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岁钱引起的风波

2018-05-14王海侠陆天茹

心理与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贝贝压岁钱家长

王海侠 陆天茹

老师!您看看这孩子没法管了,新学期开学后我们家的孩子特别不听话,和我对着干,还老发脾气。”贝贝妈妈一进门就急着诉说自己家的情况。

“您好,请问新学期开学后您与贝贝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我决定先向贝贝母亲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一聊到不愉快的事情,贝贝妈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春节的时候我给亲朋好友发了近5000块的红包,贝贝今年11岁,也收到了不少的红包,大概8000元左右,也不是个小数目了,我想让她把钱交给我保管,这孩子死活不同意,真是气死我了!我之前也给过贝贝一些零花钱,她总会乱花钱,现在一下子给她管这么多钱,肯定会出事的。我们隔壁亲戚家的孩子压岁钱都是交给父母的,就她不肯交。我们拿了这个钱替她保管,还不都是为了孩子,这个钱都是帮她交学费和课外辅导的费用。”看到妈妈焦虑的情绪,事件并不是很清晰,我决定与贝贝进行一些沟通,详细了解一下事件双方的状态。刚见到贝贝的时候,她看起来还是很乖巧的,沟通起来很畅通,外向开朗,无话不说,我和贝贝进行了一次面询。

通过面询,我了解到原来贝贝在学校,看到她班级里很多同学都用压岁钱买了新的手机、PSP、好看的笔袋和文具等等,贝贝表示:“这个钱本来就是给我的,我也想买一些我喜欢的东西,为什么要上交给妈妈!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小时候还不知道妈妈他们私吞了我多少钱,我现在长大了,可以安排好自己了,这个钱应该我自己保管。”贝贝在家有时候争论不过妈妈,只能在平时生活中和妈妈对着干,不听妈妈的话,以此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压岁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寓意着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因为“岁”与“祟”谐音,所以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入红包交给晚辈,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然而随着时代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给的压岁钱的数额越来越多,但其感情成分、感恩意识和祝福意味却逐渐淡化,有很多像贝贝一样的孩子受到物质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将压岁钱当作一种相互攀比的工具。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压岁钱带来的问题呢?

我认为家长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制定不同的理财方式。

小学低年级以及学前的小朋友,家長可以代替孩子管理这部分钱,孩子如果问起来,可以耐心地和孩子沟通,这部分钱的使用以及父母是如何考虑这部分钱的管理,帮助孩子建立榜样示范。

小学高年级至青春期结束这段时期,孩子处于小大人的敏感期,和父母的对抗,试图分离的成人感一直在作用,成熟的身体和不成熟的心理之间的矛盾,使得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教育、引导孩子学会是非判断、资金管理、人际交往以及三观萌芽。

对于像贝贝这样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孩子,可以适当地给予小部分压岁钱,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懂事了,超我的快速发展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在三观的萌芽时期,需要我们正确引导孩子的金钱观。这个时期孩子在接触周围环境的时候,会渐渐出现一些攀比心理,其攀比方式主要有5种:1.比物质水平,如比穿着,学习用品,零花钱;2.比家庭条件;3.比外表;4.比荣誉,如在班级里的地位,学习成绩,为班级做的贡献等;5.比能力,如比自身的特长。

由于贝贝正处在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阶段,与别人比的过程也是展示自我的过程,在攀比中展示自己的外表、财富、知识、能力,同时也不理解攀比的真正含义,常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激起贝贝攀比的欲望,从而在随大流的情况下与同学攀比。

在很多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这是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获得自我满足感,会使得孩子们沉溺于物质的享受和心理的虚荣,从而不思进取。

形成这些攀比的原因有三点:

1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只要孩子有需求,他们都会无条件地满足,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使得孩子养成任性、刁蛮、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坏习惯。这种放纵行为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不良攀比的产生。除此之外,家长如果经常在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攀比,也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渗透到他们的观念中,使孩子对大人进行模仿,在无意当中影响到孩子。

2孩子自身因素。这个时期的小朋友争强好胜,表现欲强,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由于年龄较小,自我认识的能力不够,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缺乏自信,只有在物质方面比过别人,才能感受到自己骄傲的资本,找回自信心。

3周围环境因素。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的风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在一个校风、班风不好的环境里,周围同学都在攀比的情况下,孩子也很难独善其身。

贝贝在学校看到别的同学都用压岁钱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她却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有一些自卑的想法,觉得自己在物质水平上不如别人,使得贝贝也不由得模仿周围同学的行为,生出拿压岁钱买东西的想法。

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需要以身作则,自己作为榜样引导孩子。孩子们不能辨别是非曲直,有样学样的天性,常常为父母所忽视。家长应先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准则。在要求孩子不与他人攀比时,首先要自己先做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相处时间是最长的,父母的言行举止会让孩子跟着模仿,如果父母比较重视物质享受,孩子也会养成贪图享受的习惯,如果家长比较注意自身的素养,孩子也会更注重内在发展。

无论是家庭、学校都是外部因素,攀比现象解决的根本还是取决于孩子自身的素质。一个学生如果不喜欢攀比,那么他就会主动回避这一行为,如果是喜欢攀比的,那就会带动周围的同学攀比。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关怀,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品行。生活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做一些积极的攀比,积极的攀比是一种向上的心态,和别人的长处比,和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相比,比理想、比目标,在这样的攀比中,使孩子们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促进自身发展,因此小学生攀比心理既需要引导与批判,也需要鼓励,将攀比的行为引到积极向上的方面。

与贝贝的咨询结束后,我向贝贝母亲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压岁钱的使用不要一味地强迫贝贝上交,可以先取出一小部分钱让贝贝自己保管,回家后,在生活的细节上引导贝贝,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好,让贝贝耳濡目染,培养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生活中适当地给予贝贝关怀,告诉贝贝压岁钱可以用来买文具,书籍等,但是不能乱花,如果造成压岁钱不必要的浪费,导致贝贝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需要自己承担后果,培养贝贝的独立生活能力。在攀比方面,弱化贝贝对物质水平的攀比,可以强化一些积极的比较,把外在的攀比引向内在比较,比如引导贝贝和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相比较,和同学比理想、比道德,通过比较增进同学间的了解,促进自我反思,让贝贝在比较中不断超越自我,这样才能让攀比变害为益。

除了攀比之外,在以后遇到长辈发压岁钱时,应该告知贝贝压岁钱不在于它的多少,重要的是这是长辈对孩子的关爱和祝福,不能将它作为攀比的工具。

听完我的建议后贝贝妈妈决定回家后让贝贝尝试自己保管一部分压岁钱。

两个月后贝贝妈妈打电话告诉我,贝贝现在学会了自己管理小金库,母女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缓和许多,贝贝也不再顶撞母亲,与母亲对着干了。

其实,压岁钱是一个媒介,一个帮助我们促进孩子成长和成人的很好的媒介,应用好压岁钱的使用和管理,促进积极的亲子沟通和教育,增进家庭和谐,真是一举多得呢!

猜你喜欢

贝贝压岁钱家长
谁来保管压岁钱
王wánɡ冕miǎn学xué画huà
贝贝失踪了
家长错了
冬天来了
压岁钱
压岁钱争夺战
家长请吃药Ⅱ
压岁钱去哪儿?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