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邕江流域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2018-05-14杨璐蓝克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壮族发展

杨璐 蓝克

摘 要:邕江流域作为我国南方自然界变迁的见证和远古壮族民族文化历史的摇篮,对邕江流域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邕江流域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和重要性为切入点,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以期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邕江流域壮族传统体育文化。

关键词:邕江流域 壮族 体育文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b)-0162-0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邕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支流郁江自西向东流经南宁市及邕宁区河段的别称,上起江西乡宋村的左、右江汇合点,下止邕宁区与横县交界的六景乡道庄村,全长133.8km,流域面积6120平方公里。壮族作为世代居住在邕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壮族先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形成了悠久灿烂、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 邕江流域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

考古学者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邕江流域这片土地上,为人们研究和认识华南及东南亚史前文化特征和内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壮族作为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用自己非凡的智慧,不仅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壮族文化,还创造了如龙舟竞渡、壮拳、抛绣球、抢花炮等独具特色风格的壮族传统体育活动。

1.1 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来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也孕育了体育活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原始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强健的体魄往往是人们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基础和保障,使人们认识到体能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先民根据农事生产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如扁担舞、踩风车、采茶舞、春牛舞等,生动形象的再现古骆越先民农耕生产与生活实践的情景。

1.2 民俗节日与宗教祭祀

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积累,邕江流域壮族人民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节日和宗教祭祀,这就为壮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了表演的机会和舞台,而传统体育活动也丰富了这些民俗节日,彼此协同发展。邕江流域壮族及其先民以好歌善舞著称,在民俗节日和宗教祭祀活动中,人们往往欢歌狂舞,有以交往、庆祝为目的的三月三歌圩节,又有以娱乐鬼神、祈求功利为目的的抢花炮仪式。

1.3 休闲娱乐与健身活动

在原始社会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了调节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创造了许多用于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的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多把体育融于娱乐中,既是劳动之余的文娱活动,又是壮族人民养生保健,增强体质的手段。如壮族的扳手腕、高空舞狮、打陀螺、板鞋竞速等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2 邕江流域壮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2.1 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社会学家指出,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社会功能就是产生和增强一个民族的社会凝聚力。在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时期,邕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深处,交通相对闭塞,生活条件滞后,人們在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中,互相依赖度不强,联系机会较少的情况下,壮族人民之间通过传统体育文化开展交流,加深感情,促进民族团结。例如邕宁抢花炮从最初的原生态放炮驱赶群兽的做法,又与生育崇拜结合起来,并逐步形成一种融生育民俗、强身健体、消遣娱乐为一体的民族体育活动,吸引人们欢聚一堂,沟通交流,加深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2.2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近年来,体育产业作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产业领域和规模也在不断改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邕江流域壮族人民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开发崭新的旅游节日活动,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融入到其中,满足游客好奇的心理追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邕江流域的南宁市武鸣区充分利用壮族重大传统节日,每年定期举办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3 促进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扬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邕江流域壮族先民们创造了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它的传承关系到壮民族的繁荣,乃至存亡。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文化特色的民族,如何凝聚这个民族人民的精神纽带,又如何保证这个民族文化的血脉延续。就邕江流域壮族体育文化而言,不单单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成果,而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灿烂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魁宝的一部分。因此,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是每一位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3 建议与对策

3.1 挖掘整理壮族体育文化资源,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挖掘整理是保护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对邕江流域沿线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调查和记录,确定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挖掘整理一批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多姿多样,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在竞赛中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如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南宁市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规模和项目逐年提高,吸引着愈来愈多的各族群众,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展示提供了舞台。

3.2 树立特色品牌,加快旅游开发的力度和深度

邕江流域历史悠久,覆盖面广,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应充分考虑资源现状、交通因素、文化背景等因素,开展富有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的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为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一定经济收入,还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如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就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在体验盛大歌节的同时,又体验到抛绣球、抢花炮、板鞋舞、斗牛斗鱼等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旅游项目。当然,树立旅游特色品牌,要注重保护当地原生态体育文化资源的生存环境,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和冲突。

3.3 引入学校体育课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的改革,很多学校都利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实现新课程规定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广大民族地区,很多学校都选择了一些优秀的适合学校开展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课堂,如广西地区学校广泛开展了壮族抛绣球运动,既锻炼了学生力量、协调和速度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又强化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因此,以民族传统体育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目的。

3.4 完善立法制度,加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并不是哪一个学科,可以单独完成的工作。政府立法部门应出台现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则条例,这样就可以加强人们对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遭受的破坏,还可以鼓励人们积极挖掘和整理潜在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其次,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队伍的建设,邀请区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培训地方保护工作骨干力量,确保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康娜娜,张文慧.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传承[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6):81-84.

[2] 韦丽春.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功能[J].体育科学研究,2008(7):38-41.

[3] 潘聚仟.红水河流域壮族扁担舞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探析[J].贵州体育科技,2014(1):15-17.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壮族发展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区域发展篇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