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2018-05-14南礼军

财讯 2018年18期
关键词:信用经济发展

南礼军

共享经济浪潮已经来临。该研究从共享经济的理论、特征、发展历程着手分疥,重点论述了几种典型的商业模式,认为共享经济虽取得突破性发展,但在中国仍然面临着传统行业的抵制、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行政监管力度不足、信用支撑系统不完备等现实困境。要破除以上困境,实现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应积极探索契合中国特色的共享经济模式、健全信用支持系统、培育社会共享精神。

共享经济 商业模式 发展进程

发展历程

共享概念早已有之。明显的例子是,朋友之间互借物品、邻里之间共享消息,这些都是共享形式。但这种共享受制于空间、关系两大要素,一方面,信息或实物的共享要受制于空间的限制,只能仅限于个人所能触达的空间;另一方面,共享需要有双方的信任关系才能达成。共享经济在最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0年后,随着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虚拟社区、BBS、论坛开始出现,用户在网络空间上开始向陌生人表达观点、分享信息。但网络社区以匿名为主,社区上的分享形式主要局限在信息分享或者用户提供内容(UGC),而并不涉及任何实物的交割,大多数时候也并不带来任何金钱的报酬。

2010年前后,随着Uber、Airbnb等一系列实物共享平台的出现,共享开始从纯粹的无偿分享、信息分享,走向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共享经济”。一言以蔽之,共享经济正处于黄金发展期。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经济涉及的领域越来越丰富,且逐渐由基本生活领域向社会保障领域扩张,共享经济模式如P2P模式逐渐成熟,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行环境,提高零散消费群体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社会经济的有效供给;改变了传统的劳资关系,实现了灵活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为参与共享经济服务的人在本职工作之外创造了额外收入。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中国发展的现实挑战

中国的共享经济发展之路相对曲折。从O2O到共享经济,在险象丛生的中国市场似乎一切新兴模式都离不开烧钱二字。对“有形资产”的执念成为制约中国共享经济的一道无形之锁,在中国市场,共享经济的热潮从“有形商品”开始。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再现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并成为新一轮资本蜂拥的“风口”。仅以共享充电宝为例,短短40天时间就获得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介人,融资金额约12亿元人民币。在巨额融资背后,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1)传统行业的抵制

当人们更多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时,势必影响到人們对出租车或者公交车的需求。因此任何一种新兴的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必然对传统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也对传统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2)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共享经济模式下,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不清,存在许多法律空白,共享经济属于新兴产业,大部分国家还未有相关的法律来监管,政府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容易发生没有法条来支撑执法的尴尬处境,进而出现一系列不良社会后果。如冯先生租用ofo共享单车,在下坡骑行时失控摔伤。因认为造成事故的原因是车辆刹车失灵,运营商未尽维护检修义务致产品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他将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索赔医疗费等2万元。据悉,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已受理了此案。

(3)行政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部门与共享经济企业之间的环节,诞生了第一个监管上的问题。这里出现的监管问题主要是在一些传统上需要准人许可的行业,比如出租车行业和酒店行业。在Uber和Airbnb出现之前,开设并经营酒店需要在当地政府各部门备案并按照标准运营,出租车需要拥有交通执法部门颁发的牌照才能上路,而P2P市场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回避了这样一些制度的监督,这也因此诱发了许多矛盾,比如许多地方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间的冲突,地方交通部门对网约车的调查等等。还有由于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高速性和互联网企业作为双边平台所具有的强网络外部性,传统的监管体制在时效性上落后太多。这些问题对于监管机构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都提出了挑战。

(4)信用支撑系统不完备

信用是共享经济的硬通货,市场的供需双方必须建立互信关系,才会发生分享行为,才能达成交易。共享经济下,需要通过二代身份证信息、电话号码等验证社交账号登录,好友关系提示,双方互评体系个人展示,保险赔付等制度,来快速增加经济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但是由于我国的征信体系仍然不完善,例如在共享经济中平台企业审查方的信用,只能依靠商业征信以及点评体系等方式来实现。还有由于资源共享很难在陌生的世界实现,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主要转化为品牌信任和数据共享平台的信任。因此,共享一套有效的控制公平公开透明机制的平台,包括支付,评估,客户沟通,保险赔索和信用体系,以保护参与人的利益。

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契合中国特色的共享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发展比较成熟,涉及领域非常多,包括共享床位、衣服、飞机、船、办公室甚至员工。相较于这些发达国家,中国的共享经济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现实困境。突破这些困境的根本举措是,借鉴国外先进的商业模式经验,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共享经济发展路径。首先,依据中国本土实际情况,开阔自己的共享领域,发挥创造力和科技推广,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其次,发展中国特色共享经济模式,应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分配的内在逻辑,从而创造和形成中国特色共享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最后,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等主体的整体作用,中国的共享经济要达到更高层次,个人应该培养“公共物品也应珍惜”的观念,增强文明意识,来维护共享经济的运行秩序;政府则应该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加强监管,在政策上做好引导和监督;共享平台公司应肩负社会责任,尊重市场规律,做好规范管理、诚信经营,切实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

(2)完善相关制度框架,健全信用支持系统

共享经济需要以信用为基础,建立信任机制,拓展信任边界,实现科学健康发展。目前,中国国内个人信用体系不太健全,信用的数据比较碎片化,且针对个人征信服务和小微企业征信服务的市场尚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共享经济中信用支持系统的发展。基于此,要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辅的多元化格局,完善个人征信服务和小微企业征信服务的市场。通过颁布《征信机构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为开设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提供了制度框架,明确信任边界。

(3)健全公共服務体系,培育社会共享精神

共享经济的目标是实现公众参与、社会共享,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培育社会共享精神。培育社会共享精神,一是要夯实共享的道德基石,增强社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共享精神与公民道德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以互利为起点,让公众逐步习惯主动利他,也会促进公民道德水平提升,让共享经济与现代文明形成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宣传文明共享理念,以理念为先导,引导社会公众对共享理念的容纳度和接受度。二是需要法德并举。只有从法制开始,崇尚规则,建立制约机制,用法律手段为共享经济划出红线,让侵害共享成果的不法之徒付出相应的违法成本,才能兴利除弊,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促进规则意识、文明意识的形成,更好地引导公众共同维护共享经济的运营秩序,让公共文明和共享精神得以不断提升。

结语

共享经济意味着科技进步、服务升级,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共享经济的理论、特征、发展历程,从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及现实挑战角度,进行了辩证思考,着重就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之,中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应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立足点,既要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又要适应先进国家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美好图景。

[1]刘梦雨.信用建设为共享经济提供强力支撑[N].中国改革报,2016-12-06(009).

[2]周艾琳.打车鼻祖Uber:共享经济大数据[N].第一财经日报,2015-02-03(A06).

[3]石玉共享经济的未来现状和发展趋势[J].国家治理,2017(17):29-37.

[4]汤天波.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2015(12):78-84.

[5]张守文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律调整[J].中国法学,2014(05):60-74.

猜你喜欢

信用经济发展
神秘的植物工厂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失信商人的悲剧
区域发展篇
信用消费有多爽?
图说共享发展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