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2018-05-14孟倩男
孟倩男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城市公园数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城市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如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等,更重要的问题是在城市高速发展中,大部分城市公园已经日趋同化,没有传承和发展城市的悠久文化。作为城市主要的外部空间展示的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居民进行休憩、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不仅丰富了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社会属性和居民生活方式。提出城市公园景观符号这一概念,同时将符号学理论和景观园林理论相结合。景观符号运用各种符号为媒介,设计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城市公园。因此,本文结合湖南省巴溪洲水上公园的方案实例,总结了景观符号和城市公园的关系,最终为城市公园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符号学;景观符号;巴溪洲水上乐园
中国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091-02
1 符号学的概念
符号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符号的学科,诞生于上个世纪,在如今看来符号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符号本身、符号性质、符号变化、符号意义和符号发展的规律性,人类活动与符号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符号学理论切入,就符号学理论分析提出景观符号的概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中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借此阐述城市公园的设计方法、步骤等理论知识。本文主要结合皮尔斯的三元论对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2 景观符号
2.1 景观符号的概念
城市景观展示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景观。将景观设计可以概括为植物配置、铺地、照明系统、色彩系统、材料、小品设施、雕塑等设计。景观设计作品的完成,要经过一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符号的运用,精神的传达才能够最终的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设计完成后,设计者的运用自身修养中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思想来欣赏景观艺术作品,这也是符号对象和传递设计者思想的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过程。
2.2 景观设计中的符号
2.2.1 景观设计中的符号——图像性符号
景观符号具有图像的特征,它具有明确的动机和明确的目的。图像有时是抽象的有时是具象的,可以根据原需求进行符号图像的转化,达到传递景观设计意义的目的。在景观设计中总体可以分为两种图像性符號:
1)地域性图像符号。地域性图像符号广义上来来说是对地域特征的衍生一个图像符号,景观符号因为所处的地域受到了该区域的自然条件、自然气候、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地理区位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兼备地域特色的图像性符号。无论是如何的形态,最终的表现都是各个区位的最特别的特征。
2)历史性图像符号。历史性图像符号,一般是以历史的寄托来表现的。它可以是神话、寓言、某些代表着时代变迁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上的革命事迹,运用符号的方式达到历史再现。目的一方面是让历史还原,另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思,从而表达对整个历史的宣扬和铭记。
2.2.2 景观设计中的符号——指示性符号
景观设计中存在的指示性符号是一种特定指向的符号。它以清晰的符号去表现内容,符号所表现的内容和含义是一致的。也就是表象和内在是一致的。它可以指明时间,地点,目的、含义、关系等。常见的运用在景观中的指示性符号有路牌和公园指示所在位置的地图等等。
2.2.3 景观设计中的符号——象征性符号
象征性符号在景观设计中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基础的在社会上约定俗成的一种符号。它基于文化,利用情感含蓄的表达,从而激发对象的想象力,最终揭示自己的一些情感观念。
2.2.4 景观设计中的符号——文化性符号
景观设计中的符号还有一种是文化性符号,这种符号是对所在地域特色文化的提炼。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元素提炼,透过设计作为媒介,运用了雕塑、小品、建筑、植物等形式表现出景观符号的文化性符号。
3 符号学下的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
3.1 巴溪洲水上乐园项目背景
巴溪洲位于湘江主航道以西,长沙市岳麓区。猴子石大桥往南约8km,坪塘镇汽车站对面,北距长沙主城区10公里,南距湘潭主城区2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该岛由湘江冲击而成,四面环水,占地一千亩,地势平坦,是构建洲岛洲岛及度假会所区的理想所在。交通便捷,规划学士路过江大道横穿洲岛,通过潇湘大道可直接到达湘江西岸下河码头,水陆交通均比较方便(图1)。
