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内心 倾听花开的声音
2018-05-14郑玮
郑玮
传统德育的评价模式大多都停留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说理性教育或盲目泛泛的表扬教育上。当个别学生的性格、行为超出了日常规范的警戒范围,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时,教师必然会将这些行为列为问题行为。批评教育、表扬教育、家校“统一战线”等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都无法动摇问题行为丝毫之时,教师、学生和家庭一般都会陷入对峙的局面。问题行为也就成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内心一块无法直视的心病。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年龄特点,笔者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发现自我效能理论能够有效地转变学生的问题行为,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解读学生的心理密码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解读学生的心理密码,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前提条件。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我们应从各种渠道全方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优势劣势、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对学生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解读学生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并找到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突破口,为学生制订一套合适的方法规则。
例如,一年级时,班上有一名学生瀚瀚,经常眉头紧锁,面有忧虑。上课从来不遵守课堂纪律,喜爱讲话,还经常从座位上跑到讲台前。课后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争执,爱用暴力解决问题,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和表扬。据了解,瀚瀚是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与母亲生活。母亲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在外,大部分时间都把他放在托管机构。在家时,母亲常因瀚瀚在校表现不好,对他进行批评责骂。笔者分析,瀚瀚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在于:第一,缺少关爱,除了老师和同学的责怪,这个世界上唯一爱他的妈妈也对他充满了斥责;第二,缺乏自信,因生活中充满了责怪和批评,小小年纪的他从内心里就觉得自己是个坏学生;第三,缺乏安全感,经常与小朋友发生冲突,焦虑、急躁、固执、偏激等都是儿童缺乏安全感的典型表现。
了解了瀚瀚的内心世界后,笔者开始改变沟通策略。在每一次问题行为发生后,笔者一改以往的批评教育策略,采取以下方式与他进行沟通:第一,坚持“即使学生犯错,也要时时注意尊重他们”的原则。瀚瀚的自尊心非常强,以往笔者的当众批评会激发他的“暴力不合作”行为。第二,帮他理清事情发生的经过,以及这些行为背后他的内心想法与动机,让他感受到笔者非常理解他。第三,请他分析自己行为中做得不好的地方,真正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第四,请他自己思考该如何弥补此次事件产生的不良后果,并制订惩罚措施和道歉方法。第五,自主思考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采取哪些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采取这种沟通策略后,瀚瀚发现老师是非常关心他的,他的很多解决方法被采纳后,也变得有一些自信了,通过道歉后,他发现同学是接纳他的,也更有安全感了。瀚瀚渐渐变得温顺,愿意接受惩罚、向别人道歉。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后,他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善用学生的性格优势,建立行为“良性循环”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难度也较大。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不良习惯较多,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生活都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教师很难找到一个突破口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各方面的批评较多,他们内心容易将自己定位成坏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变得更低。
每个学生内心都很想成为让老师欣赏的好学生。鉴于此,笔者认为,善用学生的性格优势,找到突破口帮助学生建立行为的“良性循环”非常重要。譬如,有些学生热爱劳动、有些学生乐于助人、有些学生有领导的欲望、有些学生善为人师……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性格优势,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良性循环”策略。当他们在某一个领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时,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渐渐提高。当他们获得了做好某一领域的自信心后,教师再循序渐进地将这种成功体验转移到他们的问题行为上,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内部动机,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学生瀚瀚,尽管他已经开始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并且愿意按老师的要求去采取行动,但是由于他的自我效能感较差,特别容易自暴自弃。笔者通过与家长沟通,发现瀚瀚有强烈的领导欲望。因此笔者利用他的这个性格特点,找到建立良性循环的第一个突破口。在课间操时,笔者有意安排他站在队伍的第一个,并偷偷地告诉他:你是整个队伍的领头羊,你做操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别人参照的对象,所以一定要把广播操做标准。这个小小的安排,竟激发了他的表现欲和领导欲,他每天在家练习广播操,努力做好广播操的每一个动作。因此,他也经常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伴的夸奖,这种基于事实的鼓励能马上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获得足够的成功体验。以前课间操时总是躺在地上或到处乱跑的他,现在每天都努力地做好学生心目中的“领操者”。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教育他遵守课堂纪律、安全地和同伴玩耍时,他也能自信地发现自己能够做到这些,也更愿意付出努力来改善自己的行为。
建立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往往不夠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也不明确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评判标准,所以他们大多数时候更容易获得失败的体验。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认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2.坚持不懈地进行行为习惯的重复训练;
3.对孩子的习惯坚持情况及时地做出评价反馈,并附加一定的奖惩措施。
根据以上几点,笔者先后在班上实行了两种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方式:一种是“日常行为规范小红花制”,一种是“21天行为习惯养成制”。
“日常行为规范小红花制”是针对学生问题行为集中出现的多个方面,为学生制订日常行为规范表,每天由教师对他的行为中符合和不符合规范的部分进行评价。表现好可获得一朵小红花,表现不好的地方则提出改进的意见,不获得小红花。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行为,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扣除部分小红花。家长再根据孩子一周内获得红花的数量加以奖励和惩罚。“日常行为规范小红花制”让学生直观地从获得小红花数量上感受到成功的体验,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21天行为习惯养成制”是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行为”制订的。教师为学生制订某个习惯的21天养成计划,并设置一个“21天习惯养成表格”。教师每天针对学生的这一项行为进行等级评价,优秀或者良好可以在21天习惯养成表格上获得一朵小红旗;评价一般则当天不获得小红旗,并将习惯养成时间往后延续一天;评价是“加油”则需要重新开始计算21天养成计划的时间。21天养成计划坚持到中期和完全结束时,家长应该对学生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该项制度非常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改变自我行为的积极性。通过坚持对某一行为习惯的训练,能让学生较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坚持的时间越长,获得成功体验的次数越多,自我效能感也越强。同时,明确的行为制度和长期的坚持训练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
结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群体差异,采取以上三种行为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学生,参与到自我教育中的积极性也越高,参与自我教育的努力程度也越高。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