贸易利益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全球“碎片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品内分工迅猛发展,带来了国际贸易规模、结构及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对贸易利益产生的机制、评估也带来影响。 一种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全球化生产的特点,国际分工体系也逐步深入到了产品内分工的模式,各国为了充分融入全球化以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步伐,纷纷加入到了这种新型贸易分工体系中来。在这一新型全球经济分工条件下,中间产品在各国流转使得产品内分工中的各国联系愈发紧密,产品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共同承担,各国真实的贸易利益界定愈发错综复杂,将产品最终出口国和产品价值进行捆绑统计的传统贸易测算规则不再符合新型全球分工下的贸易环境。
以最终产品价值为统计口径的官方总值贸易统计难以满足当前全球产品内分工的分工环境,国际官方的统计机构也逐渐意识到,创建新的贸易统计规则来适应现今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分工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世贸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已经向世界提出倡导,加快研究新型国际贸易测算方法,来完善官方总值贸易统计体系。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对产品内分工进行研究,从中间品贸易模式着手,先后研究了全球价值链的垂直专业化、中间品增加值贸易测算、基于增加值的总贸易测算法等,用以补充传统贸易统计体系的不足,从而反映新型国际贸易分工背景下的各国获利机制和真实贸易利得。
2 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测量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产品生产工序的片段化使得各国只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或一些特定阶段。早在20世纪60年代,贝拉.帕拉萨(Balassa)就对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进行定义,“产品的生产是一条连续的垂直价值链条,各国利用自身比较优势专业从事产品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垂直专业化对全球经济推动作用巨大,影响着要素价格的变动、贸易分工模式的调整和各国贸易利益分配以及福利等。前期因数据的可得性较低,国外一些学者对垂直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基于案例分析。之后HIY(Hummls、Ishii、K Yi 2001)通过对垂直专业化进行定义,令新型分工模式下的各国贸易利益统计成为可能。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在这一开创性结果上进行研究完善,增强了垂直专业化测量的可操作性。
HIY(2001)首次提出了对一国出口中间品价值进行分解的垂直专业化度量方法,将一国出口放入投入产出表中进行分解,其中出口中的进口中间投入品即国外增加值(VS),一国出口的产品被进口国用作中间品再次生产出口的产品价值增值为VS1。其中基于投入产出表的VS计算公式:
VS占总出口的比重≡VSk/Xk=uAM[I-AD]-1X/Xk
公式中AM代表进口系数矩阵、u是元素为1的行向量、[I-AD]-1为k国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X为出口。而对VS1的研究更为复杂,它在研究中间产品的间接投入时需要投入产出表里的贸易双边数据,此外,在HIY的测量中并未指明VS1的测算方式。在垂直专业化的实际操作方面,HIY收集了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中的10个国家和韩国、爱尔兰、中国台湾、墨西哥四个新型国际市场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得到VS占总出口的比重为21%,从1970~1990年的20年间增长约30%,充分表明这些国家在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分工體系,中间产品使得各国之间的分工合作愈发紧密。
上述HIY提出的垂直专业化测算方法包含两个假设条件:①HIY假设进口的中间产品会等额分配到国内最终产品的消费和出口的最终产品的消费,但这个假定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不符;②HIY假定一国将进口的中间品加工成半成品后出口的现象不存在,显然这与垂直专业化的贸易现实不符。此外,一国进口的中间品中包含本国在价值链上游已创造价值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3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
