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

2018-05-14王春燕

财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政府经济发展

王春燕

面对当今世界资源越来越短缺、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形势,各国纷纷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在世界各国愈来愈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我国当下的基本国情,政府愈来愈重视可持续发展,提出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我国的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障碍,延缓了循环经济的发展s推广进程。在此前提下,对循环经济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及解决路径的探索,不仅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更有利于我国经济高速有效的发展,助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障碍 解决路径

背景

随着伞球气候问题越来越严重,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纷纷转变自身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求在减少污染排放与资源消耗的同时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最近几年,世界各国不断举办联合会议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近来,11月13 H在德国波恩第23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召开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边会及11月2-4日在东京召开的亚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会议,无一不昭示着世界各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在第十一届中日民商事法研讨会上,我国时任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我国GDP持续快速增长而经济发展问题日益显著的现状,我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对此,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在政府、企业等主体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循环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如何将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深入剖析并找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成为更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

基本定义

社会上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

问题剖析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虽然有所起色,但仍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循环经济的低水平,不仅不利于经济的有效高速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的持续恶化,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驰。因此,通过文献总结、资料查阅等方法,对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是推动循环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环节。

(1)不完善的法律体系

目前,循环经济的有关法规不仅在我国的基本大法中的比重微乎其微,在我国的综合环境基本法层面上也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循环经济在现有的环境立法中比重不突出,无法引起社会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两个基本法律。由此可见,我国循环方面的立法在整个立法体系中的重要性甚微,较为缺乏系统性,在实践中很难得到充分的认可。

此外,针对性不足是现有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存在的问题。我国现有的针对污染问题的立法较多,但大多是采用末端治理的方法,而缺乏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内容。这使得在整个法律体系运作的过程中,由于法律的执行机制不够完善,对一些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惩处力度不够,甚至有“钻空子”的漏网之鱼,法律的效应也大打折扣。

(2)较低的公众认同

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依旧薄弱,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不是很高。而目前公众的环保行为方面主要面临着两大矛盾,其一是公众的环保意识与真正环保行动力之间的矛盾,其二就是公众对政府依赖性与政府较弱的环保工作力度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仅导致公众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相脱节,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主要停留在家庭生活方面。因此,即使公众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仍然很低,作为社会环保行为之一的循环经济的公众认同度则更低。

(3)薄弱的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是一种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应的技术支撑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现下,我国仍普遍存在资源不断浪费、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高消耗、高产ILl_1的经济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水平不足,无法满足清洁生产的技术水平要求。因此,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之一,如资源的节约技术、能源的替代技术、零排放物的实现技术等一系列具有很重要推广价值的技术的缺乏,己经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障碍。

对策建议

针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因此,为达到助力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从而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基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健全法律体系

1.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达到推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首要的是要修订宪法,將循环经济的法令法规加入现行宪法之中。其次,要注意修订《环境保护法》,增加关于循环经济的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最后,在专门性的环境法律如《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根据具体情况纳入循环经济的有关内容。

2.制定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要制定关于循环经济的单项基本法,要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制定统一的《循环经济法》,将清洁生产、废品再利用等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措施加以整合,推动社会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可持续发展进程。此外,要制定相应的区域性规章制度,针对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循环经济的法律不仅要站在中央的角度推进,同时也要关注各区域,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根据各地区自身的具体情况特点,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地方性循环经济规章制度,从而加速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

(2)进行宣传教育

1.定期开展政府官员的相关培训。作为各地区的管理阶层和领导阶层,政府官员对于循环经济的认知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各区域较高级的政府要承担组织较低级别的地方政府官员参加关于循环经济知识教育的重任,定期举行素质的培训、知识的教授、讲座的举办、研讨的开展等活动,不仅着重于增加政府官员相关的知识储备,同时要注意培养相关的技能。

2.提高全民循环经济意识。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推广活动,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并在环保意识的影响下,做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各级政府可以适当地开展知识竞赛、有奖竞猜、等活动或采取建立上课激励机制等措施推动民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通过媒体播放公益广告或者纪录片等手段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与环保意愿。

3.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不仅要要扩大绿色消费的宣传范围,对全民进行思想教育,更要着重于向广大民众传授掌握绿色产品标志等基本知识,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此外,要运用消费理论,研究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预测未来消费的变化趋势,为绿色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3)推动科技创新

1.政府要借助高新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并建立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系统。政府出资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重点研发适合国情的污染防治或者清洁生产的科技,避免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有关循环经济的努力。同时,政府除了要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法规政策,更要推广关于循环经济的最新科技以及研究成果,并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技术如发废弃物重新利用处理技术,推动循环经济的普及。

2.政府应当利用奖励政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或者运用新技术,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明确颁布有关于创新的奖励政策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如对企业就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成果提供额外的可观的奖励金额。同时,政府可对使用新技术进行清洁生产或污染处理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或者优惠政策。

结语

虽然本文取得了几点结论,但是仍有不足之处,分为以下两点。其一,对策构想仅限于政府的角度,而未从企业和民众的角度来考虑。虽然这是考虑到企业和民众的主体多样性做出的决定,但仍是本文的缺陷之一。其二,在对策建议部分,没有提及到政府可选择的具体经济政策如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循环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趋势下,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改善我国的环境,政府必须针对我国循环经济所处的闲境、面临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将循环经济融人公众意识、企业文化与国家政策中,将技术进步运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切实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

[1]齐建国.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探索[J].学习与探索,2005,( 02):160-167+240.

[2]叶文虎,甘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03): 102-106.

[3]初丽霞.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4]李佳.我國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5]宋德勇,欧阳强,申米玲.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5,(03):36-43+109.

[6]黄敬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7]王富昕.关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政府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