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暖
2018-05-14
三个“小伙伴”,依循梦想,改建起这个“山里的家”。入微体察四季更迭,用心感受四时变化,有温度、有质感、有爱,这里的一切都是天然、有机、暖心暖乡的。
没有云雾的晚上,我站在“余来”的户外阳台,看到了清晰的银河。第一次,我发现月光可以如此明亮,照着曲曲弯弯的山道延伸很远,那光辉带着蓝紫色的透明荧亮,让人错觉是什么舞台的光源传过来。这一刻正仿佛“余来”的英文名要传达的启示——“RELIVE”,惯常的都会生活是时候重启一下,到这乡野山间从头来过。
当初,阿花他们3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正是从逃离樊笼的自驾游热情开始,偶遇了这片清净山乡。“那是三四年前吧,经临安本地的朋友介绍来到东坑这个当地人热衷的避暑胜地探幽,就爱上了这里的竹林、溪水和自然田园之乐。”于是从3个年轻人想“建个山上的家”开始的可爱梦想竟真就沿着爱和缘分的线索发展了下去。
既然是梦想,自然就要找到最心有所属的那个设计团队来圆梦。“之前一直很关注KU U Architects的作品,正好他们的工作室又在我家附近,”阿花就这样走进去询问他们对一個只有6个房间和一小片院子的项目的意愿,“没想到这个‘小而暖的想法让我们一拍即合。”整个改造重点突出了建筑与周遭环境的依存关系,房子与山体、竹林、溪水、菜田的有机互生,以及尽量保持户外天然野趣的宗旨都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因为有规定不能对建筑本身做外形上的太大变动,所以整个空间在保留原有建筑外形的基础上,把上下两层空间的功能分布进行了一次“颠倒”,原来从一层院子进人的大客厅被规划为4个不同的双人客房,每个客房都带有自己的专属小院,根据朝向的不同,或可以静谧赏景,或可以悠扬看山。而原来被分割为数个房间的二层则在悉数保留木梁结构的基础上被打通为如今的公共客厅,木质长餐桌既可以供大家享用三餐,也是翻书、用电脑的最佳场所,至于散落铸铁壁炉旁的靠窗沙发区则令人不自觉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舒软慵懒中。“因为考虑到山里多云多雾的天气条件,我们在对木梁结构加固之外还间隔性地做了天窗,很好地‘点亮了整个大空间,而靠外的一面也尽可能做成了落地玻璃窗,最大化地将山野景色纳入怀中。”也是因为享受这种“深藏”山乡的感觉,阿花和KUU团队都希望整个设计不要有“突兀”感,“我们用当地的木材、用石头、用经过调色之后变得暖而俏皮的水泥,这些都是为了让这里的气氛温暖起来,有一种东方田园牧歌式的质感。”同时,“我们也不惧用颜色,我们所有定制的家具和装饰当中都不见直角,而全用弧形,要的就是那份‘把棱角都磨掉一点点的温柔。”
随着整个改造过程,阿花和他的“小伙伴”们已经经历几轮山中的四季——春季的雾气变化仿佛艺术作品;夏天在竹林里漫步,喝在山溪里自然冰镇的饮料;秋天是这里最多彩的季节,树叶从黄到红可以分出无数渐层的颜色,最适合想心事;冬天是必下雪的,厚厚地积成圆滚滚、毛茸茸的模样,再没有比点上壁炉围坐小饮更温暖的事了。而此刻初春,我们都不自觉围拢到加高了玻璃天顶的透明厨房里,一应橱柜、家具都是保持原色的木质,所有皮肤能触到的地方都是暖暖的,阳光就这么洒下来,最是要有咖啡香和Bossa Nova音乐的。“在山里,季节感变得非常明显,不光是景色,就连吃也都依循着四季的规律。”所以三餐的准备就都交给了拥有自己菜园的当地乡民,不用担心一切跟农药、化肥有关的问题。阿花咽了一下口水,说起了第一次看到银杏林中欢乐奔跑的走地鸡的情景,“你能想象吗?金黄的银杏林里,一群咕咕叫着的走地鸡……”
正如其名,如果你尤有余暇,何不来此纵情山水?在最真实质朴的带着泥土味道的乡野里,享受只属于山中的气味和时间,而设计用最谦和的姿态为这里带来专属的温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