3.1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HIY对垂直专业化的测量存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其中在测算一国出口中的国外价值增值时将进口的中间投入品用于本国最终消费和出口的最终品均等化,而这个假设在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实现。而新兴的增加值贸易测算方法在垂直专业化的基础上,利用各国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对HIY提出的这一假设前提进行了放松,构成了一套较为符合现实贸易环境的新型国际贸易统计体系。
Koopman、 Wang和 Wei(2008)放松了HIY关于垂直专业化测度的第一条假设,将加工贸易占据主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对一国进口的中间产品与出口的中间产品进行分离,并对一国出口中间产品的使用方向进行剖析,充分利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核算一国出口中国内价值(domestic value added,DVA)的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从而得到一国出口中国内价值增值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根据进口中间产品的流向分析不同,将未区别中间投入部分国内价值与国外价值来源的分析形式称为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该模型中仅用一个进口列向量表示一国最终需求,使进口中间产品模糊化,无法辨别进口国与进口的中间投入品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将一国进口的中间产品的国内价值部分和国外价值部分区分开来,更好运用到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现实贸易环境。Koopman、Wang和Wei(2008)将一国的加工出口(P)分离出来并分为国内中间品投入与进口中间品投入两部分,将中间品使用中的国内需求与一般生产归为同一部分,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模型中的国内需求和一般出口合并为D;加工出口用 P表示,一国进口为M;模型中的ADD与ADP分别为中间品使用在国内需求/一般出口的分布与加工出口中的国内成分;YD和EP分别为一国中间品最终需求产出矩阵和加工贸易出口;AMD和AMP分别表示一国进口中间品投入中的国内需求/一般出口部分和加工出口部分;YM则为满足最终使用的中间品投入矩阵;VD与VP为D、P两个部门的价值增值部分。
3.2 KWW、WWP与KPWW测算方法
HIY对垂直专业化测度的两个假设较为严格,其中第一个假设与加工贸易存在的现实环境不符。KWW(2008)将一国出口中的国内中间品投入、本国最终消费、国内需求和一般出口、加工出口的矩阵向量分解开来,从而对普遍存在的国际加工贸易国家出口的国内价值增加值进行测量。然而,KWW(2008)只对HIY中垂直专业化的第一的假设条件进行放松,忽视了进口中间品中的国内价值部分。在实际测算中,KWW(2008)利用中国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发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国内价值占比约为出口总额的一半,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增加值份额占比提升到了60%以上。Judith Dean、K C Fung和Zhi Wang(2011)利用中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分别对HIY垂直专业化以及KWW的国内增加值测算方法进行研究,得出2002年,未考虑加工贸易的国外价值对出口总额的占比约为四分之一,而考虑加工贸易后的国外增加值占比则接近总出口中的一半,对于加工贸易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两种贸易测算方法的测算结果差异很大。
在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现实背景下,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被“碎片化”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全球价值链的链条不断延长,一国出口中的产品价值不仅包括许多来自价值链上其他国家的增加值,还很有可能包含本国的进口投入价值。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HIY关于垂直專业化的第二个假设情况不再成立。Wang等(2009)利用WWP法对HIY测度进行扩充,放松了垂直专业化的第二个假设前提,并利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一个多国贸易核算框架,对各国在价值链参与中的价值增值进行研究。WWP(2009)先后构建了两国、三国以及多过模型。在这里,本文对三国模型进行解释。
三国的投入产出模型:
模型中X1为国家1的总产出,A12代表国家1对进口国家2的中间产品需求的直接投入矩阵,Y1代表国家1最终产出,Y12表示国家1出口产品被用于国家2的最终产品向量,B为里昂惕夫逆矩阵。在此研究的基础上,WWP(2009)建立了一个增加值系数矩阵:
在上述公式中,V1为国家1的直接增加值系数,VAS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代表一国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增值,列非对角线上元素表示一国出口中来自其他国家的价值部分,即VS份额,例如V2B21表示国家出口中单位产品中的来自国家2的价值增值部分。在此基础上可得到:
