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时代的需要

2018-05-14谢凤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培育

谢凤莲

[摘 要]当前中国乡村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乡村文化式微,是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的缺失。在“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大背景之下,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需要;另一方面,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同时,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凝聚广大群众身份认知与价值取向的需要。

[关键词]乡村文化自信;培育;需要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乡村“既定”的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一个人学会的做事和思考的方式和另外一个人完全一样。换句话说……一个人所知道的并相信的东西就是一切人所知道和相信的东西。个人习惯也就是社会风俗。”村民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形成了乡村生活、乡村文化较高的趋同性。而乡村文化自信则是乡村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的一种信心、信念,是一个群体对自己的理想信念、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定,对本群体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的充分肯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乡民对自身文化的一种理性认识,既可以表现为对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又可以表现为与外来文化交流时取其精华去其槽的同时,保持自身特色而不被同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要求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但当前中国乡村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乡村文化式微,是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问题。在“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大背景之下,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1 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所以,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下发的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五个一号文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振兴乡村需要培育新型农民,使之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民主法治素质。而这只有农民群众通过文化反思、觉醒,增强文化素质,进而培育较强的文化自信才可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所要求的“乡风文明”,要求复兴繁荣乡村文化,提高农民文化自觉意识,传承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要以文化的现代化为依归。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够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内生动力。

2 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作为我国多样性文化的组成部分,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相互碰撞,这就要求我们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精髓的同时,发挥本土不同地域间优秀的包括乡村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巨大合力,培育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在文化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提出的“四个自信”是党领导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指的是人民群众对蕴藏于深处的文化信念、价值信仰的充分信任与认同。乡村文化自信正是农民群众在真正理解和内化这些文化理念和价值信仰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能够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维护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自觉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筑牢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思想基础。

3 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凝聚广大群众身份认知与价值取向的需要

文化是一個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为中华民族团结稳定与伟大复兴奠定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是有9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主体的乡村文化自信,无论对民族团结稳定而言,还是对促进民族发展进步而言,都具有不可估量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社会,在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形势下,多元文化冲击、改变着农民的价值观念,使农民心态浮动不安,精神迷茫恐惧,乡村文化自信力随之衰落,表现为信仰价值体系的不确定性、社会道德标准的模糊性以及身份认同的危机感。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的农民的价值观念,折射出乡村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兴衰成败,潜含着对和谐社会稳定局面的掣肘与破坏。而乡村社会独特的文化状态具有的强大的组织力和整合力,导致农民价值观念中的碰撞与冲突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如果不及时对这些矛盾与冲突加以引导,构建乡村文化自信,势必会影响农民对改革的价值认同和对党的政策的价值判断,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怀疑。

总而言之,唯有促使广大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形成充分的自信,才能够促进城乡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形成平等互哺的文化理念与团结互爱的文化凝聚力,形成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产生勠力同心、协同奋进的强大力量,从而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精神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持久与强劲的不竭的自信动力。

猜你喜欢

培育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与启示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第十一道 黑色饪食气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像爱自己一样爱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