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枫落菊花黄,重阳秋意深

2018-05-14白驹

阅读(高年级) 2018年10期
关键词:赏菊文人墨客茱萸

白驹

说起重阳节,你会想起什么?是那些传诵千古的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还是插茱萸 、赏菊、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再或是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在这个节日的背后,都有哪些趣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品重阳的“味道”吧!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它之所以被称为重阳节,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在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有“重阳”之称。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其“宜于长久”,重阳节便有了祝福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寓意。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风俗。重阳节后,秋收完毕欢庆丰收,家家户户纷纷用面粉蒸糕,并以菊花为辅料,糕上插有彩色小旗,点缀着石榴子、栗子黄等,称之为“重阳糕”。因“糕”与“高”同音,“食糕”也与“登高”产生了关联。相传,汉晋代名士桓景曾随道士贾长房学道,一日贾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难,到那天家人应佩茱萸、登高山、饮菊花酒,此灾便可消除。”桓景尊师嘱照办,家人安然无恙。待他们晚归,只见家中牲畜都已病死。从此每逢重阳这天,家家户户都要饮菊花酒、佩茱萸和登高了。

赏菊也是重阳节一项必不可少的庆贺活动。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重九都下赏菊,菊种繁多,有黄白曰万铃菊,粉红色曰桃红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曰金铃菊,纯白而大曰喜容菊。”古代文人墨客极爱菊花,往往以秋菊比喻清高亮节之风,如晋陶渊明有诗云:“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在九月秋菊盛开之时,借着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文人墨客们聚会、饮酒、赏菊、食蟹、赋诗,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大自然的向往。

我国文人自古有“悲秋”的传统,借着重阳节,那些怀才不遇的诗人曾作出过“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使我如霜月,孤光挂天涯”(宋·苏轼《丙子重九》)、“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明·文森《九日》)等诗句。当然在另一些人眼里,秋天的重陽节是一幅美丽的画卷。1929年重阳节,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之中触景生情,写下了《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仅仅四十多个字,却将豪迈的气概、乐观的精神和诗情画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如今,我国通过法律正式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旨在传承敬老、爱老的中华优良传统。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有自己的敬老节或老人节,日期各异。中国的重阳节,作为全民族的文化记忆,既“传统”又“现代”,被赋予了深厚的内蕴。

猜你喜欢

赏菊文人墨客茱萸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怀念一枝茱萸
赏菊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析紫砂壶的文化价值
叹流年
漫话茱萸
金秋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