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的名义抵达内心
2018-05-14刘天琪
刘天琪
在浮躁的社会,如果还能保持一份对诗歌的喜爱,那收获的必定是内心的平静,读本期诗歌就能给人这样的感受。组诗《对着话筒收集沉默》仿佛在冬日暖阳的午后喝下一杯咖啡,温暖和苦涩的交织恰到好处;而《余生只种白色的花》看似妥协却带着坚韧;严彬的组诗《星期天文学》有着跳跃的节奏和碎片感;柯桥的《退回原址,井盖上人间的邮戳》细腻又悲情;原非子的《流浪的暗香,露出春天的脚趾》带着悲愤和决绝;而木夜的《脚》(外一首)有着其作品一贯的哲思;侯存丰的《月夜》(外二首)明明是几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在这一期诗歌中,诗人们仍然保持着对幸福生活的期许。幸福,它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然而大家仍不懈地去追寻,是“一块人人喊打的蜜糖”。公交车每天都经过幸福三村,但是“公交车司机不知道什么是它/他的油门踩得太快/售票员也不知道什么是它/她报站的时候眉头皱着/幸福两个字/由于被舌头和嘴唇挤压太多次/念起来像随便一个什么词”。多么感谢诗人这个群体,让我在读诗时可以离幸福这么近,通过他们随意、朦胧又理性的语言,幸福感直达内心。然而当你觉得你是懂幸福的那一个时,又发现“旁边沉默的老人可能知道/但他没有在这一站下车/那些看起来可能懂得的人/都没有在这下车”,它又變得扑朔迷离,也许正是这样的躲闪,幸福才更耐人寻味。
宁颖芳的言物诗《绳索》写得很唯美。“更多的时候,它是一座/孤岛/徒有空气无垠地环绕/捆缚不住流年、月光/以及花开的此刻”,有谁理解一条绳索的悲哀?它就像一座孤岛,包围它的不是温暖而是无垠、透明的空气。绳索看似可以捆绑任何东西,然而却捆绑不住那些最珍贵、最易逝的东西,譬如“流年、月光以及花开的时刻”。绳索也尝试过“捆缚一个人,一个名字”用来慰藉自己,“当做尘世的小温暖”,最后却常常发现捆缚住的只有自己,“或者自己的影子”,原来绳索太用力,让别人和自己都失去了自由,想要逃离和挣脱彼此获得所谓的“自由如星辰迸溅”。这首诗很像爱人之间的关系,从孤独的单身状态,到以感情的名义彼此捆绑,幻想永远保持最美好的时刻,甚至是牺牲自我,捆缚自己来完成对恋人的依附,换来的只有彼此的逃离、假想的自由。
读柯桥的《棺木》时是胆颤心惊的。许多农村都有为老人提前准备棺木的风俗,这些棺木常常被悬挂在老土屋的横梁上,然而土墙终究是经不起风吹雨淋的,“前面的土墙已坍塌了/另外的三面墙砖已松动/只差一场雨水的侵袭/和‘嘭的一声”,年久失修的土屋和老人的身体一样都走向了衰亡,透出无尽的孤独。有时候,故事不需要完整的情节和过多的铺垫,只需诗人寥寥数笔,人生百态尽在眼前。“而它的主人还在老年医院的廊道上/只等时间松开它紧握的拳头”,说到底人生还是由时间掌控的,生命徘徊之际,夺走生命的看似是疾病,却往往是时间。诗人是天生的智者,他轻轻拨开生活的面纱,在云淡风轻中让你触到了忽略的实际。《姓氏》同样来源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在大岭背,她们被叫做/洋田坝罗子塘人新圩人松湖坝人/欧底人南必湖人田头人//她们是邦字辈七个男人的女人/她们的姓氏被隐匿从不被说起/她们的姓氏只属于婚约和墓碑”,许多诗人都开始关注农村妇女的生活现状了,带着思考和同情。也许在别人眼里,农村妇女只是毫无思想的生育机器,甚至一个宽泛的地名即可代表她。然而诗人更敏感,他们看到了妇女们如“薄纸”般的命运和背后那颗渴望被正视的心,愿意为她们草籽一般的命运“再一次写下她们出生的地名”,我想,有了诗人这个可爱的群体,有了这一次次的书写,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一定会提高吧。
侯存丰的《月夜》有着油画一般斑斓的色彩。“煤屑周围,小而发亮的墨块,/在村外小路边沿,零零散散麋集。//紧挨着的,是叠峦般的白色大棚,/一位头戴纱巾,背上负着喷药桶的农夫……/远处,一根烟囱直入云霄,/砖窑厂的生活,从那些古旧的烟开始。//春天似乎从未远去,村庄里,/一个女孩,赤脚,自梧桐树后面走出来。”春天的月夜与田野间白色的大棚、负着喷药桶的农夫、砖窑厂冒烟的烟囱并不和谐,被现代文明侵蚀的农村自然生态,要怎样期待春天的到来?
读完诗,内心充实而平和。感谢诗人,在世界被忽视的一角与读者内心之间架起桥梁,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万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