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可持续发展的“道”与“术”

2018-05-14郑小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理论微课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微课探索取得了进展,但仍处于“实践先行、研究滞后、理论贫乏”的整体态势。剖其缘由,在于我们没有正确运用微课发展本身的内在逻辑(即微课发展之“道”)来引领微课理论体系的建构,而是主要借用微课技术(即微课发展之“术”)的迭代升级来改进微课的发展模式。在微课发展从数量、规模向质量、内涵转变的拐点,微课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的时代命题。微课可持续发展研究应超越现有微课研究视阈,站在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高度,从“道”“术”并举、互补融合、系统深入的视角来建构微课理论体系,并引领微课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创新。基于微课可持续发展之“道”建构的“五环互动”微课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由内到外包括微课理念环、微课理论基础环、微课基本理论环、微课相关理论环和外围理论环五层,而且五环之间存在20条路径互动关系,每一条研究路径两端通过信息流动、理论移植或嫁接等均可实现理论成果创新。基于微课可持续发展之“术”,应从政策推进机制、建设模式多元化原则、跨学科融合创新、技术迭代升级等方面创新微课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唯此“道”“术”并举,才能切实推进微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微课;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方法论创新;五环互动;“道”与“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8)01-0031-09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8.01.004

一、为什么要开展微课可持续发展研究

1.微课发展喜忧参半,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

从2011年微课概念首次被提出至今,微课在我国已有6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2011年的早期探索、2012年的酝酿准备、2013年的起步发展、2014年的快速发展、2015年的加速发展和2016年至今的内涵发展6个阶段。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微课探索取得了可喜进展,具体体现在:微课发展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得比较好,不仅群众基础好,而且领导层高度重视;微课培训全面展开,微课技术得到普及;公众对微课的认同感越来越高;微课数量、规模可观,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微课发展呈现个性化、常态化、百花齐放态势;微课融入日常教学初见端倪;微课深入人心,渗透到学习、工作、生产、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微课研究取得数量可观的成果。

然而,我国微课发展总体现状依然是喜忧参半,存在诸多认识误区、设计与创作误区、应用与评价误区、培训与研究误区(郑小军,2016)。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痼疾——“实践先行、研究滞后、理论贫乏、人才匮乏、力量分散、浅尝辄止、盲目追新”,依然困扰着微课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甚至出现了步伐放缓、后劲不足、公众关注度下降等迹象。这与微课发展陷入种种误区、缺乏高质量研究成果与科学理论指导不无关系。

2.微课可持续发展呼唤高质量的微课发展研究

当前,我国微课发展正处在从数量、规模向质量、内涵转变的拐点。一方面,国内微课概念自2011年首次提出以来,已被赋予本土化的丰富内涵,如果单凭引进国外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难以全面有效地解决中国微课发展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微课发展已进入深水区或高原平台期,如果单凭公众对新事物的好奇、热情和少数学者的执着、践行,难以继续引领大众。而盲目试验、试错纠偏、摸着石头过河,则会致使实践者走更多弯路,微课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

目前学术界依然存在低估甚至贬损微课、忽视微课发展研究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认为微课太小,纯属雕虫小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微课研究更是上不得“台面”。二是认为微课是“炒作”“信息化秀”“新瓶装旧酒”“知识碎片化的元凶”(郑小军等,2014)。三是微课研究视阈狭窄,主要关注制作技术和应用实践层面,仅是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一线教师做的事情。四是微课“道”“术”分离、重“术”轻“道”,要么脱离技术(实践)坐而论道,要么忽视理论指导与提升,埋头沉溺于技术(实践)细节或盲目追新而不能自拔。此外,微课研究还存在如下诸多误区:忽视科学合理的微课研究方法论和基本框架,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微课发展相关主体意识不清、职责不明,微课发展动力缺乏可持续性,缺乏以互联网思维指导微课发展的前瞻意识,以及缺乏强有力的微课新理论、新技术和全能型专家人才支撑(郑小军,2016)。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发展,人们对微课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微课发展的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公众的种种新质疑需要及时回应,概念迷失和认识混乱需要进一步澄清,发展误区需要深度剖析,微课个性化、多样化、常态化发展的对策需要研究提出,6年多的微课实践经验需要总结提升,微课理論体系亟待建构。因此,加强微课发展研究,研判微课发展新趋势,拓展微课发展新路径,开发微课新技术与新工具;对微课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明晰利益相关者主体职责,制定有利于微课发展的政策,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和激励措施,研制具有战略眼光的微课发展规划,确立微课发展愿景,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微课发展模式、路径和解决方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微课发展创设强有力的支撑条件,已迫在眉睫。显然,这样的微课研究已远远超越微课发展之“术”的层面,而是站在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高度,着眼于将微课发展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现阶段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重点优先发展并将其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公益事业,开展“道”“术”并举、全面立体、系统深入的研究,总结提升微课实践经验(微课之“术”),建构微课理论体系(微课之“道”),引领微课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什么是微课可持续发展的“道”与“术”

