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债转股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以及建议

2018-05-14徐文芳

财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债转股不良贷款商业银行

徐文芳

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从高速增长到逐步回稳,经济结构的欠缺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加重。不良资产比例的日益增加导致我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着重大风险,而债转般作为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被国家先后两次实施。本文主要介绍了两次实施债转股的背景、意义以及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作用,介绍了两次债转股作用方式的不同之处。

债转股 经验 建议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述

(1)含义及分类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不能在规定的时间按照约定的伞部金额和利息收回来的资产,或者银行将贷款发放给那些不符合安伞性、收益性而处在逾期、呆账状态的企业。这些资产不能给银行带来正常的利息收入,甚至于连本金都难以收回。主要包括: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

(2)不良资产成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有自身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来自外部环境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下面介绍对不良资产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原因。

1.银行内部原因

商业银行为了增加与客户的业务往来,通过增加贷款金额的方式,而且贷款的数额相对较大,同时,银行又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充分考察企业的盈利情况以及运营正常情况,对一些已经有大量负债的国有企业继续提供其贷款,内部又没有健伞风险机制,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使回收贷款的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内部约束机制不健伞,审贷分离不彻底,导致人情贷款的多次发生,这种情况导致了大量的银行贷款归还困难,最终形成不良贷款。

2.外部原因

由于我国的金融改革缓慢发挥作用,导致有关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的金融的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产权与资本出现问题,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发生。其次,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没有有效的考察借款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信用情况,为不良资产的产生埋下了风险。再次,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调整,很多国有企业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导致其生产的产品不符合社会人们的需求,从而造成产品滞销,资金回笼速度变慢,这样加剧了不良资产的形成。最后,我国政府对于经济市场的干预也促使了不良资产的形成。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使得我国的经济不稳定,投资结构难以把握,使得银行回收资金困难,造成不良贷款。

债转股的概述

(1)含义

债转股即国家组建资产管理公司,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收购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投资,将国有企业的债务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股权、产权关系。转变关系后,原来的归还本金和利息就变成了按照股东权利分红。企业的股东就变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依照法律行使其作为股东的权利,并且参与企业的一些事物决策,但是这个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不参加公司的正常日常经营,当公司的经济状况好转时,通过上市、资产的重组和转让等形式回收资金。

(2)目的

实施债转股的日的主要是化解在经济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大型和超大型的国家重点企业,债转股很大程度降低了企业的归还本金和利息的负担,让企业有更多的资产实施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开发新的产品,同时,债转股也盘活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大大减少。

两次债转股的背景

(1)第一次债转股实施的背景

我国最早实施债转股是在1999年,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下滑,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局面,国有企业在三年之内改革完成面临着重大的压力,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持续升高。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的数据,从宏观经济面临通缩压力方面看,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影响,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数据一直低于100,宏观经济通缩苗头明显。從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方面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1999年上半年的亏损数量比例超过50%,利息支出占财务费用的比例基本稳定在95%上下。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因为拨改贷后贷款规模较大导致利息支出压力加大态势明显。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来看,受贷款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企,1998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32.34%,银行业技术上已经破产的说法广泛传播,急需通过债务重组剥离不良贷款。

(2)第二次实施债转股的背景

在2016年全国“两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两次提出要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探索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相关领导也都提到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文件,推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施债转股,以加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债务问题从2013年开始出现,当时采取了较为偏紧的去杠杆措施,但是债务率下降并不明显,2014-2015年政策有所调整,债务率继续飙升。按照2015年央行对外公布的数字,我国国有五大银行不良资产有近7454.11亿元,而且自2015年以来,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经济效益下降,亏损严重,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产业升级难以完成。由于国企的负债率居高不下,导致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规模有增无减。不良资产问题是阻碍国有银行走向市场的最主要障碍。国有银行市场化进程的严重滞后,也拖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后腿。如何化解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上述情况说明,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巨大与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单靠国有银行自身通过呆坏帐核销资本金,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等办法降低不良资产率,帮助国有企业走出困境,以降低国有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借助一个强有力的外部力量,来推动完成化解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降低国有企业过高的负债率,使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使国有银行走上真正商业化运作的轨道。而债转股把银行不良资产盘活,把银行不良资产分离出去,转为企业的股权,这样,就可大力提高银行的信用地位,从而搞活银行的资金。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管理,促使企业重组,改变单一的国有资本,增加国有资本的活性。2016年3月16日,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上称,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2016年4月初,有报道称国家开发银行一位高管透露,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对象为出现暂时困难的国有企业贷款,预计在3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推出的。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的历史经验

