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研究
2018-05-14黄检文
摘 要:当今社会,面对人类社会的急剧变化,我们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伴随着文化遗产范围的扩大,我们对文化遗产内涵理解也在不断深化,红色文化遗产的关注正在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从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的特征、现状与问题和对策分析进行研究,以便更好的进行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
关键词:红色文化遗产;赣西地区;保护与开发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界定,红色文化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紀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1]。她是凝聚了如江西“安源精神”、“井冈山精神”;陕北“延安精神”等多种功能价值于于一体的独特的、宝贵的当代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了近现代中华儿女不为屈服、奋勇抗争、勇夺胜利、创造辉煌的理想信念与思维方式,凝合了中华儿女的创造力、想象力与生命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因资源和核心载体,对于实现国家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新的世纪,面对人类社会的急剧变化,为了更多地保护人类发展的实物例证,我们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伴随着文化遗产范围的扩大,我们对文化遗产内涵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文化遗产管理的趋势走向也在不断拓展更新。其中的趋势走向之一就是体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间定位方面,由之前重视的”历代文物”、“近代珍藏”的保护,同时向包括“20世纪文化遗产”、“当代文化遗产”等多层次文化遗产保护方向拓展。由此类背景下,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关注正在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一个新的热点。人们所关注的对象,已不再仅仅是有着特殊革命历史价值和意义的众多孤立的纪念性文物与建筑,而是逐步包括了这些物质红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能够反映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的基本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等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
一、赣西地区主要的红色文化遗产
赣西地区红色遗产是江西省红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江西省红色旅游区规划,主要包括宜春市铜鼓县、上高县、万载县,萍乡市安源区、芦溪县、莲花县,新余市渝水区和九江市修水县,共2区6县。该地区红色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以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秋收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构建以秋收起义纪念地系列景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等为代表,以罗坊会议纪念地、芦溪县卢德铭烈士陵园、莲花一支枪纪念馆、万载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上高抗日会战旧址等为重要内容组成赣西地区红色遗产圈。
二、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1.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当前赣西地区已有萍乡市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处旧址(萍乡煤矿公务总汇)、萍乡市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萍乡煤矿总井口总平巷、萍乡煤矿总局旧址(盛公祠)、萍乡市安源张家湾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安源军事会议旧址、九江修水县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原为修水县商会)、修水县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原为凤山献书院)、宜春铜鼓县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部)旧址(萧永翁祠)、宜春万载县仙源乡仙源村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新余市的罗坊会议和兴国调查会旧址等10处红色文化遗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萍乡、宜春、新余以及九江修水等地区是江西革命老区、红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区红色旅游的发展,对赣西和江西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通知》(赣府发〔2004〕34 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若干意见》(赣发〔2006〕5 号)印发以来,萍乡、宜春、新余以及九江修水等地区的各级政府对红色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高度重视,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开发,如萍乡市在原有的红色文化遗产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系列的基础上,最近引入社会力量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少年儿童团红领巾纪念馆系列等,红色文化遗产旅游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并辐射影响周边省市地区。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实践证明,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以得到较好程度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通过到红色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参观学习过程,就是很好的体验传承。在201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已经指出,“红色旅游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政治工程,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同时在2014年中央31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系列的中央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推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按照江西省红色文化发展要求,赣西地区各级政府在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谋划的过程中尽管从条件、主题思想、发展目标、重点项目、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赣西地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未来进行了综合的布局与多层次设计。但是从本地区当前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际状况来看,红色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地区旅游经济效益如何兼顾,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交织与如何看待确定,红色资源特色如何挖掘,红色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如何传承与发展等都是本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不可避免的系列问题。
三、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对策