3.2 巴溪洲水上乐园项目规划设计
巴溪洲规划自南向北为湿地区、密林区和会所区。三个区域动静结合,分区域开放。即会所区是静谧的私密性空间,密林区和湿地区是对外公共开放的公共开放空间。
湿地区通过三条步道和主体洲岛相联系,包括苇风芦影、柳堤春晓和长河红霞三个主题空间。根据季节和时间的不同,江岸设计将呈现或雄浑或婉约的迥异风情。
密林区和会所会所区以带状湿地相隔,并以主园路相连。弧形的石材艺术矮墙为会所提供了充足的私密性,抬高的住宅基地使人居于室内既可以尽享江景,又满足防洪之需。
儿童活动区、游艇码头和多个艺术花园分布在此区内。密林洲岛内茂林密布,具有视觉、听觉、视觉上的冲击力,提供了画境般的多重体验。
会所区是位于洲岛北部,被密林环绕的会所区,地处高地,君临江渚,给人以居于滨江高阁的气魄。
3.3 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中的景观符号分析
3.3.1 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中的图像性符号
1)地域性符号。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将景观和生境设计模拟河流自由流动的形态,用景观步行联系方式使人和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起伏的丘陵在创造蜿蜒形态的同时容许河水在洪水季节流过。体现长沙山水洲城的历史,同时又使台地能够适应河流水位季节的变化高度逐渐升高的设计同时模拟了自然的演变过程。创造出滨水岸线会所区域绵延的的台地景观,强化了岛屿蜿蜒的形态,同时用艺术的手法将会所区的高程提高(图2)。
2)历史性符号。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挖掘江中绿洲的自然和历史遗存,再唤沙洲千年幽韵;基于现状,重塑地形,再现自然界“水塑沙洲、水养沙洲”的鬼斧神工;叠山引水,幽林深径,将大自然艺术化,强化天然环境的大气雄浑,慑人心魄(图3)。
3.3.2 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中的指示性符号
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指示性符号是特定指向的符号。它以清晰的符号去表现需要通知游客的信息。将公园中的所有导向系统都归纳为景观设计中的指示性符号。主要功能是展示地图以及引导游客。有效的为人们指示公园的线路和具体所在的位置等等的游客游玩所需要的信息。其中有巴溪洲水上乐园导览图、警示图、警示标语、指示牌等等(图4)。
3.3.3 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中的象征性符号
象征性符号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在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象征性符号景观符号利用了人的情感的诉求,激发了人的想象力。最终表达一定的情感。滨水步道内侧的地形塑造灵感来源于“水稻梯田”,以0.5m的高差做出蜿蜒的绿化台地,台地的背景是起伏地形背后的高树,再现山地“水稻梯田”的旖旎风光。用水稻梯田的设计灵感即能使游人感受到不一樣的城市公园风光,同时也是梯田文化的—种象征(图5)。
3.3.4 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性符号
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中听过植物的设计体现文化的价值,不同的区域结合生态和文化两大价值进行设计。
水杉适宜动植物筑巢,适应性强,根茎可生长于水中。同时它是中国本土珍稀树种,起源于白垩纪,被称为“活化石”;银杏抵御疫病和灾害,主要秋季观赏植物,果实可食用;又是冰川时期的子遗植物,其原生态存在,已具有宝贵价值。竹子嫩茎可食用,生长期短;竹子多节,有“节节高升”的寓意;竹林幽径描述了古代隐士的生活环境。九溪烟树不同竹林和植物的结合设计给人不同的视觉美和意境美。
4 结语
本文结合符号学理论,梳理符号学和景观设计理论的关联性,内除了景观符号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通过运用符号学与景观的结合,对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设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对其项目概况、总体规划布进行了阐述,也在细节方面写到了景观符号的巴溪洲水上乐园中的表达和应用。通过符号学三元论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对城市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使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更加全面,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使生态、文化和美学等完美的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之中,对城市公园景观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3,01.
[2]塞萨洛等,城市公园反思——公共空间与文化差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03,01.
[3]高中羽.城市视觉笔记[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4.
[4]王向荣.两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主涛,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6]林箐,干向荣.地域特征与景现形式[J],中国园林,2005.
[7]余纯丽,现代城市城市公园设计的人性化设计与植物配置[J],广东西林,2005 (6).
[8]李敏,中国现代公园——发展与评价[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