将E1表示国家1的总出口(包括最终品和中间品出口),因此,国家1出口中的本国价值 DV1= V1 B11E1,一国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 VS1= V2 B21 E1+ V3 B31E1,一国出口中被用作中间产品再次生产出口的价值VSI1= V1 B12 E2+ V1 B13 E3。因此,WWP(2009)在HIY的基础上对垂直专业化进行了细化扩充,通过对VS以及VS1的测量,可以发现一国出口通过进口国间接参与价值链分工的贸易形式,而HIY法仅为WWP模型下的一个特例。然而,WWP只对HIY的第二个假设进行放松,并没有考虑加工贸易的现实环境,需同时对两个假设进行扩展弥补才能更好地贴近产品内分工下的贸易现实。
Koopman等(2010)在KPWW研究方法中将HIY基于垂直专业化的两个假设同时进行放松,极大推进了产品内分工背景下的贸易利益测算历程。KPWW(2010)对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价值创造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将出口中的产品价值分为四大部分,即出口中作为最终品的直接价值增值部分、以中间品形式出口的间接增加值部分、折返的国内增加值以及垂直专业化的国外价值增值VS。从而建立了新型国际贸易增加值统计框架。在实际应用中,KPWW(2010)在GTAP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墨西哥的贸易结构进行分析,明确定位两国出口中的国内外价值成分,判断各国在国际价值链上的地位,证明了不同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上的出口结构特点和区域差异性。
3.3 增加值的总贸易核算法
上文中 HIY关于垂直专业化的研究采用了里昂惕夫矩阵只能计算一国出口国内增加值,而各个国家不同区域和部门之间的贸易参与错综复杂,需厘清一国出口中的产品贸易流向和最终产品以及中间产品的份额才能更加准确的对增加值贸易结构进行解析,Koopman等(2010,2012)中利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全球性的投入产出表,从而将增加值出口与官方传统总值出口相联系,对HIY垂直专业化中只能测量国内增加值的贸易测算方法进行扩展补充,从而得到一国出口中国外价值、进口中的国内折返值、出口中的最终产品价值等更多更新的结论。但由于当前中间品贸易占到总贸易比重2/3左右, KPWW方法不能解决中间品贸易纯重复计算的部分( PDC- pure Double Counting)。Wang等(2013,2015)总贸易总算法( Gross Trade Accounting)解决了过度依附投入产出表的弊端,利用 WIOD数据库40个国家35个部门1995~2011年连续年份数据,既测算国家层面贸易增加值数据,也通过研究贸易产品的流向和进口国的使用方向,计算贸易中间品跨区域过程中在价值链上下游产生的增加值。 通过总贸易核算法对不同国家贸易增加值结构进行分析,能够清晰测算出双边或者多边贸易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地位。
王直、魏尚进(2015)根据贸易品的价值来源和吸收渠道的差异,在传统贸易统计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间建立起系统性的对应框架,通过对增加值贸易的进一步分解研究,对全球化的贸易格局进行了更详细的解析,构建了总贸易核算体系。 如图1总贸易核算法的基本概念框架,基于增加值贸易的总贸易核算法将双边贸易流量分解为16个增加值和重复计算部分,将出口的增加值贸易结构大致分为四大类,即出口中被国外进口国吸收的国内价值增值(DVA);出口中包含的国内折返价值(RDV);出口中的国外价值增加值成份(FVA)以及中间产品在价值链上流转中产生的纯重复计算的部分(PDC)。
一国总出口(E)=国内价值(DVA+RDV)+国外增加值部分(FVA)+纯重复计算(PDC)
增加值贸易测算方法与传统官方贸易统计规则不同,以增量分析代替传统贸易总量分析,将全球价值链上各个国家间各个地区间不同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贸易利益关系进行细致梳理,有效跳出各地区贸易利益模糊交织的现象,准确清晰地对各国的出口结构进行剖析分解,从而明确国际贸易的获利机制,有效测度各国真实的贸易利得。
资料来源:王直,魏尚进,祝坤福.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5,(9):108-127。
4 增加值贸易测算的优越性
4.1 增加值贸易与传统贸易统计对比分析
在全球产品内分工的国际贸易分工背景下,传统的以出口总值为测量标准的贸易统计体系,难以满足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碎片化”生产的贸易现实,需要建立新的贸易核算体系以弥补传统统计贸易统计的不足。而增加值贸易相较于传统贸易统计体系有以下两种优越性:①由于中间产品在全球价值链各个国家、不同区域和部门之间来回传导,使得利益相互交织环境下的总值贸易统计方法中存在大量重复计算的内容,特别是在以加工贸易占据主导贸易形式的发展中国家,传统总值测算法下的贸易额夸大和贸易水平的高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通过将一国出口的价值进行细分,能清晰厘清各国不同区域部门间错综复杂的贸易利益分配机制,准确测算出最终品价值、中间品价值以及国内、国外的价值增值部分;②现行的传统统计方法无法区别一国出口中国内真实价值增值,因此中间品投入带来的国外增加值部分模糊一国贸易对本国福利水平带来的真实贡献。而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基于价值增值的來源和不同流向,准确分离出本国增加值部分。通过对各国不同部门之间的国内价值增值进行分解,来发掘具有增值潜能的部门,寻找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主要动因。
