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鲁班工坊”高职机电类专业EPIP教学实践研究

2018-05-14白岩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0期
关键词:鲁班工坊标准

白岩峰

[摘 要] 鲁班工坊背景下,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由内涵发展到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成为职业教育亟须解决的课题。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在探索过程中做了大量研究实践,发现了一些不足,如项目教学缺乏教学标准、典型案例有待挖掘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近几年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提出“TRSR”的实践研究思路,以期为EPIP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尽一份力。

[关 键 词] 鲁班工坊;机电专业;工程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86-02

工程实践教育教学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薄弱,与培养高素质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

EPIP是工程(Engineering)、实践(Practice)、创新(Innovation)、项目(Project)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EPIP教学模式在职业本科层次设立试点之初,其实践研究侧重于对课程体系及教学平台的构建及探索,并对EPIP课程教学案例的教学组织予以剖析。EPIP课程教学平台即“鲁班工坊”,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大城府大城学院设立首个“鲁班工坊”,即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为核心理念和主线。“鲁班工坊”现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专业合作的新支点,预计到2020年,天津将在境外建设10个“鲁班工坊”。伴随着EPIP教学模式在国内外鲁班工坊的推广,怎样由内涵发展到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EPIP教学模式的“TRSR”实践研究思路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是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互相关联的活动。各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初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教学团队协作不够、缺乏教学标准、典型案例有待挖掘、实施方案不明确等。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反复探索和实践证明,职业院校要想真正把EPIP教学模式的精髓落到实处,不可单单把目光放在课堂教学,而必须从项目的“全局”着眼,聚焦项目筹备到项目验收的各关键环节,统筹规划,有的放矢,才能在实践中有所成效。

结合“鲁班工坊”EPIP实践平台及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团队建设、资源建设、标准建设和组织管理是EPIP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关键环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方便起见,取四个环节中的核心词汇——团队(Team)、资源(Resource)、标准(Standard)、管理(Regulation)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由四个关键环节构建的研究路径为“TRSR”实践研究思路。

(一)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教学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体现,EPIP导师团队包括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导师的职责是夯实学生的基础技能,督促学生掌握机电关键技术,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路、工程方法和工程能力,学生团队应严格执行导师的计划安排,潜心学习,勤于思考,做到“精于工、品于行、匠于心”。

EPIP团队建设的关键是有效促进师生协作。“教”与“学”是双边活动的过程,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往往是多门专业课程相互交叉的综合体,团队学习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周期,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须提前做好计划和沟通,确定项目的完成步骤、责任主体及最终目标,根据教学软硬件条件、学生能力水平等情况,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案例,保证项目能够按预期设想完成,否则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甚至半途而废,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特别强调的是,EPIP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需经过企业一线工程师的“再把关”,用企业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资源建设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优质载体,所开发项目没能有效结合专业岗位的需求,没有找到课程间彼此联系的切入点,导致学生知识学习不连贯,达不到实践创新的要求。针对该问题,职业院校可尝试实施“连环载体+典型案例+目标产品+企业检验”的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首先要精心设计连环载体。“鲁班工坊”有能力源套件这样的优质载体,但对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来说,远远不够。优质载体必须源于生产实践,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由浅入深、由简至繁、循环递进,载体的选取不是简单随意选几个元器件或几台设备,而是根据项目教学梯度选取的、环环相扣的连环载体,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是很好的载体来源。

在连环载体的基础上构建“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进而开发典型案例,案例中考查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要有代表性和拓展性,且能够细化为多个教学任务,可操作性强,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能够完成目标产品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等与企业生产流程相一致的工作,并最终经过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点和考核点的检验。

(三)标准建设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工程能力,塑造学生的工匠品质。创新的成果可能是多样性的,但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没有衡量水平高低、质量优劣的标准。所谓“教学有法”,“法”規定了共性、本质内容,即对教学效果提出标准化要求。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但必须明确项目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创新。

针对高职机电类专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鲁班工坊应根据自身特色,构建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EPIP教学标准。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住核心环节。针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等关键因素,从EPIP的项目选取、资源保障、教学方案执行和教学质量考核四个方面入手,落实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二是规范工作标准。以机电类专业教学标准体系为核心,逐步完善机电类专业EPIP的工作规范标准和质量考核标准,形成与教学标准配套衔接的校本标准体系。三是接轨国际标准。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开发和完善机电类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推动专业教学标准互认,扩大教学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增强“鲁班工坊”软实力。

(四)组织管理

“工程”的定义中,要求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工程的“高效”特质要求企业工程项目有严格的工艺流程和进度期限,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同样需要具体的教学组织和激励方案,规定完成教学目标的“期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率”“效益”和“效果”。要做到高效教学组织管理,需充分发挥教学组织的管理性、指导性和诱发性,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管理性组织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自觉意识的培养需放在平时,以学院电气系科技社团管理为例,EPIP最优秀的学员基本都来自科技社团,该社团是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成员由各实验实训室学生管理员组成,他们负责实训车间的所有事务,小到做卫生,大到安装维修实训设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让学生养成自觉动手实践的好习惯,有任务争着干、抢着干,为EPIP教学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指导性组织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营造潜移默化的教学氛围能培养兴趣的持久性。以“趁早书屋”为例,学院电气系创建了全国职业院校首个机电类专业图书角,名为“趁早书屋”,意在督促学生早读书、多读书。书屋设于实训车间,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此阅读工程实践类书籍,写读书笔记,并针对实训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查阅资料、自由讨论,发展为EPIP教学的第二课堂,拓展学生实践创新的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

诱发性组织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实践创新的欲望使学习成为一种本能,最好的激发方式是竞赛,以赛促教。竞赛能够反映教学实践的成败,成绩是学生学习成果和训练情况的真实写照。要想在任务繁重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做到以下几点:

将大赛元素固化于EPIP日常教学活动中。EPIP的一个任务、一个重要知识点或技能操作都可作为竞赛的主题,让学生与时间赛跑,提升学习效率。

丰富竞赛形式,拓展竞赛内涵。创新意味着不拘一格,EPIP对人才的培养不限于会做题、会操作。实践过程中,可组织PPT制作、知识演讲、项目汇报等多种形式竞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增强教学趣味性。

参考市赛、国赛、世赛要求,完善教学标准和教学评价体系。大赛是一面镜子,EPIP教学实践过程要参照大赛要求,对比自身不足,不断改进,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大赛的发展趋势,做大赛的先行者,不断创新。

二、小结

笔者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实践比作代号为“TRSR”的出海旅行,师生团队是领航者和船员,决定了旅行的意义和成就;资源载体是船和补给,决定了旅行的质量和行程;教学标准是指南针和灯塔,决定了旅行的方向和目标;教学组织管理的过程是旅行的实践过程,它凝聚了师生的激情与智慧,决定了旅行的效率和效果。“TRSR”的研究思路是“魯班工坊”机电类专业EPIP教学实践研究的初步探索,期望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行,为各高职院校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吕景泉,汤晓华,史艳霞.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10-14.

[2]高夕庆.浅谈如何在实训教学中开展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2):50-53.

猜你喜欢

鲁班工坊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用心听见光明
温文尔雅的百岁奶奶
拖把
鲁班工坊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蚂蚁工坊
永远幸福
党员标准是什么?
鲁班造伞
鲁班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