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班,以游戏的方式

2018-05-14傅冬梅

新班主任 2018年3期
关键词:班规班级班主任

傅冬梅

游戏和教育系出同源,“在每个人的孩提时代,许多时候就是用玩耍、游戏的方式来学习语言、交往同伴、认识周围的世界,并领会社会分工和学会角色扮演与辨认。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往往是他们学会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关注人生的开始。在游戏中,他们与同伴们一起,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会认知。孩子在游戏中,一般都是全身心投入,调动起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与同伴们嬉戏、玩耍。这个过程中,他们实际上就在用各种感官接触世界、认识世界。可以说,儿童的教育和游戏往往是难以分开的。像小孩玩过家家,百分之百在于过家家这个游戏的过程本身的乐趣。游戏中得到的是快乐,是乐趣,是性情的陶冶,是个性的形成。”

鉴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对网络游戏进行了研究,将其与班级管理相比较,惊喜地发现,如果班主任能够将网络游戏的特点迁移到教育工作中来,将有利于我们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平等看待每一名学生

不论什么网游,都有事先定好的游戏规则,约束着整个游戏的进程。在游戏开始时,每一个人参与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同时理论上也保证每一位参与者获胜的机会(概率)也是均等的,没有人能享有特权,而且机会一直存在,直到游戏终结束。其次,网游中制度严明、赏罚公正公平等,并不会因为谁而改变规则,做得好的得到的奖励就多,就能升入更高的级别。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关心和热爱学生的前提与基础。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也指教师还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看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优缺点,不能厚此薄彼。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只要转变观念,努力挖掘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有可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一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却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为班级增光;一名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却一丝不苟,每天做好值日工作;一名总是迟交作业的学生却主动将掉下来的宣传画报重新贴好;一名刚刚受到老师严厉批评的学生却在遇见老师时热情主动地喊一声“老师好”……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动,都让我们重新审视每一名学生。

多用激励性评价

网络游戏将激励手段也运用得炉火纯青。首先,每一位玩家都要练级或者过关,每次晋级,游戏都会做出肯定性评价,比如可以解锁更高级的任务、获得经验值、金币、强大的装备、更强的攻击力等,从而获得更强的成就感。其次,为了激发玩家的积极性,对于表现出色的玩家还会有额外的奖赏,同时不惩罚失败,反还会得到一定的提示甚至激励,因此,在游戏世界里,很少有令人灰心或沮丧的结局。这样的激励机制,使玩家即使面对所谓的失败,也可以重新再来,直至最后的成功,获得一定的地位——族长、帮主、将军、国王等。这种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犹如一个个推进器,不断推动游戏者前进。

我们不妨借鉴网络游戏的做法,在班主任工作中多用激励性评价。如果学生经常处在受批评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别人都说我不行,看来我是真的不行了。”久而久之,他就會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真的会成为后进生;还有的学生长期得不到表扬,会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以引起老师的关注,岂料这些出格的事情不但得不到表扬,反而引来了一顿批评。而表扬则不同,班主任一句表扬,会在学生心里引起积极效应,也许就因为当时老师的一句表扬,学生上课注意听讲了,发言更积极了,作业更认真了。这一切又形成了更多的闪光点,从而良性循环。

但是表扬要注意适度适时,恰到好处。滥用表扬会产生负面效应;过分地慎用表扬,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外,表扬还要做到及时。一旦发现值得表扬的事,就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激发他们树立自信心,表扬晚了,就失去了效果。表扬要讲究分寸,不能夸大其词,添枝加叶,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对于学困生,应该增加表扬的频率,因为学困生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得到了太多否定的评价,很容易灰心丧气,班主任的表扬和激励将给他们带来努力的信心。有时,我们的评价也不必太隆重,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简单的话语,积累多了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网络游戏之所以能“网住”众多青少年的心,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的自主性特征。

在网络游戏中,玩家是积极的参与者、组织者、筹划者,是游戏的主角。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安排不同的角色、道具或材料,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另外,网络游戏本身所具有的互动性也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尽量与他人产生互动,参与感被大大强化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其实管理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自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由“被管理”变为“去管理”。可见,教育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是真正的管理。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该放手时就放手”。

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要把握好参与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首先必须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班规的制订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自己参与制订的,在执行中,学生都较为自觉。其次,可以通过班级民主选举产生学生自己的管理委员会,结合班级自身的情况,设立不同的部门,将班规较好地执行下去。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的积极体验;学生比教师更容易走近学生,因此在平时管理中遇到矛盾时,可能有时候从另一个视角,另一个交流的层面处理会更为妥帖;对于班级的问题也可以更好地与教师沟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网络游戏的特点对于班主任工作有很多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改革我们的教育方式,就一定可以把那些“蒙头大睡”的“网虫”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的学习中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石湖中学)

猜你喜欢

班规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My New Year Wishes
我的班主任①
神奇的班规
班规“七问”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