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8-05-14赵希术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田径运动员在选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田径运动员传统的选材方法中主要包括了初选,复选和优选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指标及评选要求各不相同。传统的运动员选材把对某一专项的竞技能力预测过于侧重,甚至认为某一身体形态只适合特定的某一项目,这种片面的想法,导致了很多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流失。而在新模式下的运动选材中主要强调的是专项分类,而专类选材就是根据专项的分类特点,结合学生的身体形态以及生理特点,然后通过适合的相应专项测试指标,分析其在某一专项的竞技能力,然后进行有效筛选的过程,进行理性的选材。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选材
在当今田徑运动的飞速发展下,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问题也成为了各国在储备田径运动员后备力量中所重视的问题,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取得优异体育成绩和获得各类大赛冠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优势项目的退化,田径运动男女成绩的比例失衡,田径运动员竞技巅峰水平出现较早,全运会与奥运会利益相互矛盾。我国田径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举国体制”的创新,发展潜优势和优势项目力求突破,提高整体实力,建立科学化训练体系,以全运会改革为龙头,进一步理顺竞赛体制,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首要目标积极参加国际大赛。而田径运动员选材是我国基层单位田径运动训练的薄弱环节,通过科学的选材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及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目标,提高运动员的成才率,为我国的体育后备力量做基础,才能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地提高做保障。
一、田径运动员在选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身体形态指标
身高与田径运动项目关系密切,而身高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最大。家族史身高调查预测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身高选材非常重要。其次用“骨龄法”来推断和预测身高。在身高的预测中,性激素水平和睾酮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除身高外,体重,上臂松紧围,肩宽、骨盆宽、指间距、小腿长,踝围、跟腱长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径赛、跳跃项目均要求下肢长,以 56% -58%为好;足踝部要细,跟腱处深凹,足弓明显;中长跑运动员的体型要适应长距离耗能的要求,体态匀称、轻盈,哪一部分的不协调都会给运动成绩带来影响。投掷运动员除身材高大外,其显著的形态特点是骨骼大,胸围大,肩宽,指间距离超过身高5~10cm。下肢稍短,躯干形态用髋宽/肩宽比例值在 75%以上为好。
2.生理机能指标
选拔田径运动员时经常关注的肌肉质量、爆发力、心肺功能等指标,大多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改变的可能性很小。速度素质和爆发力取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过的强度和灵活性对速度素质影响关键;心脏大小、脉搏数、最大脉搏频率、最大吸氧量都与遗传有关,对运动员承受负荷能力与恢复能力起着决定因素;骨骼肌中的红肌为慢收缩肌,白肌为快收缩肌,两类肌纤维由不同的运动神经元支配,多数学者认为运动训练不能使一种类型的肌纤维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肌纤维,其比例的遗传度为 8O%。
3.运动生化指标
田径项目为体能决定性项目,其成绩差异表现在体能的差异,实质为运动员生化代谢能力的差异,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能力的差异。血红蛋白的含量高低决定了机体运送氧气的能力,在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中,测量血红蛋白含量是重要评价指标;细胞内线粒体提供肌肉内细胞合成和收缩时所需能量,线粒体的多少在田径运动员选材时是评价运动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乳酸脱氢酶其主要用途是分解乳酸,直接影响耐力水平的高低。[1]
4.运动心理指标
田径项目不仅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运动能力,更要求运动员的个性在赛场上能得到充分表现,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现代训练和竞赛要求运动员在消耗巨大身体能量的同时也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员不可能顺利完成训练任务,也难以取得优异成绩。在选材时心理素质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使其能保持,更能进一步向良好方向发展,根据比赛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神经类型和反应敏捷具有个性的运动员。[2]
二、田径运动员选材的方法
1.传统选材
在我国,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一般分为初选(13岁)、复选(巧岁)和优选(17岁)、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指标及评选要求各不相同
(1)初选阶段。13岁的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这个阶段选材的重点是体能,主要着重身体形态和素质。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某些形态、技能及部分素质的发展与遗传有关,例如身高的遗传度是80%,最大吸氧量的遗传度为93%,50米快跑为78%等。由于上述原因,此阶段选材时采用询问和家访相结合的方式。询问父母的身高、体重、身体形态、条件等,观察父母的体形与子女的异同处,同时观察随访父母双方的亲属状况和相貌与其异同处,并考虑隔代遗传的百分率,以预测其身高、体形等条件,可给未来成才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了解家长是否同意,支持孩子参加体育训练。