根据赣西萍乡、宜春、新余及九江修水等地区的红色文化遗产的层次形式、特点特色、红色文化价值、区域定位、建设阶段以及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国内相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经验总结,分析以下对策。
1.全面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在文物保护日益得到各方认可,红色文化遗产的教育、政治与经济功能日益凸显的今天,我们将红色文化遗产进行适度的开发,把红色文化遗产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旅游的有机结合,可以成为一个很好促进我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想途径。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必须坚持和贯彻国家文物保护法、国家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件、国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本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等法规或文件精神,按照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与政策,对红色文化物质遗产,坚持执行抢救与保护并重、开发与传承发展相结合的方针思想,全面把握好开发与保护传承的关系。
2.重点关注红色文化遗产旅游规划开发与传承保护工作
从一般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论来分析,确定红色文化遗产的层别与主次是非常重要的。在旅游资源的分析中,依据文化遗产资源特征、公众熟悉度和影响力,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有不同层次之分,如国家级5A、4A、3A,省级或者县级等。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同样存在此类对应关系。就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而言,必须对各种红色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行客观的评价,从整体上把握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层次和重点,积极探索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红色基因传承保护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赣西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目前已经具备的红色文化景点设施和条件,客观的确定文化遗产建设与开发重点项目,把握好遗产建设范围与规模标准,红线控制敷张浪费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建设,做到朴素实用,确保红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借鉴红色旅游开发的经验教训以及探索新媒体结合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在赣西地区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传承工作中,我们首先从实地调查研究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状况与困境,特别要注意无序开发、破坏性发展建设的鲁莽行为,认真按照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搭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体系;其次应该积极参考与学习其它地区红色文化遗产开发的经验与教训,尽可能的减少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文化遗产破坏风险,积极实现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共赢目标。例如,贵州省遵义会议旧址破坏性开发的教训就很值得借鉴。另外就是当今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播,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红色基因的传承也可以很好的借助这一新兴的移动端传播平台,通过创建相应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众号,有效地进行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红色基因的传播、传承。
4.正确认识和把握红色文化遗产传承和红色文化旅游的内涵
红色文化传承和红色旅游结合可以很好的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来加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更好的让普通百姓对党的红色历史有清晰的了解和熟悉,也是红色基因的更好传承;但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红色旅游与其它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中,由于旅游者的出行决策完全是自由和自主的,因此,红色旅游虽有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却不一定有绝对优势,这是应该清醒面对的现实。与其它的旅游产品相比,红色旅游所依托的资源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绝大多数中老年国内旅游者都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历史,容易从中找到共鸣。这是红色旅游产品的特殊性,也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所在。事实上,红色旅游是一种吸引力强、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旅游产品,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特征,对于明确红色旅游的发展优势,更好地开展红色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5.倡导和引领红色文化遗产所在区域共同参与开发的原则
与普通的旅游开发相对比,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特殊性在于强调了它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文化教育功能。因此,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必须树立红色文化遗产区域整体大旅游发展观念,注重区域共同参与,克服景区门票收入即旅游效益的错误思想,千方百计让革命老区的群众参与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旅游服务中,扩大他们的就业门路,增加其收入,必须认识到红色旅游开发的关联性与乘数效应,以及红色旅游在改善或提高革命老区的交通状况、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地方形象、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6.积极探索红色文化遗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旅游目的地的重點是景区,但是景区的发展关键在于体制与管理。尽管红色旅游景区有其特殊性,但体制与管理方面也亟待改革。一方面,红色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不应该成为需要的时候就成为临时性工程或者特色,更不应该考虑只是发展成为接待性的事业单位,成为公费旅游者的消费场所;另一方面,红色文化遗产景区一般都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或基地,大多有政府财政的投入,应该完善管理,严格控制编制人员数量,注重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机构精简,适当服务可以外包,社会公众监督,以便更好的促进红色文化遗产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人民网.红色旅游成为新亮点[EB/OL].(2005--03-04)[2006-12-29].http://bbs.taoyo.cn/thread-1824—1—1.htmL
[2]黄细嘉.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论述[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3]伍延基、王计平.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8.(8)
作者简介:
黄检文(1980--)男,萍乡学院信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党建、数字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