微课可持续发展应遵循“道术并举、互补融合、以道驭术”的准则,正确处理好微课发展之“道”与“术”的相互关系。图1揭示出微课“道”“术”呈现金字塔结构并且相互转化、融合的关系。

图1 微课“道”“术”金字塔关系图

微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创生发展有其内在逻辑。微课发展之“道”的本质就是纷繁复杂的微课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推动微课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即引领微课发展的理论,包括理念(思想)、原理、原则、方法论等,这些是微课发展之“魂”,用以统帅和驾驭微课发展之“术”。微课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理念引领、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内力驱动。

微课发展之“术”是指直接应用于微课实践中的技术,包括工具(器物)、方法、流程、策略、经验技巧、范例模板等,是微课发展之“体”。微课发展初期,基本上采取依靠微课技术的迭代升级及外力推动的微课发展模式,其中外力推动包括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政策牵引、机制激励、培训提升、大赛推动等,属于“术”的层面。

微课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出“道”“术”分离、重“术”轻“道”的误区,而应走“内力驱动、外力助推、内外兼修、道术并举、以道驭术”的发展道路,倡导“理念引领、理论指导、内力驱动”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政策牵引、机制激励、培训提升、大赛推动、技术升级”的外推式发展模式相结合。微课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集微课理论研究与微课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培训等实践探讨于一体,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唯此“道”“术”结合,才能推动微课可持续发展。

当前,探寻微课可持续发展之“道”,最迫切的工作是在全面总结微课发展实践经验、系统梳理微课发展之“术”的基础上,静下心来建构微课理论体系,改变“实践先行、研究滞后、理论贫乏”的现状,不断提升微课理论研究的质量。

三、探索微课可持续发展之“道”,构建微 课理论体系

微课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但微课不同于普通课件和课堂教学,有其独特性,既要以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为指导,又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已有理论,必须建构出既反映微课自身发展逻辑(即内在规律),又体现微课发展与相关学科普遍联系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既要吸收国外微课相关成果,又要具有我国本土化发展特色。考虑到自洽性、复杂性和扩展性,笔者尝试建构了一个“五环互动”微课理论体系框架,从内到外由理念环、理论基础环、基本理论环、相关理论环、外围理论环共5层构成,如图2与图3所示。其中,图2揭示了微课理论体系的构成及层次关系,图3则揭示了微课理论体系各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对于如何建构自洽、严密、可扩展的微课理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1.微课理念环

微课理念是指对微课研究者和实践者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探索所形成的有关微课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具体而言,微课理念就是在对微课的时代背景、概念内涵、核心本质、基本特征、优势短板、教育价值、现实需求、应用前景、发展趋势、问题误区,以及微课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培训与创新推广等全方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最上位、统领全局、具有哲学蕴味的微课认识。微课理念因其具有统领全局的核心作用而居于最内环,它决定了研究者建构出什么样的微课设计理论、开发理论、应用理论、评价理论和培训理论,回答了微课是什么、微课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微课发展走向何處等重大、终极问题。可以从如下四个层次建构微课理念:

(1)第一层次:微课是时代产物,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

这是微课创生、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坚实基石。首先,微课是微时代、碎片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微课不仅契合了学习者对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型个性化学习的迫切需求,而且不同程度地契合了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教学资源建设者及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需求。

