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富氧环境的人文意义

2018-05-14杨世荣张克生

党的生活·青海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原地区海拔高原

杨世荣 张克生

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研究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行为,源自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科学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仅如此,科学要有人文关怀,关切科学研究是否能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裨益,就像伽利略说的,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活的苦难。

高原制氧科学研究的兴起,就是源于对高原地区人们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切,致力于为高海拔地区及缺氧环境提供富氧条件。青海青藏高原制氧设备有限公司富氧环境的研究和培育科技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高原制氧项目)试图突破高海拔、低气压环境条件,研制、生产出适宜于高原环境下使用的制氧机,为普及和推广富氧宜居环境建设奠定基础。

一、高原制氧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高原制氧在设计理念上秉承了历史悠久的人文精神传统,强调目的人性化。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和代谢运转的最重要元素,但是,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相比平原地区较为稀少,根据高原缺氧海拔值推法,海拔3500m,大约缺氧35%;海拔3680m,大约缺氧36.8%;海拔4580m,大约缺氧45.8%。这使人类的正常呼吸受到一定影响。生命科学研究指出,高原的特殊环境特点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影响较为明显,对心理活动也有一定影响。在高原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对抗高原缺氧的重要办法就是按照高原缺氧程度进行补充供氧,从而提高高原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高原氧疗和高原氧保健就是试图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建立富氧气候单元,使在高原生活的人群获得类似平原的生活、工作空间。高原制氧在实施供氧的同时,与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装备相结合,努力为高原地区人们创建更加适宜、温馨、优裕的生活环境。高原制氧机也强调使用人性化。在高原、高海拔等氧氣比较稀薄的地区,高原制氧机适应高海拔地区特点,采用小巧的机体、简单的操作,内部安装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施科学供氧,输送绿色高浓度的氧气,并且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调整空气中的氧浓度,险情发生时自动停止运行,保证用氧安全,这种智能化的便利使用体现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二、高原制氧项目体现出对高原地区人类健康的关切

青藏高原是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总面积257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6.77%,平均海拔4000m- 5000m。国家检测数据证明:青藏高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年平均值由1994年的360ppm上升至2013年的395ppm,十年增加了10%。高原上的居民长期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疾病高发、寿命降低。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使得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相比较平原地带的氧气含量降低不少,气压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低,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心理功能和身体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此外,由于人自身的神经组织对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出现非常敏感的情况,因此在缺氧环境下会出现脑部功能下降,甚至不断被损害的情况,低氧对人体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降低,循环系统的功能相应减缓和降低,从而产生高原疾病。高原制氧项目科研团队针对这些情况,实施具体科学研究,发现人的身体机能在高原与在平原存在一些基本的差异。

1.呼吸系统变化。在平原,正常人每分钟呼吸次数平均为18次。轻度缺氧时,首先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随着缺氧加重,频率会进一步加快,甚至感到胸闷气短。经适应后,肺通气量加大,可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2.循环系统变化。平原地区成人正常每分钟脉搏为72次,是呼吸频率的 4倍。当进入高原后,心脏增加收缩、舒张次数,以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初到高原时脉搏可增至每分钟80次-90次,个别人可达一百多次,适应后又可恢复正常。

3.血压变化。平原人正常收缩压为110- 120mm汞柱,舒张压为70-80mm汞柱。进入高原后,由于血管感受器作用和体液等影响,皮肤、腹腔脏器等血管收缩加剧,血压上升,体内自然产生应激反应来保证心脏冠状动脉、脑血管内的血液供应。反映在身体症状上就是血压和压差变化,适应后亦可恢复正常。

4.血象变化。平原地区红细胞正常数值,男性为450~500万/mm3,女性为350-450万/ mm3。血红蛋白男性12-14.5克%,女性11-13克%,低于此数值即为贫血,高于此数值即为红细胞增多。随海拔增高,血象数值会增加。据西藏医科在3658米到4700m之间的区域内调查,海拔每升高100m时,红细胞约递增13万/ mm3,血红蛋白约递增0.36克%。两项指标在高原上一定数量的增加值,仍属正常生理现象,对人体是有益的。

5.神经系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对高原缺氧反应明显,特别是人的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轻度缺氧时,神经系统兴奋度增加,自我感觉是情绪紧张、容易激动、步履轻飘、感觉无力等,继而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高原症状。

使社会群体分享科技发展成果是高原制氧项目立项和建设的宗旨。本着促进高原地区人民健康生活的理想,该项目科研团队攻克难关,发明出适用于高原的制氧机,致力于高原型制氧机生产制造规模化、控制技术智能化、适用领域扩大化、使用范围普及化,将高原富氧环境工程推广到千家万户、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人群集中的场所,以便利于高原人民有氧生活环境的建立,为创造高原富氧环境、促进健康生活提供基础。高原型制氧机能缓解人的神经疲劳、放松身心、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大脑供氧状况,调节脑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减轻低氧血症,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缓解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右心室负担,延缓肺心病的发生发展等,发挥补氧在克服高原氧气稀薄、促进人类健康上的积极作用。

三、高原制氧项目体现出对高原地区人才发展的关切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原制氧项目立足担当社会责任,把对高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切聚焦到对人才发展的关切上,试图通过为高原地区的人才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为高原地区引进人才、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做出贡献。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吸引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

从平原到高原的人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高原上有许多特殊自然特点,比如高寒、低压、缺氧、湿度小、辐射强。居住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后,在低压、缺氧的条件下,人体要进行一系列自我适应性调节,以达到适应高原生活的目的。机体在调节适应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症状,也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反应随着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的不同,反应程度也有显著的差异。体内系统功能的调节、适应性变化,使初进高原的人感到身體不适,疾病发生,这也是影响平原地区人才到高原地区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原缺氧问题和建设高原富氧、宜居环境受到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必须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在青藏高原需要在高海拔地区建造一个四季有绿色、房间能充氧的高原之家,这是新时代赋予企业和科技人员的重大课题。

科学研究需要有社会责任感,高原制氧项目认为,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的优化是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持,全面推行建立富氧气候单元的人居环境、开发高原供氧体系的建设和推广家庭供氧技术、提高高原人们的有氧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是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保证科学探险、科学考察、生态研究工作及生态旅游产业安全持续发展,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及要求的良好手段。因此,发展高原制氧产业对于吸引人才到高原工作,推进高原整体社会发展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高原制氧研究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通过创造富氧、宜居的微环境,不仅仅促进了人的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原地区人群的生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突出位置,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切实增强高原群众获得感。

契诃夫说,科学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最美好、最重要,对人类最有益的东西。这也是高原制氧研究秉承的科研理念。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参赞天地化育。参赞也就是参与的意思,人是天地之间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改造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高原制氧项目的深层次意义就在于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试图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促进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人类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第一作者系青海西北实业集团总裁,第二作者系青海西北实业集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高原地区海拔高原
个性化护理对高原地区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影响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高原地区道面混凝土抗表面剥落性能研究与应用
孩子的潜力无限,这样的“狼爸”可以多一些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