第一次针对针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施的债转股效果显著。不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剥离了不良资产,包括债转股在内剥离13939万元不良贷款直接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10个百分点,实施债转股的企业经营状况也有较大改善。但是,首次债转股的实施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1)对象集中。因为首次债转股就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资产问题提出来的,所以债转股解决的问题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问题,在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在机械、能源方面,在所有制方面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涉及较少。

(2)在国有企业竞争力方面,作用收效甚微。在这次债转股过程中,从根本上看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债权转换成了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股权,因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都是国家财政出资成立的,则其实质是把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债权转变成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股权,国有产权虚置和主体缺位问题并没有解决。

(3)三是债转股的股权退出机制不健全。按照债转股实施的相关制度规定,资产管理公司持有不良贷款企业的股权是阶段性持股,最初的时间预计是10年,虽然最初设计了股权回购、企业上市、股权转让等,但因为当时国内股权交易市场不发达,协议转让股权时间成本太高,加上资产管理公司当初是按照不良贷款原值进行的债转股,也想按照原值转让股权,但市场对此不认可,导致资产管理公司退出股权时缺乏有效的途径,大多是企业按原价或者折价回购股份,甚至是资产管理公司无法有效退出而一直持有企业的股权。

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第二次债转股实施的相关建议

(1)科学研定债转股的比例

虽然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施债转股是不良资产重组的一个有效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都要采用债转股的方式进行重组。从国内外实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的情况看,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是通行的做法,特别是国外有法律明确规定债转股比例的先例,因而有必要确定好债转股的比例。就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比例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确定银行业不良贷款债转股比例。从宏观层面确定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债转股的比例,这方面可以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联合研究,具体标准不宜过高以防止助长赖账文化,并加大具体实施的难度,但也不宜过低从而让债转股无法真正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参考国内外的经验数值,这一比例以整个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30%左右为宜。

第二,确定单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比例。针对单个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不良贷款情况、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借款企业对本行的贡献度等各种因素,确定本机构不良贷款债转股 的比例。对于分支行的战略性客户而言,如果实施债转股,在确定比例时也要考虑分支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严格选择确定债转股的对象

在确定债转股对象方面,需要减少行政手段的使用,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与前一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相比,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在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对于不良贷款债转股问题,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要采用,而要制定科学的标准,严格选择具体对象,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实施债转股的行业应集中在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技术含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符合我国或当地的资源禀赋结构、有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对提高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具有较大帮助的行业。

第二,从微观的企业角度看,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应集中在经营暂时遇到困难但发展前景较好,产品有市场,组织管理相对完善,债务率较高需要降低杠杆率,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或者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对于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的企业而言,其财务状况和经济周期的关系更为密切,在不利的经济周期阶段更容易出现财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在确定企业时这一点也应引起高度重视。总之,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应主要选择在短期内收回贷款可能会导致破产倒闭,而给其一定的时间可以盘活资产从而偿还银行贷款的企业作为债转股的企业。各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施债转股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这项工作相对更加任重道远。

第三,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角度看,在国内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占比仍然较高的情况下,利差收入对分支行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支行层面单个贷款大户有可能就直接决定了一家支行的经营发展前景。因而,在确定债转股企业名单时,商业银行也要考虑分支行发展的因素,债转股企业不易于过于集中在某些分行或支行。

[1]李志军.债转股治理效应的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

[2]樊有林.“债转股”在国外[J].辽宁经贸,2000,(3)

[3]朱梅林.债转股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15-19

[4]伍中信.国有企业债转股与减持国有股若干相关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2,(7)

[5]张轶湘.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一兼对债转股的探讨[D].广西大学,2003

[6]石汉祥.从商业银行角度看债转股的理论实践与应对措施[J].理论月刊,2001,(1)

[7]叶峰.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4

[8]鲁浩.债转股实施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

[9]乔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10]黄志凌,曲和磊,唐圣玉.债转股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应把握的方向[J].财贸经济,2001,(10)

[11]张琼华.国外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经验的启示[J].福建金融,2000,(5)

[12]黃永涛.债转股与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J].金融论坛,2000,5(8):24-26

[13]娄飞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的历史经验及实施建议[J].资本市场,2016,(6)

猜你喜欢

债转股不良贷款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