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空 相同的轨迹
2018-05-14石阳
石阳
1969年1月13日,习近平背负行囊,奔赴陕北延安农村,开始了上山下乡的艰苦历程。1975年10月8日才被推荐上大学。7年知青岁月,他创“三最”吃“三团”过“四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读懂了人民群众、读懂了实事求是、读懂了民以食为天,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奠定了坚实的成长进步基础,正如老乡教他走山路一样,行稳致远,成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领袖。
坚定信念之“魂”,一心为党。陕北是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山大沟深、交通落后、土地贫瘠,农民辛苦一年,粮食还填不饱肚子,而一个在北京长大的15岁少年,孤身来到群山阻隔、荒山僻壤的不毛之地劳动生活,有多少困难、问题需要他去面对、去解决。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毅刚强的性格、志存高远的情怀、自强不息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不可能和受苦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可能过“四关”的,这是困境中完成的蜕变,是精神上的升华。由于“成分”不好,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执着的追求、艰苦的磨难、群众的信服,终于使他入党的志愿得到批准,而且入党和当支部书记是一个会上研究的。用村民的话说,他入党,是因为他自己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工作,表现好,符合党员标准,具备入党条件;他当支部书记是因为他能力强、群众拥护;推荐他上大学是因为他贡献大、知识丰富。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习近平不变的初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他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肯吃苦、不怕苦,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崇高品质;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高尚情操,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范本教材,是新时期走好长征路的指路明灯,照亮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深扎为民之“根”,初心永恒。7年知青经历让他真正接地气,了解国情,贴近人民,理解了人民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感受到了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不易,感受到了群众为了生存、为过上好日子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验到了群众稼穑之苦和衣食之难,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同时也培育了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习近平在梁家河任村支书一年多的时间里,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点、打大口井、发展沼气,以自己的实干苦干引领群众向过上好光景奋进,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村民们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有灌溉井等,更不用在青黄不接时全村外出乞讨。在他的带领下,村子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他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羊、稳定的顶梁柱。而他自己,再累的活也干得了,再糙的饭也吃得惯。他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敢说敢做敢担当,在乡亲们眼中,真是个好后生。
1982年,在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的习近平决定下基层,回农村去工作。之所以到农村是能更全面、更接近民生民情,就是打算给老百姓做实事去的。为群众做事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因为无论走到哪里,他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他的根早已深深地扎在人民中间,他的心始终和人民紧紧相连,爱民为民,这种朴实的为民情怀如夏日里的一泓清泉,清新而滋润,如春天里的一缕阳光,柔和而温暖。
崇学尚读之“心”,汲取营养。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年插队时,习近平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他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羊在吃草,他在看书。劳动休息间隙别人在聊天,他在学习。晚上,别的知青睡觉了,他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长期的刻苦努力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他讲话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充满自信,越听越觉得有味道、有特点、有内容,越听越爱听、越想听。他开会,乡亲们不瞌睡,他这种学识、修养、格局,是他多年磨一剑的结果,是梁家河7年打下深厚基础的结果,更是他长期不停歇,孜孜以求的结果。他读书和干活一样,从不惜力气,从来不“撒尖儿”,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塌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一名知青到党的总书记,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他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艱难困苦,玉汝于成,人民怀抱,哺育成长。梁家河插队的7年,是受苦受难的7年,是苦干实干的7年,也是硕果累累的7年。在这7年里,他扎根农村,用汗水和心血生动诠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这7年里,他扎根黄土地,用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在这7年里,他扎根人民,用青春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优秀品质、为民情怀使大家懂得唯有不忘初心,方能继续前进;唯有信仰坚定,方能体现党性。
梁家河的“三个最”中已经蕴含着当今大国大党领袖“三个最”的初始密码,这位黄土地的儿子,带领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的父老乡亲走进新时代,实现新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为人类繁荣进步勇立潮头,书写新的胜利篇章。
(作者单位:省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