其次,微课汲取时代精华,是时代精神之浓缩。微课集中体现了当代人“小而美、小而妙、简为美、扁平化、小精微、知微见著、小中见大”的审美情趣,“极致简约、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珍惜分秒”的工匠精神,“学习者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及“开放、平等、协作、共享、互联、互动、聚合、创新、多赢”的互联网精神。萨尔曼·可汗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藉由微课、慕课及其背后互联网精神的熏陶和感召,教师有可能培养出对教育的热爱,升华出“学习者中心”的教育理念,甚至最终有可能培养出为全世界学习者提供免费、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慈善情怀和崇高道德境界(郑小军,2017)。可谓“小微课”能折射出“大世界、大境界、大格局”。

(2)第二层次:微课体现了深度融合与两次创作理念

好微课是教学理论、教学艺术、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的结晶,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两次创作的智慧结晶。这是微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微课的第一次创作是选题、创意和教学设计,即微学习设计。第二次创作是微课教学设计的技术实现,即微课件制作、微视频录制、后期处理、合成与发布(郑小军,2016)。经过两次创作的微课,能够体现出以下特征:选题小而妙、内容精选、契合学习需求、讲解精细、融入合理教法学法、提问巧妙、追求艺术品味、融合语言技巧,而且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学习质量佳、学习体验美妙。个性化、情境化、趣味性、可视化、多媒体、扁平化、短小精悍、极致简约、快速迭代、用户参与、美好体验已成为微课设计与创作的新理念。

(3)第三层次:微课是焕发教学活力的课程细胞

藉由互联网的开放、汇聚、重组、交互、裂变、聚变和放大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提质增量,微课将重构教育新生态,变革学习方式,改善学习环境,拓展学习新时空,切实提升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从而承载起更多美好的教育理想。

笔者认同桑新民教授提出的“微课是微小精致的新一代课程之细胞”(桑新民等,2016)的观点,认为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单位,是信息化教学系统的“细胞”,是微课程、新型网络课程(如慕课)、学科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单位,是信息化教学常态化、个性化、智能化、系列化的基础(郑小军,2016),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习近平,2015)。基于单个微课的微学习、基于专题/单元/模块系列微课的专题/单元/模块化学习、基于慕课的系统化学习,能够形成互补配合的学习进阶系统。

微课支持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变革,集信息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网络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多重内涵与功能于一体,寄托了网络时代“教、学、研”变革的新希望(郑小军,2016)。微课是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新名片,它彰显了教学的学术,是网络时代名师的载体、熔炉、试金石和必经之路(郑小军,2017)。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与管理能力是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4)第四层次:微课彰显了开放、包容、创新、共建共享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微课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物,它体现出一种动态、开放、鲜活的内涵。发展微课切忌陷入“静止固化器具观”“见物不见人”“既得利益者排外思想”等误区,而应秉持“动态、发展、开放、包容、创新、共建共享、价值无涉、以人为本”等理念,采取“个体-群体-社会”“微观-中观-宏观”等多维视角,多学科、全方位透视微课发展。

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7)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切入点,是近年来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研究子领域之一,因而也是教育技术的精确发力点。微课的兴起和发展使教育技术学科重现活力,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技术学科的辐射领域,同时也带来了多学科融合创新的诸多契机,引发教学创新、学习创新、评价创新、资源建设模式创新、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创新等,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微课发展研究的成果。近两年来,学校微课发展势头减缓,而行业企业微课发展猛增,涌现出庞大的设计、开发、应用、培训、研究群体和优秀作品,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者。教育界、学术界、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应携手共进,加强合作研究,推动微课发展更上一层楼。

2.微课理论基础环

理论基础环是微课理论体系内环的第二环,是微课的理论依据或思想渊源,回答微课从何而来(起源)、为什么创生(存在依据)、为什么发展等基本问题。从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来梳理,对微课具有最直接理论支撑的理论包括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理论、细化理论、多媒体学习理论、连通主义、碎片化思潮和微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在其程序教学中提出了“小步子”原则,微课汲取这一教学原则并且借助多媒体、可视化、交互技术等将其发扬光大。

