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几点思考

2018-05-14葛璇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

葛璇

[摘要]国学经典是记载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典范性著作,是国学之精华,具有国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思维特征。诵读国学经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增大识字量、提升智力,增强文化底蕴、塑造学生品格。可通过培养兴趣、精选内容、强化积累与灵活诵读、课堂中引导与活动中内化、巧用时间等策略来提高诵读经典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刻反思,一方面,颇有收获,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发展了思维,识字量增大、整体智力水平超出同龄学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并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另一方面,有些难题亟待破解,一是教材内容庞杂,需要认真备课,二是自身的国学水平亟需提高,三是部分家长对经典诵读活动支持不够。这些問题成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4-0101-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4020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有着精妙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那些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经典著作、诗词歌赋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国学更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寻找中国文化底蕴的根,将中国的国粹代代相传,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诵读国学经典,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即什么是国学经典?小学生为什么要诵读国学经典?如何诵读国学经典?下面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结合语文学习特点,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国学经典的基本内涵

国学,作为名词古已有之,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而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是在 20 世纪初形成的,其具体界定众说纷纭,笔者支持如下观点:“国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学术文化,即是运用现代立场与眼光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与阐释的一门学问。[1]”它有两个基本特征:(1)综合性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广泛。应该说,包含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经学、考据学、艺术等方面的社会科学,还包括医学、数学、天文、生物等自然科学。国学不是社会科学的代名词,而是文科、理科、工科等各科类的学术集合。二是各科间的贯通。主要体现三个贯通:即文史哲贯通,儒、道、佛贯通和中西学术贯通。正因为国学注重贯通,才造就了陈寅恪、王国维、钱钟书等著名的国学大师,也正因为此,国学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重现青春、再展魅力。(2)注重整体思维的运用。中国古代先哲擅长用整体的观点和视野观察和把握事物,并主张自始至终视任何对象为一整体, 在整体感的统驭下来认识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的联系和区别,从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比如,讲究治学的总体把握,注重学理、考据与辞章的整体运用,即注重学术研究观点、引经据典与字、词、句、章的综合运用。再如著名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和中医经络理论也都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整体思维的特征。

所谓经典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主要有两种相近的定义,一是“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著作,如四书五经等”;二是“指最重要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2]。综合国学的要义,笔者认为,国学经典是指记载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典范性著作。国学经典是国学之精华,仍具有国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思维的特征。本文中的诵读国学经典,主要是指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3~13岁,心灵最纯真的年龄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启迪与人格培养等目的,即是从蒙学经典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

二、诵读国学经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要想在语言世界中纵横驰骋,就需要有深厚的语文素养,而且语感和深刻的思维缺一不可,有时依凭思维,有时全仗语感,交替并用,互相之间转换自如,好比行云流水,了无痕迹。

诵读,字典里解释为:熟读、背诵。笔者认为,诵读并不是简单意义的熟读、背诵,而是一门艺术,是眼、口、耳、心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多种感觉器官都参与其中。谈到古文的诵读,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3]。朱熹的这段话不仅道出了诵读的重要性,也告诉世人诵读的方法。古人读书特别注重诵读,摇头晃脑,陶醉其中,而诵读正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是语文的核心能力,是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在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敏锐地感知和辨别语言的正误、美丑、工拙,以及不同的风格、情趣等。一个人语感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语文能力的高低。古典诗文文质兼美,有一定的韵律节奏,是培养语感的绝佳材料。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没有什么比诵读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有助于成绩的提高。所以说,小学生诵读大量国学经典,不仅能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汲取古代文学之精华,丰富语言积累,理解经典内容,领悟其思想,促进了语感的生成和发展,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运用。

国学经典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流传下来的、有思想深度的书籍。经典诵读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它通过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而后经过丰富的想象、深刻的理解分析,进而领悟到经典所揭示的真谛。小学生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论语》等经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增大识字量,提升智力

国学经典荟萃了大量的语言文字,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和谐的韵律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文断字,增大了学生的识字量,突破了低年段语文学习的重难点。学生认的字多了,为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扫清了障碍,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小学中低年段能主动找书读,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这种博览群书的习惯会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古往今来,历代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在13岁前是记忆发展的黄金期。当今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理解,轻视识记背诵。学生需要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沉睡的记忆潜能才会被唤醒,学生的形象思维才会得到锻炼,记忆力广度和深度才会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几年诵读国学经典的学习,我班学生对识记内容,读上三四遍甚至一两遍即可背诵者已非个别现象,而其他学生也对背诵不再视为畏途,而是当作一种追求快乐的精神享受。