4.2 增加值贸易与垂直专业化的比较
HIY(2001)首次对垂直专业化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以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一国出口中的国外价值部分(VS)和被进口国以中间品形式进行吸收的一国出口价值增值(VS1)。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在HIY垂直专业化研究的基础上,对HIY进行拓展和完善,构建了与全球价值链贸易环境更为相符的新型国际贸易利益测算体系。增加值贸易统计体系对HIY的两个假设前提进行放松,并将一国出口中的价值增值进行有效分解,以增加值测算角度衡量出口中的国外价值(VS)、以最终产品出口的价值增值、进口国以中间品形式进行吸收的产品价值增值(VS1)以及进口中间投入品中的本国折返价值部分。因此增加值贸易统计体系更符合当前国际贸易分工环境,构建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贸易核算框架。
5 结论与展望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上以最终产品价值为统计口径的官方总值贸易统计难以满足当前全球产品内分工的分工环境,有关国际贸易利益测算的研究先后历经了垂直专业化、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增加值贸易等,用以补充传统贸易统计体系的不足,反映国际贸易分工背景下的各国利益分配机制和真实贸易利得。新型的增加值贸易统计体系将全球价值链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不同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贸易利益关系进行细致梳理,有效跳出相互交错的中间品在各区域间任意流转时,各地区贸易利益模糊交织的现象,准确清晰地对各国的出口结构进行剖析分解,从而明确国际贸易的获利机制,有效测度各国真实的贸易利得。
目前,全球价值链研究和国际贸易利益分配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学术成果为国际贸易利益测算体系的完善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证基础。此外,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全球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联合对外发布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WIOD,World Input-OutputDatabase)对增加值贸易统计研究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为从增加值贸易角度研究全球价值链和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使得以增加值方法进行的贸易统计成为继传统国际贸易核算体系之外的又一新型贸易统计体系。随着国际官方统计机构对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大力推广,未来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国际分工及增加值贸易核算都将成为重要研究议题。
[参考文献]
[1] Hummels D,Ishii J,K Yi.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75-96.
[2] 郑丹青,于津平.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贸易利益再分解——以中美贸易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16(05):52-63+135.
[3] 侯方淼,姚茂元,鲁晨曦.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国际贸易利益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71-78.
[4] 吕冠珠,张宏.中韩双边贸易利得衡量——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134-140.
[5] 王岚.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和应用[J].经济评论,2013(03):150-160.
[6] 潘文卿,王丰国,李根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增加值贸易核算理论综述[J]. 统计研究,2015(03):69-75.
[7] 高运胜,甄程成,郑乐凯. 中国制成品出口欧盟增加值分解研究——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视角[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09):73-88.
[8] 王直,魏尚进,祝坤福. 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J]. 中国社会科学,2015(09):108-127+205-206.
[9] 李宏艳,王岚.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贸易利益:研究进展述评[J].国际贸易问题,2015(05):1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