(2)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提出要分解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首先将学习任务分成许多小的教学目标,然后将教程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微课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并为每个学习单元编制一些简单的诊断性测验,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生成性评价和反馈矫正(孟祥增等, 2014)。萨尔曼·可汗基于掌握学习理论,开发了大量实用的教学微视频、嵌入型练习以及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

(3)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一个目标”是指依照认知学习理论对所教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最合理而有效的组织。“两个过程”是指“摘要”设計和一系列精细加工等级设计。“四个环节”是指“选择、定序、综合和总结”四个密切配合以保证精细加工过程一致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设计环节。“七条策略”是指为保证细化过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在细化过程中运用有关教学内容组织的宏策略(车鸿文,2007)。微课汲取精细化加工教学设计思想进行微课堂设计,将复杂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过程首先分解成系列单元/主题/模块,然后进一步细化、提取一系列颗粒适宜的知识点,进行微学习设计,聚焦重点,分解难点,解决疑点和易错点,从而使教学过程细致入微,学习得到深化。

(4)梅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假设、五个步骤、一个多媒体认知模型和十二条媒体设计原则”(理查德·E.迈耶,2006)。其中容量有限、聚焦要义、切块呈现、多种媒体、个性显现等原则,特别是切块呈现(片段化)原则——“所呈现信息依据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分段呈现比以连续的章节形式展示给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好”(王建中等,2013),是微课教学中聚焦某一知识点的重要理论依据。

(5)G·西蒙斯在连通主义学习理论中指出,网络时代的知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它以一种片断化的方式散布于网络之中,处于一种未完成的动态变化状态,每个人都在网络中创造、完善并分享自己的知识。学习的本质是形成网络,即“关系中学”和“分布式认知”(G·西蒙斯,2009)。微课的片断化、快速迭代、网络化、移动化汲取了连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分布在互联网中的海量微课作为碎片化的知识节点不仅可供网络学习者连接、选用,而且可以汇聚、重构、二次开发,从而构成复杂度更高、内容更丰富、节点数量更庞大的知识网络。

(6)碎片化最早见于20世纪 80年代“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后随着互联网、Web 2.0、智能终端、微博等新媒体的崛起而成为一种当代社会思潮。碎片化对于微课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予微课理论思想支持,同时也容易成为人们诟病微课“助长知识碎片化、导致浅阅读”的软肋。

(7)微学习概念于2004年由奥地利学者林德纳(Lindner)提出。微学习是以新媒体为技术支持,通过微内容、微时间、微过程、微媒介、微资源而开展的学习活动(郑绍红,2015)。微课与微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碎片化时间的激增,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学习的需求将猛增,因而也催生了适合碎片化学习的微课。微课与微学习呈现出互赖、互动、互促的关系。

3.微课基本理论环

微课基本理论环是微课发展理论体系的第三环,是微课发展理论体系的主体部分,包括微课设计理论、开发理论、应用理论、评价理论、管理理论、培训理论、研究理论和创新推广理论等。微课基本理论是深深打上微课烙印、微课标记、具有独特理论内涵和逻辑结构的应用实践性理论。要建构完善的微课基本理论,应同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专注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培训与创新推广等实践工作,系统总结经验教训和共性规律,提升为理论。微课在我国已有6年的本土化实践,如果回溯到微课的雏形(积件、微视频、数字故事)阶段,实践期则更长,值得总结、反思和提升的实践材料非常丰富。因此,教育技术学人是时候潜下心来,建构出有中国特色的微课理论体系,以期为本学科独特的知识创新做出贡献。

第二,要眼睛向内,追本溯源,回归初心。换言之,要以微课实践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从第一环的微课理念和第二环的微课理论基础推衍出微课基本理论的内核,建构微课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的理念、原理和原则等。

第三,要眼睛向外,开拓视野,寻求理论突破。微课发展研究与理论建构要想走出教育技术圈内“当局者迷”的困境,必须在专注微课实践和眼睛向内追本溯源的同时,转向第四环“微课相关理论”和第五环“外围学科理论”,力求寻得教育技术圈外“旁观者清”的多维视角透视和多学科融合创新。