诵读经典不仅提高学生记忆力,对学生注意力专注程度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在课堂上能否集中注意力,能否持久维持,是决定孩子学习效率、成绩优劣的重要因素。国学经典诵读本身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对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利用宝贵时期接触具有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反复诵读,能有效改变多动的性格,是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最有效的手段。在记忆力程度提高、注意力持久维持的同时,也会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整体性提高,为下一学段的深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增强文化底蕴,塑造学生品格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千百年传唱不衰。读国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塑造学生品格。

我国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者、堪称世界伟人的毛泽东是独领风骚的诗词巨匠;平易近人、满腹经纶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或文章引经据典成为常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小学生更应在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多读、多背,文化底蕴自然就能厚实。“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国学经典,培养读书兴趣,自然有一种非凡的气度,尤其积累那些经过时间证明了的蕴蓄着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古典诗词歌赋,通过诵读,使其思想和智慧在经典中升华,自然达到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培育高尚情操的目的。也许有些经典篇目小学生暂时无法完全理解,教师只需做粗略讲解即可,但现在要先背熟,以后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增强,人生阅历的丰富,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批判、分析、融会贯通,便会有自己的感悟,甚至成为人生成长的力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经典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能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以前,班级偶尔发生丢东西的现象,现在没有了,因为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需明求”;公共汽车上,学生也实践着经典的教诲,给老人让座,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回到家里,帮妈妈做家务,给爸爸捶背揉肩比比皆是,他们以香九龄为榜样,“香九龄,能温席”,诵读国学经典确实是极佳的教育方式。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懵懂的发展时期,经典体现出来的高尚理想、坚强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对健康品格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国学经典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也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使其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不自觉地用圣人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可见,国学经典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小学生稚嫩的心灵,塑造着小学生健康向上的品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中国人应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乐观;“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勤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传统美德,等等。这些优良的品格是国学经典中之精华,孩子们应该潜下心,静下气,从现在起日积月累,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奠基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高尚的品格。

三、诵读国学经典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兴趣是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篇章距今年代久远,字词读音生僻,意义变化巨大,语汇、句式都与现在有天壤之别。有些词句连教师读起来都会望而却步,更何况小学生,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经典,首先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在小学生眼里,教师是可敬又可怕的,作为教师要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爱上经典诵读。有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赞赏、伙伴的羡慕会用心诵读。没有按要求完成诵读内容的同学也绝不批评,相信有了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带动,耳濡目染之下会逐渐投入到经典诵读活动中。

另外,小学生好奇心十分强烈,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故,可以把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在诵读《三字经》时,我经常告诉学生: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诵读到“昔孟母,择邻处”,我会给孩子讲孟母三迁的故事;诵读到“香九龄,能温席”我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孝道:诵读到“融四岁,能让梨”,我会让孩子明白中国古代“孝”与“悌”意义的不同。这些典故和古文常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激发了学生爱学经典的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维持兴趣的持久性,也需要教师动一番脑筋。为此,我在班级设立“诵读经典小擂台”,只要学生每天按要求完成诵读内容,就在擂台上加分,每个月进行评比,颁发奖品,一颗红星,一张卡片,或班级图书角的借阅卡都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都去努力品尝成功的滋味。

(二)精选内容是基础

《三字经》云: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4]。其中道出了初学者诵读经典的基本策略。同时,现在市面上有关国学经典的书籍琳琅满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孩子不同年龄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选择。

低年级(1—3年級)的学生年龄小,他们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效率依赖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情景性。我们可以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颜氏家训》《孝经》等内容浅显、朗朗上口的经典之作。

高年级(4—6年级)的学生有主动学习意识,开始从无意识记忆转化为有意识记忆,并有了识记的方法和策略。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诗经》《离骚》等精篇名段。

此外,唐诗宋词的诵读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而且是风雨无阻。

(三)强化积累、灵活诵读是根本

在多年的诵读国学经典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重在积累,不求甚解”的原则。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能力较弱,许多国学经典篇章的深刻内涵无法理解。作为教师,倘若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经典知识的讲解,对他们进行思想说教,就会破坏诵读经典的气氛,结果适得其反。为此,我只做粗略地讲解或提示,然后让学生眼、口、耳、心并用,反复吟诵,直至熟背,这样,在日积月累中存储了大量的国学经典知识。随着学生古文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就会逐渐加深理解、提升感悟。这样,就会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但诵读形式不可单一,要多样化,要有趣味性。我经常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示范读;时而也让学生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入境读;有时还让学生们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自己喜欢的曲调展示读等。我班学生在诵读《三字经》时,男同学一边做拍手游戏一边诵读,女同学一边跳皮筋一边诵读,个个玩得不亦乐乎,《三字经》几乎能倒背如流。

