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维度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8-05-14王歆
王歆
“人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更是像基因一样植于其中,如血液一般融于其中,全方位、全过程地渗透到新思想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示了习近平同志作为大党核心、大国领袖情连民生、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和伟人气概。牢牢把握这条主线,对于全面理解、深刻领会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1.从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维度。人民性是我们党的天然属性,先进性更是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拥有8900多万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同时也是最大的执政党。“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不仅是着眼于政党自身发展需要,更是对人民福祉、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高度负责和自觉担当。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如何始终成为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如何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答案只有一个——“打铁必须自身硬”,良方只有一剂——“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只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性,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才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赢得人民衷心拥护,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将“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庄严承诺干在实处、落在实处。
2.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维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代表,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深刻体现了我们对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的极端关注和无比自信。党的十九大阐释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强调“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厘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擘画“两步走”新蓝图,明确“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系列的新论断、新目标、新举措,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了13亿多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美好期盼,对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的现实和长远需求,践行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进一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的誓言,要靠全体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变成美好现实。在迈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得到的是空间和机遇,收获的必将是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度。对于民族前途的关切,不仅是来源于我们高度的文化自信,而且是对当今全体中华儿女生存发展的关注,更是为千秋万代子孙计,彰显了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雄心。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着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了近代中国任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总体上解决了“富起来”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在富裕起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中国“强起来”,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和最大利益,是我们党始终牢记不忘的初心和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无论在世界什么角落、从事什么工作,个人命运同民族命运都始终牢牢联系在一起,只要同心同德、同心同向,都将共享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无上荣光。
4.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度。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把人类的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自古以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鲜亮的底色,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和为贵”精神的精髓。秉承这样的主义和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注,展示了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天下情怀。党的十九大向世界昭告,中国已经进入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将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庄严承诺,要“同各国人民一道,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深刻诠释了始终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使命的价值信念和道义担当。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超过30%的贡献率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以6000多万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对世界减贫事业贡献率超过70%……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越来越受到国际肯定,中国发展、中国贡献越来越得到世界瞩目。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总额将达到8万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代表的开放政策,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我们要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让人类大家庭成员彼此越走越近,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造福各国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