4.微课相关理论环

微课发展相关理论环是微课理论体系的第四环,包括课程理论、教与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多媒体理论等。这些理论虽然处于外围,但对于微课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建构微课基本理论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理论依据和融合创新的理论素材。

课程理论。微课的设计开发需要经历从课程到专题/单元/模块,到课时内容,再到知识点的分解细化过程。如何从宏观的课程层面提取出适合微课教学的知识点至关重要,需要以课程理论为指导。而微课在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培训)中的应用又需要经历从知识点到课时内容,到专题/单元/模块,再到整门课程的聚合融合过程,同样需要以课程理论为指导。

教与学理论。微课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中“教”是为了引发“学”,以学为主。因此,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必须以教与学理论为指导。经典教与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掌握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首要教学原理、经验之塔与学习金字塔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等。数字化学习理论包括連通主义(关联主义)、多媒体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以及近年来出现的翻转学习、移动学习、微学习、互联网思维等相关理论。

教学设计理论。微课学习过程虽短,但结构相对完整,包括导入、主体、提问、练习、小结等环节,因此必须以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点提取、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分析、教法学法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评价设计等。

多媒体理论。微课开发是一种独特的微学习资源开发,是在微课教学设计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创作,包括微课件制作、微视频录制、后期处理、合成与发布。微课的片头、导入、主体、提问、练习、小结、片尾的制作必须以多媒体理论为指导,选用恰当的媒体,进行专业的媒体设计与精细化媒体制作。

5.外围理论环

微课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联众多学科和技术。而微课理论体系的第五环就是指那些与微课发展间接相关的诸多外围学科理论,包括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美学、艺术、社会学、哲学,以及与微课内容对应的学科专业等。这些外围学科理论虽然看似与微课发展相距遥远,但却是有志于微课理论突破的研究者拓宽视野、多维视角透视微课、取得多学科融合创新成果的必修课。

6.五环微课理论体系的互动与建构

四、探寻微课可持续发展之“术”,创新微 课发展研究方法论

1.创新推进机制,遵从政府主导、政策牵引、机制激励、培训提升、大赛推动的自上而下推进机制

微课6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政府主导、政策牵引、机制激励、培训提升、大赛推动”的自上而下推进机制是符合“人口众多、东西差距悬殊、内驱力不足、主动性不高”等国情的,因而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今后寻求“理念引领、理论指导、内力驱动”的自下而上推进机制的同时,应坚持这一成功经验。

2.加强微课技术研究,加快迭代升级,坚持平民化、低成本和高端、精品制作相结合

回顾微课发展历程,微课技术经历了多次迭代升级,从最初的“手机或DV+白板(白纸)”“PPT制作+录制PPT演示+另存为视频”“录屏软件录制PPT”到“手写板+录屏+PPT”“高拍仪+录屏+PPT”“在线录制工具”“Camtasia Studio录制”,再到影视类微课、动画类微课、交互性微课、HTML5移动微课、微课开发平台,微课技术越来越多样化,并且呈现出平民化和高端制作两种技术路线并行的态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交互技术的普及,微课技术还将迎来更多、更快的迭代升级。

3.坚持微课开发与资源建设模式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原则

另起炉灶与微课化改造(二次开发)相结合。所谓微课化改造是指运用微课理念和微课技术对早期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改造,使其符合当前微课学习的要求。我国教育信息化近20年的发展积累了海量的多媒体素材、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共享资源课等,对这些资源进行微课化改造、提质增效,无疑是我国微课资源建设的可行模式之一。

草根创作与专业公司开发相结合。这与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脉相承,有利于充分发挥一线教师、学习者、微课业余爱好者和专业公司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微课的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

大赛征集与常态化积累相结合。例如五分钟课程网、浙江微课网、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优课网、中国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网、华师慕课等,均采取大赛征集与常态化积累相结合的微课资源建设模式。

国家规划立项开发与全民开发相结合。例如,国家开放大学启动五分钟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拟3年内建设约10000个涉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覆盖数百个学科领域的“五分钟课程”教学资源,并搭建集课程管理、多终端呈现、评价、推送、统计为一体的学习评价系统。这种国家规划立项开发模式与全民参与的开发模式形成一体两翼的互补优势。