(四)课堂中引导、活动中内化是升华

国学的学习方式若只是诵读,尽管很有兴趣也会慢慢地变得枯燥乏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把国学内容和语文课堂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是所有语文教师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处处可见国学经典的影子。在讲授《藏羚羊跪拜》一课进行全文总结时,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课文里无论是毫不犹豫跪拜在老猎人枪口下的藏羚羊,还是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幡然醒悟的猎人,都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他们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敬重。1 200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经以为生命有高低贵贱之分,人处在生物界的金字塔顶端,有权利主宰其他生灵的命运,后来在高僧的指点下,形成了自然界万物平等的观点,并作诗一首来劝诫人们爱惜动物,你们想读一读吗?”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我出示了《鸟》这首詩:“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并引领学生诵读。这样,国学经典与语文课堂教学融会贯通,水到渠成。在教学《西湖的绿》一文第三自然段时,我出示了文中描写新荷的一段文字:“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直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并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除了你看到的画面,你还能想到哪些画面?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同学提到“满池的荷花在淤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污染,仍然是笔直洁净树立水中”。我不失时机评价到:“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也让我想起了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并出示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同学们看到这篇早已耳熟能详的古文后,顿时思维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往日积累的关于描写荷花的诗词歌赋喷薄而出:《采莲曲》《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池上》等孩子们一一齐声诵读,入情入境。国学经典引入课堂,只要善于利用、合理利用、巧妙利用,会使教学充满活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如果只是局限在书本上,而没有实际活动的深化,那学生学到的依然是浅显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我经常借助传统佳节开展一些与国学经典有关的活动,为学生学习经典诗文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都是中国人的传统佳日,为庆祝节日我让学生收集相关经典诗文,或摘抄,或交流,或办手抄报。学生们在庆祝传统佳节过程中,既了解了传统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又积累了经典文化,进而使国学经典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五)巧用时间是保障

国学经典容量大,要想学有所成,贵在坚持。每天早自习15分钟诵读经典对于我班学生来说,是雷打不动的,决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耽误。此外,孩子一天早早晚晚边边角角的时间,如:每节课前候课3分钟,大课间结束到上课有近10分钟等,我都会见缝插针,充分利用。积少成多,一天下来,一个月下来,一年下来,6年时间里利用上学每天15分钟和零零散散的时间,国学经典必将在孩子未来的人生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四、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反思

(一)收获

我所教班级自开展学习国学经典以来,同学们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学生风貌发生可喜的变化。作为一名班主任、语文教师的我体会良多:(1)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发展了思维。从孩子们步入小学的第一天,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如,学生朗读古代白话文《猴王出世》、文言文《舍生取义》《朝三暮四》等较为拗口的文章仍流畅通顺。可见,朗读水平已大幅度提高,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学生阅读能力也明显提高,有较强的语言感知和理解、分析能力,思维得到发展。(2)识字量大,整体智力水平超出同龄学生。经过经典诵读的实验,教师和家长欣喜地发现,学生因识字量大,在低年段就养成阅读书籍的好习惯,而后智力水平也较高。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学生的语言变得丰富灵动,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文也经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3)学习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学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优秀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4)国学经典诵读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文化底蕴。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又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明显提高,而且理解课文内容时也时常出彩,发言很有深度,常有令人感叹的顿悟之语出现。

(二)困惑

在多年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我和孩子们收获满满,但也有不少问题和困难。(1)教材自由度过大,不好把握,没有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需要教师自行制定教学内容并查找备课。(2)随着诵读经典内容由浅入深的学习,越发感觉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作为语文教师有较繁重的语文教学任务,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国学水平是当务之急。(3)因经典熏陶是不可能即时显出成效,部分家长对经典诵读活动不够理解,支持的力度不够。

参考文献:

[1]赵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689.

[3]朱熹.训学斋规 读书写文字[EB/OL].http://www.docin.com/p-922559953.html.

[4]理想.三字经[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29-30.

(责任编辑:赵淑梅)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