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

2018-05-14阮越香饶志坚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8期

阮越香 饶志坚

[摘 要]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艺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茶叶是在中国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产品,从古到今也有着长久的出口历史,在中国的农产品生产中占着重要的位置。中国不仅拥有自然资源的茶叶种植优势,而且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和出口乌龙茶以及普洱茶的国家,因此在国际市场中国茶叶贸易占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虽然近年来中国茶叶产业一直处在积极向上的发展中,茶叶的种植面积及产量保持着连年增长,茶叶的出口额也在节节攀升,但拨开这些傲人的成绩,欣喜背后却依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茶叶产业的发展如今已然处于一个尴尬的瓶颈期。

[关键词]茶叶竞争;出口竞争;传统茶产业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茶叶产业现状

中国的茶叶产业具有着明显的资源生态优势,茶叶种类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红茶、绿茶、清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中国是世界茶叶种植区分布最广泛,拥有最繁多的茶叶种类的茶叶种植国家。中国是乌龙茶和普洱茶的唯一生产国和出口国。2014年,中国的茶叶出口总量为30.1万吨,出口总金额为12.7亿美元。绿茶的出口量占出口总量80%以上,依然在出口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其他的各类茶叶,出口数量均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绿茶、红茶、乌龙茶出口数量出现减少,但出口总价呈现提升,花茶和普洱茶则是出口数量和出口总价均出现了下滑。而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之所以出现出口数量减少但出口总价提高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茶叶生產方面的成本出现不断地提高,茶叶出口价格也随之出现上涨。

2014年中国茶叶出口至126个国家及地区,其中茶叶出口超过万吨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1个,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66.5%,具体出口数据详见如下表格:

11个国家中摩洛哥、多哥、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均为非洲国家。摩洛哥则长期稳居中国茶叶出口国首位,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近20%。由此更加清楚地看出,中国的茶叶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非洲、亚洲地区。2014年,出口至非洲、亚洲市场的茶叶数量已经接近中国出口茶叶总量的九成,且呈现出越来越向非洲地区集中的格局,对亚洲地区的集中度正在逐步减弱。而对欧洲和北美洲的茶叶出口数量分别是4.14万吨和1.65万吨,占到了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13.75%和5.5%,这与以往年份的占比基本持平。对南美洲和大洋洲,中国茶叶出口的比重一直相对较低,约为1%左右。

中国茶叶出口产品结构目前仍以大宗散装原料茶为主。而随着劳动力、原料等茶叶生产成本的提高,茶叶的出口价格也在逐年攀升,而中国的茶叶出口产品主要为初级加工,技术不足,附加值低,使得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被渐渐下降。

2 中国茶叶出口存在问题及面临的障碍

2.1 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如今国际茶叶市场高速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偏好改变得越发迅速。虽然世界茶叶消费主流仍然集中在红茶和绿茶两大茶类,但因消费者的茶叶消费偏好改变所产生的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仍然是巨大的。若是能抓住这样的新兴市场,并在新兴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对促进中国茶叶出口发展,无疑是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的。但中国茶叶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企业因自身实力所限,对茶叶的研发重视不够,自主研发能力也非常薄弱。同时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把握到了消费者消费偏好的改变方向,也不能及时地生产出适销于消费者偏好的时尚创新饮品,导致企业失去占据市场的黄金机会。

2.2 中国茶产业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

因为各种历史因素和传统的国民消费习惯,中国的茶叶产品多为中低档的产品,加工程度不高、不精,因此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多以低价作为竞争手段。同时,中国众多的茶叶出口企业中缺乏大规模的茶叶出口企业或组织茶叶大量出口的企业。纵观中国如今的国内茶叶出口格局,尽管近几年来,在中国的各大茶类中均有地区性的品牌茶企脱颖而出,但仍不具备成为行业出口龙头企业的各类条件。因为这些企业普遍为小规模企业,小型的生产和偌大的需求市场间的矛盾仍然不容忽视,且这些小规模的企业,其品牌影响力还远远不足。

2.3 市场宣传手段贫乏

中国茶类繁多,而外国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了解多在绿茶、红茶以及乌龙茶和普洱茶,对其他各类茶叶知之甚少,特别是这些茶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按照制茶的方法和加工方式来划分,中国的茶叶实际可分为六大类:白茶、黄茶、绿茶、青茶、红茶以及黑茶。不同的茶,实际上是具有着不同的医学功效的。白毫银针、铁观音、大红袍、普洱茶等,这些茶类在中国国内消费市场非常大,但在国际市场上却少有人知,其主要原因还是市场宣传手段缺乏,宣传力度不足。国外消费者与中国的这些特种茶之间缺乏一个文化了解的桥梁,使得中国的特种茶类在中国的茶叶出口中只占据了非常少的份额。出现这种现象,实际上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这些特种茶类在国际市场中还未形成一种消费热潮。日后若加大对中国特种茶类的宣传和推广,使特种茶类在国际上逐渐形成消费热潮,占据中国茶叶出口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将使中国茶叶出口得到不小的发展。

