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房屋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研究

2018-05-14王彦亭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0期

王彦亭

[摘 要]文章简述了农村房屋拆迁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并就社会稳定发展提出风险管理措施,以此促进社会信任,提高治理水平,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词]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风险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2014-2020)的提出,我国发展目光逐渐由城市转向基层,各项重大项目逐渐落户城镇,推动了城镇的经济发展。同时,涉及了一定区域内村民的利益,尤其是征地拆迁、村民安置、弱势群体等方面,引发了社会不确定性,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可持续发展,抑制了新型城镇化建设。

1 房屋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批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决策,都要详细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可见其重要性,当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经上升为党政国策。当前,城镇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在城镇建设和过程中,势必预见农村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直关群众利益的工作,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在房屋拆迁实施之前,应对其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预测、评估,针对性制定相应对策,规避房屋拆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社会稳定风险,保障房屋拆迁工作与城镇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在农村房屋拆迁项目中,为确定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笔者认为,可采用问卷调查法。该方法以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准确率相对较高。在制作问卷时,笔者认为,内容不仅包含有民族结构、家庭成员、年龄、生活水平、工作情况、社会保障等村民基本情况,还应包含有对房屋拆迁项目的态度、搬迁意愿、对补偿的看法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房屋拆迁过程中隐藏的矛盾,及时化解,降低社会稳定风险,推动城镇顺利建设。

2 社会稳定风险的特征

在农村房屋拆迁项目中,社会稳定风险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客观性与必然性,在农村房屋拆迁过程中,因项目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而相关部门很难顾及所有人的利益,满足所有人要求,因此,在项目进行时,必然存在某些不满足于拆迁补偿或因其他因素而抵制拆迁的钉子户,也可能存在强拆强建情况,带来社会稳定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管理只能降低风险而不能杜绝风险。其二,不确定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因农村房屋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多是由人引发,若及时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将风险降低;若风险管理不及时或相关人员不重视,极易引发新的风险。其三,阶段性,一般来讲,在农村房屋拆迁项目中,风险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为潜在风险、风险发生、造成后果。

3 社会稳定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

3.1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科学性不足

风险评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近两年,房屋、土地价格上涨速度快,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很难保障。原因有二:一是缺少专业人才、专业机构、新型高效的评估方法;二是社会各项因素变化较大,一个指标的变化,常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偏离,影响了最终评估结果。近年来,因农村房屋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非常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价格飞速上涨,人们对自身资产价值进行准确评估,甚至产生待价而沽的心理,拆遷人内与被拆迁人之间就利益方面的争执,影响了社会稳定。当前,在房屋拆迁中,常见如下现象:张家房屋在3月拆迁,获得了50万的补偿款,李家房屋面积、外观都不如张家,但是,在5月拆迁时,却获得了67万补偿款,这样的对比,其他人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总想要延长工程,甚至为获得更高利益成为钉子户,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带来较大社会稳定风险。

3.2 拆迁主体缺位

在农村房屋拆迁项目中,拆迁主体缺位,加剧了社会稳定风险。在农村房屋拆迁工作中,开发商或者用地单位是真正拆迁人,当地政府仅仅是负责协调并推进拆迁工作,然而,拆迁工作真正展开时,地方政府为获得政绩而主动承担了拆迁人的角色,拆迁人却未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直接导致后果是: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因为各种因素出现矛盾,被拆迁人却无法向上级政府求助,拆迁人处于强势地位,被拆迁人处于弱势,被拆迁人的利益受损,引发各种社会稳定风险。

