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8-05-14李雪欧阳婧孙品一

工业设计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设计艺术教育

李雪 欧阳婧 孙品一

摘 要:就教育目标而言,“立德树人”和“艺术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那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而在艺术教育中加强“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对我国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阐明“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提倡绿色环保节能设计理念来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创新设计来培养民族精神,最终培育出“强国”的创新设计人才。

關键词:立德树人;艺术教育;创新人才;创新设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项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百年大计,教育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始终坚持的重大事业。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艺术教育已经逐步占据教育体系的主要地位,逐渐从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转型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立德树人”教学理念随着中共十八大的报告再次“问世”,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已渗透于各高校教育中,特别是在艺术教育中效果尤为突出,为培育新时代下德才兼备的设计创新人才做教育基石,也为我国发展为全球知名的“创新设计大国”奠定基础,一改全球对我国是“制造大国”的观念,二改全球对我国设计理念仅会“复制”、“粘贴”的观念,三改我国创新设计人才寥寥无几的观念。

“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与艺术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在培养人的观点上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和统一性。要培育创新设计人才,引领我国设计行业走向世界,就必须将“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艺术教育中发挥出它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探讨“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有何重要性,首先要知道我国艺术教育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观体系教育的缺失,在推动“美育”的同时,用文化的“软力量”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修养,自觉地标榜高尚道德和品位,最终实现“德育”的进步和“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1我国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在这一新时代下,首先,艺术教育中师德的淡化直接影响到“树人”的优良品质,总体来说我国艺术教师还有待加强最基本的师德建设,总是有教师上课利用艺术教学堂而皇之的滥竽充数的现象,下课后教师就使用“凌波微步”消失无踪,学生想问问题找老师都无处可寻等常见师德淡化的现象;其次,艺术教育中创新思维的不足,我国学生在思维创新能力、实干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艺术综合素养方面明显不足有待提高。

1.1艺术教育中师德的淡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在不同文化和思想交流的碰撞中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给师德建设提供正面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师德师风建设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

1.1.1缺乏职业认同感

所谓“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仅仅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这就是现今许多教师共同想法,然而承担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对学生负责才是教师真真正正应该所想所做的事业。艺术教师办琴、棋、书、画各类艺术培训班、室内装修、影视动漫、平面、文创产品等各类设计公司已经是斯通见惯的事情了,这就是有些老师“向前进”而热衷的第二职业;也有些教师为了在职称方面“向前进”而“闭关修炼”、“潜心”忙于科研工作而无心教学,仅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副业的现象也很多。将文化活动与教学相结合,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有目的地选择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这些是艺术教师要在工作中发挥的意义和价值。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乐于奉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能不能发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对工作热情、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都很重要,否则教育就可能成为贩卖知识的工具。

1.1.2教书育人意识淡化

教书育人,它是教师的天职,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要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现今在艺术教育中,不少教师只注重课程内基础知识与艺术技能的传授,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内在文化层面的传承及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随着当前教育系统越来越功利化,教师育人意识也随之越来越淡薄。许多教师都有惯定的思维,认为道德品质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咨询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与自己并无关系,自己只做好专业知识教育工作即可;然而在专业艺术教育中,由于教师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缺乏对学生艺术、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讲解,只是一味地对基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的浅析解读,这些问题的出现实质上仍是传统教学方式遗留下来的问题。

1.2艺术教育中缺乏创新性

艺术教育中缺乏创新性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停滞,不思进取,存在长期的固定思维,无法与社会新科技、新知识融合,从而缺乏教学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师在艺术教育中按部就班授课,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及艺术个性。唯有教师先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结合“新事物”不断创新教学才能达到艺术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机械化的“艺术技术工”。在现今艺术教育中,最主要的是首先开阔、打破学生的思维,从而形成创新思维;其次,通过课程、课外活动、项目、课题等方式培养艺术受教育者的实干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最终,通过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使艺术受教育者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成为一个为社会做贡献的创新设计人才。

2“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在艺术教育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倡绿色环保节能设计理念

艺术类高校学生是当今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独特的一类,他们有着活跃的思维、饱满的激情、丰富的创造力。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观念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情层面,缺乏对事物背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考虑问题时往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容易忽略客观事实,情绪易激动,缺乏辩证的眼光。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设计产品遵循绿色设计理念,为社会环境问题减少一定的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给我国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是与我国目前的国情是背道而驰的,现今的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的奢侈浪费的现象,这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不容的。“绿色设计”的理念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公民的道德情操并使之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性。“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是中国人民优良的传统美德。真正的绿色设计已经不单单是设计本身,它已然上升到一种文化,提纯为一种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一切的文化领域和文化现象都具有普遍的意义,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种社会责任。作为艺术类教师和大学生,必须懂的设计产品时,负责任的考虑到绿色环保节能的重要问题。人的每一项潜能都因为有了责任感的驱动,才变得强大。

2.2在艺术教育中培养民族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创新设计

全球化背景下,教师要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要教育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既要有世界眼光、国际知识,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民族價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潮流。在艺术教育中培养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加强民族历史革命传统、人文传统教育等教育是艺术教师培养未来人才不能或缺的一部分。

在艺术教育中我国文化可分两个方面的传承,我国传统手工艺、民族传统美德。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手工业和崇洋媚外思想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断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导致中国很多传统的手工技艺濒临灭绝和对民族传统美德的淡化或不为人所知。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文明古国最鲜明的国际“名片”,传统手工艺不仅代表了民间艺人数千年来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外,还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脉络。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即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如若要保留我国的文化传承,在艺术教育中应当跟随时代创新设计产品,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创新,在承继与欣赏艺术的同时,又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使其发展。要转变世界对我国设计行业的固定思维(只会“复制”),不会做我国文化自身的设计。在未来的设计道路中,肯定有着不同的“干沟万壑”在前方等着我们,但是我们还是要“翻山越岭”向前行,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将跟随时代不断地创新与传统文化融合设计,这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3结语

“立德树人”与艺术教育具有共同的根本任务,即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将我国发展成为“人才强国”,最终这些人才将改变我国未来各行各业的发展,将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发射出不息的光辉。其中,艺术创新人才需要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开阔眼界,所以在艺术教育中结合“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培养他们这些综合素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科技、新文化、新材料、新政策,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慢慢调整、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强调项目教学,即由教师带领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实施学习的全过程,创造实践机会并与社会需求接轨,将理论知识融入大量的实践中去感受、理解及领悟,授之以“渔”比“鱼”更重要。教师在整个艺术教育中承担引导者,不断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实行“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培养一代代的创新设计人才,为改变我国未来的设计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丽霞.浅析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5,(14):120-121

[2]胡玲.基于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艺术教育独特价值的探讨[J].高教高研究,2014,(42):152-153

[3]林荣策.“立德树人”视域中的高校艺术类学生德育教育研究[J].艺术探索,2015 (9):40-41

[4]程海霞.浅谈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7):39

[5]何丽娟.艺术类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7,(6):17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创新设计艺术教育
多功能床体构造设计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