2.4 偏离国际市场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出口从1843年的0.8万吨剧增到1886年的13.4万吨,连续43年年均增长36.4%,增加部分的主要是红茶。之后因为各种原因,中国红茶的产销每况愈下,产量从1896年占世界份额的42.1%急降至1920年的6.5%。新中国成立之年,红茶的产量更是不足1万吨,出口量不足3000吨。从1950年红茶出口量0.26万吨、出口数额287万美元增长到2010年红茶出口量3.66万吨、出口数额7981.2万美元,但是红茶的出口量占茶叶出口比重却是从1950年的30.7%下降到了2010年的12.1%。因此,从整体趋势来看,中国红茶产量和出口量都有下降的表现。

3 提升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

3.1 优化茶叶产品出口结构

目前,中国的茶叶产品出口主要以绿茶为主,红茶的出口比例明显地下降,跟国际茶叶市场的需求相反。同时特种茶在中国的茶叶产品出口中所占有的份额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由此可以看出,要促进中国茶叶产品出口行业的发展,必须要对中国茶叶产品出口的结构进行优化,要在保障和稳定原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细心捕捉国际茶叶市场的相关信息,开拓新兴的茶叶市场。

首先,优化茶叶产品本身出口结构。需要继续扩大绿茶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提高中国绿茶的品质质量,积极发展绿茶类的新型产品,同时鼓励白茶、黄茶、黑茶等特种茶的代表茶类茶产品出口,增加国际市场中对中国特种茶的市场需求,发展国际茶叶市场中的新兴市场。

其次,优化中国茶叶茶产品的出口地区结构。继续稳定和扩大亚、非地区的茶叶市场份额,逐步开拓日本、欧盟以及北美洲的茶叶茶产品市场。积极捕捉国际茶叶市场的最新信息,针对欧盟、日本对进口茶叶制定的严苛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积極寻找突破其检测标准的方法,不断减小在向欧盟等发达国家这样的世界主要茶叶茶产品进口国和消费国,出口茶叶时因其严苛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所造成的损失,提高中国茶叶出口的质量和在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茶叶出口份额。同时,积极对中东茶叶市场进行开发,做到新兴茶产品市场和传统茶叶市场都能有所收获和提高。

3.2 完善茶叶生产中的产业链管理

产业链管理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含了发展战略、业务、产品生产、技术运用、研发和更新等等。完善产业链管理,对于培育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扩大企业利润空间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需要改良茶树品种,合理、科学地使用农药,加强种植茶叶环节方面的管理。扩大绿色无公害的茶园种植面积,提升茶叶的种植效益。同时,加强对茶农的素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尽可能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种植。

其次,需增强茶叶生产和茶叶加工环节的管理,结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创新出特色的茶产品,提升加工茶叶的能力,尽可能的延伸产业链长度。尤其是要积极发展有机茶、功能性茶饮(如降压茶、降糖茶、降脂茶等),从而实现品牌溢价。

再次,需积极发展分支企业,甚至是品牌店、连锁店,以加强营销环节的管理。加强与国际上的茶叶行业组织的信息交流,积极向这些茶叶行业组织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以提升国内茶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增加与潜力茶叶消费国的茶叶行业交流与协作,以此加强茶叶流通方式。

最后,加强创造茶叶的品牌,实施国际化的品牌战略。加速和发达国家的产品认证进程,努力和重点扶持茶叶生产、茶叶加工企业,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从而带动中国茶叶出口品质、价格和数额的提升,扩大中国茶叶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3.3 建立健全的茶叶生产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

要突破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障碍,需要全方位提高中国出口茶叶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因此,必须建立出一个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参考国际上现行的案例,使其形成完整全面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加强对茶叶质量的检测和管理,就目前而言,中国所执行的各种检测标准还不够高,力度也不够大。从欧盟日益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到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有关于茶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矛头都对准了农药残留。在加大对种植茶叶过程中农药使用的限定之外,更应尽快制定出统一的、适合与茶叶出口的标准。

4 结论

茶叶出口是提高中国茶农和茶企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想要解决中国茶叶在出口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不仅仅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还需要企业树立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国茶叶贸易和文化与世界茶叶贸易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中国的茶叶产业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许咏梅.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06(01).

[2] 李道和,池泽新.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