(2)重点选材阶段。在经过两年左右的业余训练,运动员进入运动学校前需进行一系列测量与测试,在此基础上挑选出综合素质好的运动员进人下一阶段的训练〔这个阶段应该是选择身体形态和技能水平均衡发展,各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提高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并且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拼搏精神,具有承受大强度训练和紧张比赛的心理素质的运动员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这主要包括对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专项技术和专项成绩、心理水平进行综合测试,并进行评价,在重点选拔阶段选拔运动员时,进行全面的测试,再结合家系调查及发育程度,才能较全面、客观的评价运动员,做到不遗漏,有的放矢。在此阶段,为保证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选材的连续性,应为运动员建立档案袋,记录运动员成长过程,以便为运动员的下一阶段发展提供依据。
(3)优选阶段。运动员在经过儿年的训练,已具备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并表现出一定的专项能力和潜能〔在这个阶段的选材,要用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评价专项成绩、身体素质和技术,将达到或接近模式特征、自我控制及比赛能力较强的运动员,进人下一阶段进行训练。在此阶段的选材过程中,也要考虑思想品德方面。运动员思想品德较好,事业心强,适应能力强,不挑食,不娇气,个性强,喜欢体育运动,有不服输的精神以上是传统的选材步骤及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传统的选材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过程和机制。因此,这就要求广大教练员以及科研人员在原有的础上,开创新的理沦和方法。[3]
2.新模式下的运动员选材
随着田麦久教授的项群理论的提出,运动训练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理论的提出使得很多项目的训练方法、训练原则以及选材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有学者首次提出了田径运动专类选材问题,这一选材方法的提出,使筛选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达到更好的准确性、有效性。
(1)所谓专类。就是指专项分类,而专类选材就是根据专项的分类特点,结合学生的身体形态以及生理特点,然后通过适合的相应专项测试指标,分析其在某一专项的竞技能力,然后进行有效筛选的过程。
(2)提出专类选材的主要理论依据。从竞技能力上来说,某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预测本身就有潜在的模糊性、不准确性,传统的运动员选材把对某一专项的竞技能力预测过于侧重,甚至认为某一身体形态只适合特定的某一项目,这种片面的想法,导致了很多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流失。而专类选材是根据专项的特点,参考适合本项目的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形态,进行理性的选材。因此,在某一项目的分类特点中,可能出现很多项目具有类似的属性,这就为田径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共性的理论依据。
(3)根据田径运动选材的专类划分。把田径项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是专类选材的前提。田径作为体能主导类项目,主要以每个专项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为划分依据,我们可以把田徑分为短跑、长跑、投掷、跳跃4个类别,还可以把田径分为速度类、力量类、耐力类三个大类,不同的分类所参照的分类依据是不同的,前者的依据是项目的特点与属性,而后者的依据是项目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因此选材时我们既可以考虑项目特点的要求,也可以兼顾所需身体素质必要性,这样比较全面的分类思路,能为田径运动员的选材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科学研究在不断的扩展,知识发展日新月异,在运动员选材工作中不能停留在原有的传统层次上,必须掌握事物发展的新规律,借助科技的力量,抓好科学选材,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运动员成材率,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体育后备人才。[4]
三、结论
目前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从而导致了我国在运动训练和运动员储备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问题,在运动员选材的问题上仍然有一些教练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拔人才,为运动员定专项发展项目,没有以科学的选材方法来对运动员的优势发展项目进行分析,从而也流失了一部分优秀的运动人才,就田径运动员的选材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灵活运用,因材施教。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田径运动的选材会更加科学化和完善化。
参考文献:
[1]韦雁.浅谈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J].才智,2010,26:264
[2]阎鹏沂.浅析径赛短距离项目运动员选材注意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3,07:366
[3]赵保丽、李胜林.田径运动员选材[J].少年体育训练,2005,01:29
[4]唐庆.对田径运动员传统选材与新模式选材的分析[J].武魂,2013,06:134
作者简介:
赵希术(1968--)男,江苏人,东海县体育中心教练员,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