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常师
2018-05-14啾啾先生
小猕猴:啾啾先生,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吧?
啾啾先生:是的,怎么了?
小猕猴:古人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每三人就有一个孔子的老师,那孔子的“父”是不是有点多?
啾啾先生:哈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又不是孔子说的,不然孔老先生也不会推崇“不耻下问”了。
小猕猴:我懂了。不过还是请啾啾先生谈一谈“学无常师”吧!
原文重现: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对孔子“学无常师”诠释得最好的应该就是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了!到中学,我们会学到韩愈写的名篇《师说》。韩愈在这篇文章里面说: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他们这些人,贤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走在路上就一定有一个可以做自己老师。所以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未必比学生更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問技艺各有专长,仅此而已。
了解了韩愈的观点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学无常师”的出处吧。魏国的公孙朝向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提问:“你的老师学问这么大,那他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呢?他的老师是谁呀?”子贡回答说:“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啊。贤能的人识大体,不太贤能的人呢,可能会知道些细枝末节。不管是贤能还是不贤能的人,他们身上都可能传承了文武之道!我的老师孔夫子无所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传授知识呢!我的老师都说了,三人行……”公孙朝是个聪明人,知道孔子是“学无常师”,也就没再问什么了。可是我们从子贡的话并不知道孔子到底拜了哪些人为师啊!
好在大人们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孔子拜师的故事。比如我们学的课文里就有孔子拜老子李聃为师的故事,还有的说孔子拜七岁的神童项橐为师。当然,我们还是要感谢韩愈!是他举了几个例子,让我们知道孔子拜了哪些人为师。不过孔子从他们身上学了什么,我们还是不知道,韩愈也没有细说。啾啾先生在这里补充一下:郯子这个人,对古代的官制很了解,也就是很善于用人。所以孔子跟他学了一些治国的道理。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地理,精通星象音律,正是苌弘教了孔子乐理,跟孔子说韶乐很好听,孔子后来听到了,竟然三个月都不想吃肉!孔子向师襄学习了弹琴。至于老聃,孔子学的是“礼”……孔子“学无常师”的道理其实跟我们现在的学习是一样的,刘老师教我们语文,张老师教我们数学,李老师教我们音乐,王老师教我们体育,而且我们也换了不少老师了!他们都是“术业有专攻”的老师,他们传道授业,还帮我们答疑解惑。
啾啾先生提问:
你不赞成下面哪种说法?为什么?( )
A.孔子都向道家的老子请教,而儒家的传人却“独尊儒术”,这违背了孔子的意思。
B.武侠小说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是名门正派和魔教的武功都学,说明小说作者是接受“学无常师”的观点的。
C.“转益多师是汝师”说的就是“学无常师”的道理。
D.项羽也是“学无常师”。他小时候去学识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学了;去学剑术,学了一会儿又不想学,又去学兵法。他说剑术只能打败一个人,掌握了兵法可以打败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