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文化在城市植物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4赵梦蝶
赵梦蝶
摘要:隨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受到重视,植物景观设计的地位日益提高。以园林植物为主体的绿地空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植物作为城市园林景观中具有生命力的设计载体,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还承载了传递文化、寄托情感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阐述城市植物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内涵,以此为园林景观设计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植物;文化;园林景观;应用
中国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093-02
在我国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元素。植物不仅可以绿化城市环境,还被赋予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在美学上和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的不同时期、形式、位置、种类等配置上,都满足了城市文化表达的功能,文化与植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精神追求都普遍提高,城市植物景观建设与地域文化脱节,无法起到传达城市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作用。各地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同质现象日益严重,植物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迫在眉睫。
1 文化与植物文化
1)文化。文化是人们经过长期创造、实践形成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积累。文化是人类的行为习惯和风土人情营造出来的一种社会表现氛围。文化不仅仅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部分,还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2)植物文化。植物往往因其特殊的形态、色彩、质感、气味等因素构成特定空间形式和意境,给人以特殊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知。植物的文化内涵就是植物被赋予的某些象征意义及人的情感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植物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古人将植物性格拟人化,将植物的某些特性结合传统诗画艺术进行比德赏颂,吟诵传赞,以借物表情。如竹子谦虚、坚韧,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松柏沉默坚定。植物被赋予美好的思想品质,能够更好的体现人文精神。在植物发展历程中,植物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植物与人类文明互相影响、融合,植物文化由此而生。通过植物反应出传统的哲学意识、文化心态、价值观念等。在植物配置中产生文化作用,起到展示城市文化的功能。通过栽种不同的植物,设计师在设计城市植物景观时可以表现出主题和主旨,以植物文化阐释美学追求和设计理念。
2 植物文化内涵的体现
1)寓情于景。景观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在园林景观创造中可借助景观植物抒发情怀。梅傲雪怒放;松苍劲古雅,在严寒中听力高山之巅;竹未曾出土先有节,这三种植物都具有坚贞屈、高风亮节的品格,亦被称“岁寒三友”。兰花叶姿飘逸,清香淡雅,无媚俗之意,意境何其高雅。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花中之王都是其美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荷花象征纯洁和高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君子之花。文人雅士喜欢将情感寄托于所看到的植物景观中,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象的交融,婉转的抒发自己的感情。
2)情景交融。从中国传统园林中可以看出,植物景观设计都表现出一定的风格,传达一定的文化精神。中国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植物都在诗词歌赋中被赋予人格化的内容,从欣赏职务的形态美升华到欣赏植物的一经美,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植物景观设计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的合一,一方面它以植物这种有生命的自然物为对象;另一方面为人营造一种理想的人居环境,它也必然要反映人的要求、人的情感和人的理想。因此这要求植物景观设计要同时处理好自然与社会文化两方面关系,从而达到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提到的“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在欣赏环境美的同时,独具匠心的景观营造以心灵映射万象,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
3 城市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特点
植物景观设计理念是设计师文化修养、思想内涵的的折射和反映。中国的城市植物景观设计更加注重整体关系、文化内涵、意境情趣等内容,植物配置追求功能、美观、文化的协调统一。多引用象征的手法,怀揣敬意完成所要艺术创作,这样的景观配置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心里寄托的情境,也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野菊寓意隐士,梅花寓意雅士,松柏寓意勇者,牡丹寓意富贵,兰花寓意高雅,槐竹寓意忠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寥寥数字,却能形象的描绘出作者郁郁不得志,潦倒的一生。植物隐喻着品格,承载着文化。
4 城市园林景观中植物文化的应用
4.1 市花市树
市花、市树的象征意义,在植物配置当中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起到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此外可以使得外地游客对一个城市文化有所了解。通过市花市树的象征功能,同其它植物、构筑物、小品进行完美配置,可赋予城市、园林浓郁的文化气息。
市花市树应该是深受大众喜欢的植物品种,应该是比较适应当地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的植物品种。选择市花、市树时,首先考虑的是当地适应能力强的花木品种,视觉效果满足多数市民的审美要求,同时还需要具有积极的文化内涵,能够较强的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