3.3 失地农民权益缺乏长效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对于农村房屋拆迁项目来讲,诸多参建单位认为:农村人口落后、贫穷,给予一定利益就能够快速进行工作,项目执行简单。因此,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忽视了对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然而,对于农民来讲,家庭与土地是其赖以生存的保障,是诸多农民经济的来源,因此,农村房屋拆迁项目常常导致社会稳定风险。据了解,在某项目工程中,已经拆迁的农民约有5.3万人,其中,4.75万人搬入安置小区,变为居民,享受失地农民保障待遇;约有5000余人尚在拆迁阶段,房屋已经被拆除,但是,并未住上安置房,为纳入失地农民保护范围,仅依靠政府拆迁房屋补偿款维持的生活。而当地的实际情况如下:当时多数18-55周岁劳动力多依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55周岁老人依靠种田维持生活,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后,仅仅依靠失地农民保障待遇很难维持生活,种种顾虑,导致社会稳定风险。

4 农村房屋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管理

4.1 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依据,是保障房屋拆迁项目顺利进行的根本。在项目进行前,相关部门应先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房屋拆迁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以及隐藏风险因素,在拆迁项目进行时,及时应对,将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扼杀于萌芽中。当前,在我国农村房屋拆迁项目中,群体性事件是常见且最为突出的一项问题,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部分是因为政府、拆迁人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决策不完善、不科学发导致;另一部分则是因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科学导致。而科学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是我国发展始终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保障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拆迁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快速化解,保障群众自身利益,已经成为被拆迁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总之,在房屋拆迁项目进行时,先行利用评估机制预防、化解地是社会稳定风险,保障群众根本利益,提高社会稳定,推进项目顺利实施,推动城镇化发展。

4.2 与被拆迁人加强沟通,促进社会信任

笔者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风险具有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对其担心也较多,但是,当我们掌握足够信息,并越来越了解风险时,再面对风险,也就没有开始时的恐惧了。”因此,在房屋拆迁项目中,拆迁人应积极与被拆迁人进行沟通,了解风险的主要根源,及时解决,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在风险管理中,加强风险沟通,详细了解当地居民对风险的认知、心理状态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措施,加强社会稳定风险管理。政府也应重视社会稳定风险管理,加强与拆迁单位、被拆迁人的沟通,协调双方利益,推动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保障民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外,房屋拆迁项目的社会风险管理不仅是相关部门的事,还是政府的事,是民众的事,社会应加强关注用户支持。风险沟通是一个特殊沟通过程,虽然,风险沟通过程是一个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实际上,群体性时间、公众性风险事件的多发,常常是因为沟通双方地位不同引起,拆迁项目单位作为主体地位,公众作为接受信息、询问信息的被动地位,导致了社会稳定风险事件发生。对此,一方面,政府应争取公众信任,扮演好信息发布者角色,民众积极参与,与项目单位平等沟通,降低风险事件发生。

4.3 加强被拆迁农民的保障

在农村房屋拆迁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政府部门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明确房屋拆迁环节与明确责任主体,针对拆迁工作制定惩罚措施,公示拆迁全程,包含有拆迁面积、合法面积、房屋单价,有效避免拆遷腐败现象,提高房屋拆迁项目的安全稳定风险管理。另外,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将符合条件的拆迁户纳入失地农民保障中,严格保障拆迁补偿款搬迁补偿、临时过渡费等全部到位,针对失去土地的群众,由村委会直接登记在册,相关单位直接打卡到农户,减少中间环节,避免资金截流的风险。加强被拆迁农民的长期保障,减少农民后顾之忧,促进项目迅速展开,降低社会稳定风险。

5 总结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征地拆迁现象越发频繁,随之而来的居民安置、环境改变等问题不可避免,拆迁伤人,甚至打砸抢事件屡见不鲜,为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带来风险。对此,积极了解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与被拆迁人加强沟通,促进社会信任,加强被拆迁农民的保障,提高社会稳定风险管理,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郑娇.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3(05).

[2] 麦燕来.南宁市房屋征收工作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研究——以北湖小区棚改项目为例[D].广西大学,2016(11).

[3] 韩吉鹏.拆迁安置房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12).

[4] 杨清清.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征地拆迁的社会风险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