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2018-05-14梁桂玲
梁桂玲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角度认识我国社会各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历史演变,从而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从而从整体上理解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其中蕴含的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价值追求、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密切联系群众做事风格,增强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主要矛盾;内涵;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对于准确理解十九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今后党和国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沿革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在各个阶段,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表现的具体特点的不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榨,国家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的救星,在二大纲领中明确指出党的最低纲领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终于我们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局面,人民群众渴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生活幸福。因此,1956年党的八大判定“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深刻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这是基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此后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3]大量现代化、高科技、信息化生产工具、生产手段的创造和广泛使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五年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们的制度建設日益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契合度不断加强,使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4]同时,人民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注重“有没有”转变为现在的“好不好”,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更高层次、更为广泛、更为多样、更为丰富的特点,但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顽疾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阻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十九大报提出重大判断: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正确产物。
二、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到党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的确定。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把握和理解,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的意思:
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全面超越了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范畴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5]人民群众需要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品质层次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只关注经济的发展,更要把目光拓展到社会发展领域,更加重视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2.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蕴含的矛盾复杂而多样,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其他矛盾的主要障碍,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教育、养老、医疗等资源分布不均衡、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分化、社会群体事件频仍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而引起的,这一问题不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不会出现质的变化,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将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3.转化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的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转化还说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的变化,表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6]这就要求我们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7]
三、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意义
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期间经历了近四十年,这四十年中国共产党围绕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基本方略、战略部署,都是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样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部署充分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2.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9]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在顶层设计中,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人民的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治国理政国防外交等全部活动之中,其宗旨就是为了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蕴含着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精髓,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现阶段,要开启新征程,实现“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就要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额的历史性特征和主要矛盾。经过近4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却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多层次的需求,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果断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党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必然产物。
4.包含着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
没有比人民更强大的力量,没有比民心更稳固的基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0]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历史成就,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由此推动了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现阶段,实现两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1]
参考文献:
[1]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4b605e2d4b73f242336c5f27.html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87/71588/4854598.html
[3][4][5][6][7][8][10]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19
[9][11]习近平.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27/c_1121391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