在种植时,本土植物要种植在显眼处,以间隔的方式重复栽种,以达到突显的目的。在营造景观氛围时,还可以通过刻花、摆放座椅、石鼓等方法辅助。城市的景观设计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是精神文明的载体,提升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大丽花为张家口市的市花,寓意吉祥、大方、富丽。大丽花花色、花形丰富多彩,是世界名花之一。同时大丽花因为可以达到活血化瘀额的功效,所以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张家口市树为国槐,象征古代宰辅之位。此外,还是迁民怀祖的寄托、吉祥和祥瑞的文化意义。
4.2 地域特色植物
结合当地的民族风情、文化内涵,进行植物造景配置,才可以彰显地域文化。对于植物的选择,首先应该考虑其自然因素,北方柳树、榆树、杨树常见,既彰显北方的植物风光,又能健康完美的生长,实现景观效果。除考虑自然因素外,还应该考虑当地的文化,满足市民的生活习俗,形成地区文化特色。
张家口气候寒冷干燥,多大风天气。在漫长的休眠期,利用常绿树木进行植物造景,改善北方植物冬季白皑皑一片的单一色彩,完善当地植物种类。张家口常见的常绿植物有落叶松、白皮松、华松、杜松、云杉、小叶黄杨、沙地柏等。这些树木形态各异,可以形成鲜明的寒冷地区特色。
4.3 古树
古树是一个地区悠久历史的特殊象征与见证,因此被称为绿色的活文物。这种古的文化品格,常常被看作民族、江山的象征。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古树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物化与城市发展历史的载体,为城市文化增添重要的一笔色彩。
在古树的配置中,近年来,在城市植物选择中,古树的稀有性,让人们觉得稀有就是美,就是唯一,是一种“奇观”。但是古树的生长环境多为深山,树龄老,强行将其搬入城市,环境突变、古树难以存活,最终适得其反,不仅得不到美的效果,而且经济投入高,浪费资源。
张家口市人民公园的植物配置。以绿化景观为主,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的休闲场所。人民公园古木林区的植物配置,主要有银杏、旱柳、雪松、榆树、白皮松、侧柏、紫丁香等植株较大的乔灌木。大树和古树基本保留,使得人们可以在树荫下建造林荫步道、表演台等,这里成为了市民赏花、赏绿、停留娱乐的场所。植物群落层次丰富,成为市民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5 总结
城市植物建设,要以植物造景为主,运用适宜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的乡土树种;建立合理的绿化种植骨架,形成区域内自然的生态群落;根据当地文化特色大胆创新,结合城市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展现当地文化特色,营造具有浓郁历史文化及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建设美好的城市园林景观,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还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植物,致力于城市的园林化建设,有助于全力营造一个拥有地域文化美丽的城市。放眼于将来的城市景观方向,让历史面向未来,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服务。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独特的精神面貌。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和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园林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绿化和城市中植物覆盖率有着更高的要求,植物景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点。
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不断发展,人们在看中视觉效果的同时,日益重视植物文化。再加上生活条件提高后对于绿色生活和减少废气噪音的实际需要。植物文化,不仅联系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反映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植物文化主要通过植物来反映,以人文本的文化气息。将植物文化融入植物景观中是现在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结合先进文化、技术,对我国传统的植物景观技术等进行完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一定的技法配置,就能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色,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在城市景观设计时,應多加入本地气息的植物,让其反应本地城市的文化及人们生活的内涵。结合植物文化,合理配置植物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对于城市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伯钢,李德祥,中国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J].安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8,36 (25):10861-10862,10874.
[2]杨絮飞,李国新,论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语素的多维审美意蕴[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
[3]郄亚微,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J].第10卷第06期南方农业,2016,2
[4]于冰沁,王向荣,论园林植物配植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杨梅,覃文勇,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6.
[6]张德顺,景观植物应用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
[7]张俊玲,许大为,中国古典园林象征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9
[8]张培,孟朝,聂庆娟,王中华,李艳,园林艺术与音乐艺术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6 (11):12788-12790.
[9]郭蓉芳,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1.
[10]陈钰.园林植物配置优化与城市环境保护[J].天津农业科学,2011.
[11]张迪妮,刘秀静,赵宏芳.城市园林建设浅析植物配置对张家口市城市绿化的影响[J],河北张家口学院,2012,9.
[12]王珂.城市文化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体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