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浙江省大学生村官计划中“两选并轨”政策的思考

2018-05-14王长燕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王长燕

摘 要 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大学生村官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人才,促进了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两选并轨”政策实施,有利于解决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基于此,在解读浙江省“两选并轨”政策的基础上,对浙江省“两选并轨”政策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同时,分析了“两选并轨”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和看法。

关键词 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两选并轨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5.056

1 “两选并轨”政策实施的背景

1.1 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党和国家历来注重“三农”问题,党的十八大会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点工作,强调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十九大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做好“三农”工作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农村输送人才、留住人才、保障人才成为新时代新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改变城乡之间传统的人才单向性流动模式、形成良性的人才循环,对保障城乡人才平衡具有重大意义[2]。

1.2 大学生村官工作面临困境急需改革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新农村发展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身份处境尴尬、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考核评估机制缺乏、期满后流动欠缺等成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阻碍,其中期满出路问题是大学生村官最为重视的问题,而我国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大学生村官身份和出路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使得大学生村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在职期间便忙找出路,任期年满之后也鲜少有人继续留村任职。为了尽早寻找出路,一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職后,往往忙于备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并没有安心为群众工作、锻炼自己,难以达到国家在基层锻炼培养干部的目的,也使大学生村官开始逐渐背离国家设立政策的初衷。大学生村官们忙“备考”,使得下放基层锻炼干部、发展基层的目标没有很好的实现。

为了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制度,2012年7月,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要求逐步实现选调生工作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并轨,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和基层建设工作[3]。2014年的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把选调生工作与大学生村官工作相链接,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政策,规范操作程序,使其形成良性的有效的运行机制。根据中央的规定和意见,全国各个省份开始着手于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工作的整合并轨,“两选并轨”工作逐步在全国开展起来。

2 “两选并轨”政策基本概述

2.1 “两选并轨”政策的基本定义

“两选并轨”政策就是将选调生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效整合起来,将选调选聘工作并轨,选取选调生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工作中的优势合并,从而弥补原有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选聘工作中的缺点[4]。

2.2 “两选并轨”政策基本类型

依照党中央的相关规定和意见,全国各个省份开始逐步调整本省的选调生与大学生村官工作。对于“两选并轨”政策,虽然每个省份的具体详细规定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完全并轨型。所谓完全并轨,就是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的无缝衔接,将选调生的公务员身份作为大学生村官期满出路的安排,解决原有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工作问题。这种类型的“两选并轨”制度,主要以山东省、浙江省为代表。2013年1月25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等发布了《山东省2013年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公告,明确表示山东省不再是单纯地直接从应届的毕业大学生中招考选调生,而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派应届毕业生中的共产党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到农村基层工作两年,两年任职期满后且经考核合格者录用为选调生[5]。2015年,为改进和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浙江省通过考试面向应届毕业生中的党员或学生干部,直接招考选调生村官,随后停止对普通大学生的招聘,选调生村官一经录用就直接是公务员身份,就职后先下派到农村担任3年村官,并按大学生村官管理规定对他们进行管理,满3年后转回选调生村官所在乡镇(街道)工作,同时保留选调生身份[6]。

2)部分并轨型。所谓部分并轨,就是指在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管理方面向选调生方向靠拢,或者将部分任期期满大学生村官,通过考核选拔的方式,吸收到选调生队伍中来。这种类型主要以湖南省、河南省和江苏省为代表。在《2012湖南省选调生选拔工作报告》中规定,选调生的选拔主要在高校应届大学生中选拔,但同时也为大学生村官保留出一些名额;河南省主要是从选调生选聘名额中拿出部分甚至大部分,从考核合格且在岗工作满2年的大学生村官中考试选聘,考试合格后则转为选调生公务员;江苏省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与选调生工作的政策衔接,进一步拓宽优秀年轻干部来源渠道,选拔优秀村官进入选调生培养管理[7]。

3 “两选并轨”政策的意义

3.1 解决普通大学生村官后顾之忧

“两选并轨”制度将大学生村官归入公务员系统,让大学生在担任村官的同时,赋予了他们选调生身份,解决大学生村官期满以后的出路问题,使大学生村官无后顾之忧。许多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因担忧任职期满后未来的发展问题,而往往不安心于基层工作,日常工作时间多忙于备考,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考取了公务员或事业编单位后,往往任期未满便离开农村基层工作岗位,还有一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后,面临着另寻出路的困境。重新择业不仅让大学生村官面临着再就业难的窘境,同时也使他们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白白浪费。而大学生村官的这种流动性,也使得政府在培养基层人才干部的成本加大。选调生村官培养模式解决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的就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增强了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的热情和未来发展的信心,促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全身心地扎根于农村基层建设中,安心在基层锻炼自我。

5 结语

“两选并轨”政策的实施,是为解决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工作问题的新举措,符合我党年轻干部从基层一线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培养的规律,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虽然“两选并轨”政策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但其全面推广也是必然趋势。“两选并轨”有利于增强年轻干部的基层实践工作能力,有利于党政干部的培养选拔,有利于实现党中央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目标追求。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习近平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EB/OL].(2017-10-18)[2017-12-18].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18/c_1121820551.htm?baike.

[2] 張清华.大学生村官计划——双赢战略的政策选择[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18(1):25-28.

[3] 大学生村官报.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EB/OL].(2012-09-18)[2017-12-18].http://www.dxscg.com.cn/gcdt/201209/t1068100_1.shtml.

[4] 单浩皓,符彬,刘飞翔.“两选并轨”政策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的影响——基于山东省政府政策的研究[J].台湾农业探索,2017(1):65-69.

[5] 郝向宏.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媒体传播[D].武汉:武汉大学,2012.

[6]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2017年浙江省选调生村官招考公告[EB/OL].(2017-03-01)[2017-12-18].http://www.zjks.com/showInfo/Info.aspx?id=5364.

[7]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关于2016年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纳入选调生培养管理的通知[EB/OL].(2015-12-29)[2017-12-18].http://js.offcn.com/html/2015/12/55837.html.

[8]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2014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大学生村官在江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管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探究
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的创新举措调查与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出路问题探析
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研究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幸福感测量
外部环境影响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村官成长规律研究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激励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