4.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鼓励跨学科融合创新研究

微课发展研究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缩影”。教育技术学研究以系统科学为研究方法论,隐含了对学科界限的跨越。2015和2016年中国高校微课发展报告的成功案例启示我们,微课发展研究应采用多主体、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联合研究。例如,对于“什么是微课” “为什么发展微课”“如何发展微课”“如何评价微课”“什么是好微课”“如何设计与创作微课”等问题,应从包括学习者、教育决策者、教学管理者、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培训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等在内的微课发展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跨界融合研究。

学习科学和多学科融合创新是国际教育技术的两大发展趋势(任友群等,2009)。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应更多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和多学科联合研究(郑小军等,2010)。微课发展研究特别是微课理论体系建构必须建立在包括学习科学在内的多学科融合创新的基础上。为此,研究者既要有理论意识,主动寻求理论指导,又要不断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和方法,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要素替代、要素重组、结构重构、理念更新、视阈拓展、视角变换、范式转换、模式识别、流程再造、迭代循环、理论嫁接、观点移植、理论建模等创新思维与方法,进行多学科融合创新研究。

5.正确认识技术生命周期与微课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任何技术(产品)都具有起步、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面对当前高校微课发展步伐放慢、后劲不足、关注度下降等迹象,一些悲观者预言微课技术已进入衰退期,微课浪潮也即将消退。而事实上,微课技术在6年时间内已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而且还将迎来更多、更快的迭代升级。因此,当前微课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并非技术瓶颈,更不是真正进入到不可避免的技术生命周期末端,而是理论瓶颈、制度瓶颈和发展理念瓶颈。这些瓶颈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微课发展研究特别是微课理论体系建构研究才能突破。即使将来微课技术真的进入衰退阶段,以工具器物为代表的实体技术可能会逐步被弃用或消亡,但是作为微课之“术”的方法、流程、策略、经验技巧等依然可以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上升为“道”层面的微课理念(思想)、原理、原则、方法论等则会迭代升级,更能发挥引领指导作用。恰如早期程序教学的“小步子”原则、掌握学习理论、细化理论等,藉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支撑,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重要理论基础。

五、结语

微课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缩影”。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诸多成果经过“微课化改造”,均可以成功移植到微课发展研究中。微课发展研究应跳出以往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局限,站在更高的高度,广泛汲取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系统科学、人文艺术等众多相关学科的已有成果,建构自洽、严密、可扩展的微课理论体系,引领微课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加]G·西蒙斯(2009). 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 詹青龙.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理查德·E.迈耶(2006). 多媒体学习[M]. 牛勇, 邱香. 北京:商务印书馆.

[3]车鸿文(2007). 精细加工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5):125-126.

[4]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2014). 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 远程教育杂志,(6):24-32.

[5]任友群,鲍贤清,王美等(2009). 规范与交叉: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美国AERA2009年会述评[J]. 远程教育杂志,(5):3-14.

[6]桑新民,谢阳斌,刘永贵等(2016). 从热点中孕育新生态——高校微课发展报告(2016年)[DB/OL]. [2017-09-20]. http://weike.enetedu.com/Weike2016/Report.

[7]王建中,曾娜,鄭旭东(2013). 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15-24.

[8]习近平(2015). 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DB/OL]. [2017-09-20].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5/23/c_11153

83959.htm.

[9]郑绍红(2015). 微学习:内涵、理念及生态结构[J]. 现代教育技术,(1):12-18.

[10]郑小军(2016). 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62-67,97.

[11]郑小军(2017). 互联网时代微课名师典型个案萨尔曼·可汗及其启示[J]. 基础教育研究,(9):37-38.

[12]郑小军,杨满福(2010).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军人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兼论第四代学科带头人的特征与使命[J]. 电化教育研究,(7):29-34.

[13]郑小军,张霞(2014). 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48-54.

[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500.

收稿日期 2017-09-23 责任编辑 刘选

猜你喜欢

理论微课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