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18-05-14王歆
王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基础上,从大民生的视角出发,立足新时代新世情國情党情,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民生思想新境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强力谋划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彰显了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定力。
一、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视的是人的发展,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最关心的是人的利益。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深入研究民生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思想的转变而创立起来的。马克思通过从个体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出发,对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民生思想正是一条纵贯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线。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的这段话鲜明地表述了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阐释了人类生活对于那些直接的物质资料的依赖性,它形成了民生的最基本内容和重要载体。同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指出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从而成为自由人的发展目标。而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发展程度与个人现实素质相联系,人通过劳动改变身外的自然,同时也改变自身的自然。由此,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理论的深邃内涵呼之欲出。
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原则,把它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宝贵经验。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提出:“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阶级战争许可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的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区根据这一方针,建立了服务于战争、结合生产、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教育制度,促进了教育民生的有效融合,之后将这一经验在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积极推行,使教育既解决了民生的经济问题,也提高了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将发展文化教育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又进一步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及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学校、广播学校)并举,免费教育与收费教育并举”,标志着我国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民生事业发展道路。1977年,邓小平同志以教育科技领域为突破口,以恢复高考制度为重要标志,开启了拨乱反正的序幕。改革开放后,他多次强调,民生问题事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得失,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其中,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基础在教育,并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诠释了教育民生的辩证关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注的仍然是民生的根本问题。他非常重视教育在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重视人才培养、保证教育投入、为教育办实事。胡锦涛同志在执政实践中发展和深化了“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教育纳入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范畴,把教育列为社会事业和民生要素之首,强调“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这些教育民生思想及中国教育民生事业的发展都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民生思想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发展教育放在整个治国理政的总体格局中去把握,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高度去谋划,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在内涵、路径、价值目标等方面的新跨越。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持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任务进行新的重大部署。
1.在内容上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大先生”的师德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教育民生思想更加关注人这一本体,注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学生教育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提出通过传授知识、提高品德、启迪智慧,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这是提高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兴旺、民族进步的基石。这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他要求广大学校要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更加注重立德树人,注重对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造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自身首先要明道、信道。为此,他提出新形势下“好老师”的四条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在此指导下,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这为新形势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2.在战略上更加注重教育优先发展与深化改革。民生工作始终是我们党念兹在兹之所在,而教育毫无例外都被列为民生之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我们党对于教育政策优先考虑,资金优先保障,项目优先安排,措施优先落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如期实现4%目标并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并于2016年首次突破3万亿元。”与此同时,更加注重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现实教育问题,面对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党中央分别制定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从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發力,围绕不断完善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推动解决教育民生问题提供强大动力。
3.在方法上更加注重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人的成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自身规律出发,着眼于教育内容、方式、途径等对教育科学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他说:“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他要求学校要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确定教育的阶段性目的和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4.在目标上更加关注社会普惠与公平公正。教育关乎千家万户根本利益,关乎亿万人民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础不断推进,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促进均衡持续发展。为决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着眼于补齐短板,把基础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大力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求学的机会;进一步健全资助体系,想方设法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同时,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