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熟度评价研究

2018-05-14张宝昌刘钢王新民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

张宝昌 刘钢 王新民

[摘 要]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其建设的成熟度决定着质量目标的达成度。笔者在提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熟度评价的设计原则、构建成熟度评价的多维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计算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指出了评价考核的重点和方向,籍此为高校开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向提供参考,为专家开展教学质量保障體系建设的成熟度评价提供有效工具。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成熟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2-0037-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2.008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逐步深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高等院校工作的重点。《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1],但如何对已经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评价及如何进行持续改进,目前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高校管理者对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效能缺乏有效认识。笔者借鉴工业界对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开展评价的指导思想,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成熟度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评价指标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定量研究,评价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层次和水平,为高校的管理者了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熟度提供可借鉴的评价方法与手段,以保证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根据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质量管理现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性[2],又要依据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设计相应的指标来予以体现,更要关注其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措施,实现目标性与过程性的融合。

(二)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要结合高校当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影响,还应体现当前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发展,实现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结合[3]

(三)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质量保障体系对目标设计、模式选择、标准制定、机制运行、质量文化传承的综合把握,从不同方面反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状况,并通过这些指标反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深度和效度建设情况,能反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熟度及运行效果。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熟度评价指标的内涵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熟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质量保障体系模式评价、质量保障标准评价、质量保障机制评价、质量保障文化评价和质量保障成效评价。

(一)质量保障体系模式评价

质量保障体系模式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保障体系结构、管理职责、质量保障流程等方面,体现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设计理念、建设目标、过程管理状况等,反映了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利益相关方参与质量保障活动的程度,反映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流程是否构成了一个全过程、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管理系统,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就业质量和管理质量的保障成效。

1.质量保障体系结构。质量保障体系结构主要指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内容及其支撑关系,涵盖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内部管理与支持系统。这些系统又包含影响教学质量的多个环节及多种因素[4],保障体系结构评价重点考察质量保障体系框架的构成系统是否健全、是否有利益相关方的全员参与、是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是否吸收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并运用系统的原理建立起了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闭环控制的有机体系。

2.管理机构及职责。健全的组织机构是确保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而机构的任务、职责、权限清晰明确又是提高质量保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管理机构及职责评价主要评价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是否有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是否根据内容和单位职能划分执行项目、由特定的单位和特定的人负责执行等。另外,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队伍是否稳定、是否有教学管理经验、是否有教学管理研究与改革的能力、是否有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的能力等,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

3.保障执行流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执行流程是按照教学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而展开的、由一系列教学管理步骤组成的有序的连续活动,其具体程序虽因管理对象和条件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总体是由制订计划—运行控制—检查评估—总结提高四个阶段组成的闭环管理流程[5]。保障执行流程评价重点考察是否将与本科教学质量有关的因素标记为质量控制点,并对这些质量控制点进行监测和分析,找出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形成了质量保障的循环;是否通过质量保障的循环整合内部各类教学资源、协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质量上实现有效自我约束、激励、改进和发展。另外,质量保障流程能否在院系、专业层面通畅运行,也是评价的重点。

(二)质量保障标准评价

质量保障标准是指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内容所对应的关于教学质量的保障活动,或保障结果的规范性文件、质量指标,或作统一规定[5]。制定科学完善的质量保障标准是构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过程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考察学校是否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学校的特点,制定了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与学校自身的办学层次和具体办学条件相适应;师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神实质及其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可程度。

2.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重点考察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和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基本质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行为化、定量化,是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环节和流程的规范化要求。

3.教学管理质量标准。重点考察各种教学基本资料撰写规范、教师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也包括学校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岗位责任质量的规格标准等。

4.教学条件质量标准。重点考察教学基本条件和资源设备等能否满足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要求,包括教学基本建设标准、教学设施质量标准、图书资料和信息资源质量标准、第二课堂建设标准等[6]

5. 对于质量保障标准进行重点考察。质量保障标准重点考察质量标准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学校是否运用系统工程等科学技术手段分解教学环节并提出各环节应达到的质量要求,这些环节是否能够覆盖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质量标准是否具有导向性,能否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能否满足学生学习、发展和生活对教育教学服务的需求,是否突出了学校的主要工作方向、推动了教职员工进行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质量标准是否具有规范性,标准的文本是否符合现代评估理论、方法与技术的要求;质量标准的表述内涵是否准确,外延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可测性。

(三)质量保障机制评价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就是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运用制度、程序、规范等措施协调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其正向作用。教学质量受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影响较大[7]

1.教师发展机制。教师的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应然要求,但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因此应激发和保护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从一种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演进、发展[8]。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建立了服务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服务于教师职业终生发展的培养、培训机制,是否建立了开展教学交流、集体备课、助教制、“传、帮、带”、授课资格认证等教学组织机制,是否建立了与教师发展相一致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否建立了基于评价与考核的、能给予教师物质及精神奖励的机制,是否建立了能激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热情的机制。

2.学生发展机制。学生发展机制主要是指学校为了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而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学生设计出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更加便捷的学习指导、营造更加浓郁的学习氛围。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是否将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为“以生为本”;制订的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发展机制是否具有可行性、合理性。

3.教学管理机制。重点考察教学管理体制是否与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办学目标相适应,是否在校、院、系三个层面形成了有效管理[9],学校是否有机制和能力保障开展课外第二课堂活动并实施有效管理。

4.质量管理机制。质量管理机制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质量监控、评估与分析,持续进行质量改进。主要重点考察学校是否有制度保证开展日常的教学检查与评价,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及专业评估、院系评估等自我评估制度,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是否针对质量监控、评估与分析等方面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制度并对改进效果进行适时评价。

