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小镇的路径研究
2018-05-14闫子薇王欢欢武天琦
闫子薇 王欢欢 武天琦
摘 要:建设特色小镇在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国目前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着发展方向模糊、发展路径单一、地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仅削弱了特色小镇的发展速度,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相背離。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的以空间为导向的建设规划已不再适应小镇的发展需求。分析特色小镇的特点,梳理当前小镇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打造特色小镇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9-001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特色小镇是根据自身特质和产业定位进行发展、具有明确文化内涵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区域。在经济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如何根据自身优势,打造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探究最佳发展模式,提出初步的发展设想。
1 特色小镇建设理论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奠定了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基础;接着《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出台,引起了学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
2016年,曾江、慈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中指出特色小镇应坚持五位一体的多维发展理;同年,葛欣萍、李光全总结了国外小镇发展的经验,并整理了国外特色小镇可借鉴的成功案例;2017年,王振坡在发表的《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路探析》中构建了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提出了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王小章在《特色小镇的“特色”与“一般”》一文中剖析了在政府主导下特色小镇推动展开所带来的优劣[1-4]。
在经济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建设研究需要打破以往研究中时间、地域等局限性,提出较为完善的、符合当前经济形势下特色小镇发展的路径建议。
2 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2.1 宏观经济分析
特色小镇建设的提出顺应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目前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往的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小镇经济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产能过剩、成本上升使得小镇产业转型面临着重大困难。同时,中西部地区也不可能复制东南沿海地区小镇的发展模式,需因地制宜、开拓新道路[5]。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需求升级,娱乐、教育、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消费出现了指数型增长,消费模式从传统的物质型、生存型开始走向服务型、体验型的消费阶段,社会民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体验经济逐渐成为新潮流。特色小镇作为“体验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自然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之一,这恰好顺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脉搏”。
2.2 政策环境分析
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当前国家层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基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下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重大战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由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牵头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争取到2020年培育1 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截止2018年2月,全国2批特色小镇试点已达400多个,再加上各个地区的省级特色小镇,数量超过了2 000个,已超额完成目标。同时,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发展的外部环境较为宽松。
2.3 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产业布局的最大弊端是产业过度集中、分布不均衡,资源聚集在大城市,这样必将出现中小城市的边缘化、小镇功能退化以及乡村的衰退等现象。中国社科院在《中国住房发展报告》中指出,许多特色小镇发展只求数量、不重质量,打着各种产业旗号进行房地产开发。除此之外,特色小镇建设还存在着文化特色缺失、功能杂乱、经济增长无规划等矛盾。
3 特色小镇发展概况及分类
沿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对区位和资源优势不同的3种类型小城镇的划分,即:第一种为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也是城镇化的重点部分;第二种是具备着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小城镇,通过规划引导可将其培育成休闲旅游或科技教育等专业特色镇;第三种是远离中心城市的、将其发展成为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根据上述的小城镇划分,可把特色小镇可以分为产业、社区和旅游3大类[6]。
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本质是产业园区的升级版,其核心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推动产业发展;旅游类特色小镇本质是景区或者是景区的改版,无论是历史文化型还是休闲旅游型,实质上都通过挖掘历史内涵、维护自然景观以及凭借自然资源等吸引游客,发展旅游行业;社区类特色小镇的功能以居住为主,兼顾产业培育和文化景观的打造,小镇的原有居民以及新迁入人口共同构成了社区类小镇的人口结构,大部分的人口并不参与小镇的主导产业。
4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4.1 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是特色小镇打造的根本,有了特色才可以使小镇焕发持久生命力,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第一要务。为了保持特色的鲜明性,首先应注重小镇的地域性。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民族种类繁多,地域特色明显,因此特色小镇的打造应体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域特色。此外,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宗旨,以“现代化生态文明”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特色为归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发挥生态特色,才能创造竞争优势。
4.2 务求与产业发展和休闲旅游相结合
随着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特色小镇的打造,除了着眼于引领经济新常态,还可以因势利导,糅合所在地的产业优势,从而使产业优势效益最大化,培育和形成该地区全新的支柱产业。不同区位、功能、模式的小镇,在打造过程中都要贯穿产业化的思想,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一镇一风格,确保特色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规划后的小镇自然而然就被赋予了观光和休闲旅游的功能,从而带动消费,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4.3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不但要服务于城乡差距和发展不均衡的大局,更要把人民的切实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在道路交通、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只有把“以人为本”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特色小镇焕发持久活力,为加快城镇化提供不竭动力。
5 特色小镇发展建议
5.1 合理布局
根据不同区域的各种不同特点和优势,有的放矢,分别建立不同功能的特色小镇,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形成互补之势,相互牵引,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最优目标。
5.2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前期投入资金规模大、运行周期长,无疑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限制性因素,因此,要确保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必须设立相应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并实现机制创新。
5.2.1 政策倾斜,制度保障
特色小镇建设初期,在这个涉及经济、民生、城镇化等多个重大问题的项目建设中,必然会承受来自周围的各种巨大压力。为了使特色小镇建设能够有序推进,需要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针对化的管理和安排,并在产业政策等方面給予一定倾斜。此外,对于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更加不能忽视,必须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之上,制订相关政策标准和预案,以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的平稳过渡。
5.2.2 改革投融资体系,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随着特色小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改革投融资体系、开辟资金渠道,甚至可以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PPP模式的积极作用。除了政府的参与,在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方面,还应鼓励和引导国内各类企业参与,形成特色小镇“筑巢引凤”的作用,从而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6 结束语
建设特色小镇在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着发展方向模糊、发展路径单一、地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仅削弱了特色小镇的发展速度,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相背离。针对这些情况,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应合理布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促进特色小镇建设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曾江,慈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51-56.
[2]王振坡,薛珂,张颖,等.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路探析[J].学习与实践,2017(4):23-30.
[3]葛欣萍,李光全.以创新推动特色小镇发展[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2):38-41.
[4]王小章.特色小镇的“特色”与“一般”[J].浙江社会科学,2016(3):46-47.
[5]乔润令.特色小镇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J].中国房地产,2018(5):45-47.
[6]姚春姬.特色小镇商业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