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的极致之美
2018-05-14汪庆丰
汪庆丰
维尔茨堡宫是德国最大、最宏伟的巴洛克式王宫之一,包括宫殿、花园和广场三部分。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这座华丽的巴洛克式宫殿是维尔茨堡主教兼大公的府邸。它是德国境内最大的宫殿之一,也是欧洲封建王权的登峰造极之作。
维尔茨堡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下法克尼亚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居住在此的凯尔特部落。维尔茨堡中的“堡”,其最初含义是依山而建的原始城寨,即后来的城市雏形。凯尔特人紧临美因河与维尔茨山建“堡”,且世代捕鱼为生。公元6世纪,这里被法兰克人纳入管辖区,并就此成了法兰克公爵的世袭领地。8世纪初,维尔茨堡的住民大量修建教堂,并推举布卡德为第一任主教,逐步将这里发展为莱茵河右岸地区的宗教中心。1030年,国王康拉德二世宣布成为主教,并获得税收、制币和司法的自主权。到了德国中世纪的辉煌盛世——施陶芬时期,维尔茨堡再次繁荣起来。1573年,尤利乌斯·艾希特当选大主教,他开创了“尤利乌斯流派”的建筑风格,标志着维尔茨堡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802年,主教统治结束,巴伐利亚人统治该城。仅过了两年,拿破仑军队又征服了这里,并将这里划归哈布斯堡大公管辖。1814年,巴伐利亚人卷土重来,收复失地,再次成为维尔茨堡的主人,并一直延续至今。
维尔茨堡尽管只是一个12.5万人口的小城,但是巴洛克元素在此到处可见。从城市布局来说,维尔茨堡像极了布拉格——同样高高耸立的城堡,同样布满圣人雕像的老桥,同样充满巴洛克韵味的城市。从历史地位来说,维尔茨堡与德累斯顿、波茨坦一起,并称为“日尔曼三大名城”。
尽管比布拉格要小很多,但维尔茨堡有着一座足以令它自豪的宫殿——维尔茨堡主教宫。
18世纪,著名的舍恩博恩家族成员约翰·菲利普·弗朗茨当选为维尔茨堡的大主教。当时的维尔茨堡城区已经日渐扩大到美因河东岸地区,而德意志的政局也很安定。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统治,主教决定把居住地迁往城区。
热爱艺术的弗兰茨主教其实早就希望借此机会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于是,他拨出了一大笔经费,请来当时只有33岁的巴尔塔扎·诺伊曼担任总建筑师。此外,来自荷兰、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欧洲各地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也都为这座主教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历时二十四年,一座长175米、宽90米的梦幻般的宫殿终于落成。
走入主教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华丽的楼梯大厅。不过最令人震惊的是大厅顶部长30米、宽18米的天顶壁画,它由威尼斯画家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绘制,以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四大洲为主题,是世界上最大的天顶壁画。
巴尔塔萨尔在南楼设计、修建的楼梯共分为三段,匠心独具,令人惊叹。皇帝寝室的装饰体现了18世纪的主流艺术是如何从法国摄政时期的装饰风格发展到巴洛克风格的。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当时威尼斯画派的吉奥瓦尼·巴蒂斯塔·提坡埃罗的巨幅天顶画。
穿过阶梯大厅,主教日常会客和起居的白厅、皇家起居室和镜厅一一呈現在我们面前。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世人对巴洛克的所有赞美之词绝非虚言,美轮美奂也好,精巧细致也好,奢华浮夸也好,总之这里是巴洛克艺术的集大成者。值得一看的还有拥有三幅描绘威尼斯狂欢节场景的“威尼斯之地”,以及传说中拿破仑住过一晚的“拿破仑卧室”。
另一边的宫廷礼拜堂同样是巴洛克要素的堆叠:镶嵌彩色大理石,浮贴金色壁饰,由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绘制的天顶壁画,出自约翰·卢卡斯·冯希尔登布兰德之手设计的祭坛,墙壁布满灰泥浮雕……如此繁复的装饰让整个小教堂尽显奢华。可以想象,在这里举行宗教纪念活动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
在宫殿的东侧是一片宫廷花园。与法国人不同,德国人在修建宫殿时,对于花园的设计并不十分重视。倒是花园里大大小小的雕塑十分引人入胜。19世纪,花园重新修缮,并改变布局,在东侧增修了一座堡垒式建筑,并使得花园和古堡相映成趣,这在宫廷花园的建筑设计中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