5.教学资源提升机制。教学资源的不断提升和改善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教学资源提升机制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是否为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建立了持续加强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等公共教学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学校是否有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机制,是否有开展各种优质课程以及在线课程的建设机制。

(四)质量保障文化评价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重在形塑优良的质量文化,使教学质量成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员工自觉遵循的规范和追求的价值所在,使自我保障、自我评估、自我监测成为大学的一种自觉行为。

1.质量精神文化。质量精神文化是指质量理念、质量目标、质量态度、质量价值观等方面,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和育人环境的精神风貌以及学校的质量特色和魅力,重点考察学校的质量理念是否具有时代发展特征和学校办学特色,学校领导是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师生员工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对待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学校是否形成了优良的教风和学风。

2.质量行为文化。质量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学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方式。重点考察学校领导是否注重传承、培育学校的大学精神和质量文化传统,学生是否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并自觉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积极参加良好学风的建设,管理人员是否能够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并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规范严格管理。

3.质量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建设就是要培育大学里浓厚的育人环境。质量文化氛围评价重点考察学校是否组织开展质量文化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学校是否形成了人人关心质量、人人保障质量的氛围,学校是否主动开展质量管理、质量建设方面的研究并提升育人的水平;学校是否重视校园设施和景观育人功能的建设,是否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对育人特色的体现。

(五)质量保障成效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学校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的不断改进。

1.教育教學质量成效。教育教学质量成效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满意程度,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高薪就业率、专业对口就业率等。

2.管理质量成效。管理质量成效评价重点考察师生能否自觉执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管理的流程是否能够不断优化,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能及时更新;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否不断增强;教学环节是否能够按照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与改进;师生对教学组织、管理与服务是否满意等。

3.人才培養质量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成效评价重点考察教育教学质量能否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认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满意度如何;毕业生是能否取得一些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成就等。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根据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熟度评价的内涵,笔者应用层次分析原理,设计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层级结构(表1)。

(二)指标权重计算

笔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计算评价指标权重。以一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为例,获取一级评价指标重要性的得分问卷原始数据并建模的步骤包括:(1)通过对学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发放总计200份调研问卷,以获取一级指标重要性得分的原始调研数据,其中5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分数相同视为同等重要(表2)。(2)根据问卷结果,构建原始数据矩阵X(n=200;P=5):

(三)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提取主成分

1.对于5个1级指标变量,构建相关系数矩阵R(n=200;p=5): R=rijp×p=XTXn-1

2.求解相关系数阵R的特征方程:|λi-R|=0,求出5个特征根:λi(i=1,2,…,5),并按照值的大小进行倒序排列;对于每一个特征值:λi(i=1,2,…,5),求出它所在主成分的中方差贡献度(方差占比)和累计方差贡献度(累计方差占比)(表3)。由表3可知,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3.337%,超过了80%。因此,原来的5个1级评价指标基本可以由其前两个主成分反映出全部指标信息。

3.通过计算提取出来的两个主成分中的原指标载荷系数(表4),用表4中的载荷系数除以表3中的特征值的开方,如在第一主成分F1的线性组合中,质量保障模式的系数为0.957/2.375,最终计算出各指标在两个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

(表4),得到的两个主成分线性组合是:F1=0.621x1+0.567x2+0.328x3+0.321x4+0.208x5;F2=0.485x1+0.387x2+0.278x3+0.308x4+0.224x5。

(四)确定权重

1.计算所有指标在综合得分模型中的系数,权重系数为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加权平均计算主成分在线性组合中的系数。例如,以指标“质量保障模式”的权重系数为计算公式,该指标在F1线性组合中的系数、F1的方差贡献率、指标在F2线性组合中的系数、F2的方差贡献率 /(F1的方差贡献率 + F2的方差贡献率)等。最终求得综合得分模型为:Y=0.575x1+0.506x2+0.311x3+0.317x4+0.213x5。

2.指标权重的归一化。在Y=0.575x1+0.506x2+0.311x3+0.317x4+0.213x5式中,xi(i=1,2,…,5)的系数即为各指标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之和为1,归一化综合得分模型的指标系数,最终解得:Y=0.299x1+0.263x2+0.162x3+0.165x4+0.111x5。至此,一级评价指标权重系数Ui(i=1,2,…,5)求得完毕。同理,我们可以求得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Uij的权重系数,最终可以求得综合权重Wij=Ui×Uij(表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

[2]郑觅.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框架与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QA项目”优秀案例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16(9):17-22.

[3]刘丹平.试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策略评价[J].高教论坛,2011(10):78-81.

[4]张德江.从教学评估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3):34-36.

[5]熊凤,李世伟.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考[J].高教学刊,2016(11):56-57.

[6]戚业国,代蕊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想与方法[J].教师教育研究,2007(2):6-12.

[7]魏红,钟秉林.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96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6):64-70.

[8]张晓京,张丽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06):68-70.

[9]孙彩云,翟建军.构建“三维两线”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4):52-57.

Research on the Maturity E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in Universities

ZHANG Baochang, LIU Gang, WANG Xinmi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maturity of its construction determines the achievement of quality goa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maturity e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ilds a multidimensional index system of maturity evaluation,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weight of indicators by mathematical method,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emphasis and direction of evalu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tool for experts to carry out the maturit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Key words: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teaching quality; maturity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
双减背景下优化化学作业设计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在学校的有效管理运用探究及思考
马尔科夫链在企业沙盘模拟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