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的动态课堂教学研究
2018-05-14庄益玲陈叶仙
庄益玲 陈叶仙
[摘 要] 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而构成的动态完整的系统,但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失谐问题,应该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和谐大学英语动态课堂的原则、路径和实践策略,从“知识主义课程”向“学习者建构课程”的教学模式转型,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动态系统理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3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习得和应用能力,而且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新时代下,本课程应该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下,以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为指导,为解决现存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问题提供新理念和新途径,发展学生在学习时间、空间、内容和方式上的弹性化和个性化。
一、研究的现状与缘起
在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纵横交错,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系统总体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失衡现象。笔者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课堂观察等数据结果总结出以下三个主要现状问题:
(一)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失谐
首先,在师生的目标与理念上,师生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在问卷中,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占39.45%,而教师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力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但部分学生更依赖“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课堂小组合作中往往很被动,跟班现象较为普遍,教学目的与效果并不理想。调查中,61.56%的学生更喜欢“听老师讲课,记笔记”的学习方式,33.53%的学生选择“自己独立思考,不愿意与他人合作讨论”。
最后,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失谐也是师生失谐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孤独无助感没有得到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这不仅很难实现教学相长,而且对学生未来能力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教学主体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失谐
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合班授课、人数较多;桌椅以矩阵式排列;教学方法仍比较传统,以教师的讲授与翻译为主,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不仅阻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利于“小组讨论式”的自主学习以及语言的实践操作与自主建构,而且造成了资源浪费,影响了授课效果。
另外,在信息化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夸大了网络教学的信息优势,过多依赖信息教学资源,一旦多媒体设备出现问题,整堂课就无法进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
从学生角度看,有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较差,把网络信息资源当成聊天和娱乐的工具,而无法发挥其学习的功能。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失谐
通过课堂观察,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资源仍以教材与课件为主,习惯于照本宣科,把教材当作学生知识的重要来源。计算机网络大量的、生动的教学学习资源却没有被好好利用,造成了良好的教学资源与实际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失谐。
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教师课题的传授内容的期待是什么?”35.6%的学生期待能够“结合未来职业岗位”,62.9%的学生选择“针对学生兴趣”,而只有23.9%的学生倾向于“选取课文内容”。
如果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平衡的天平,一个托盘是“现代信息技术”,当这个托盘加大砝码时,要保证天平的平衡,在天平另一个托盘上元素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行。所以,要保证大学英语整体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必须让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各个元
素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发生同步协变。动态系统理论可以从整体审视大学英语教学,解决教育信息化带来的问题,创设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为大学英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动态英语课堂的基础理论
动态系统理论原为自然科学中对复杂系统的的动态观察,LarsenFreeman(1997)最早意识到了复杂科学与语言科学的相似之处,建立了此理论与语言研究之间的联系,把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结合在一起。他指出了语言发展具有动态系统理论中的复杂、动态、非线性系统的所有特征,而且此理论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deBot等(2007)提出,动态系统理论可以被认为用来解释二语习得过程中诸多关键问题的总纲理论,如,认知与环境的关系、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个体差异和语言动态发展的非线性特征等。
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研究学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能力因素,如,记忆能力、认知能力、情感因素等,也要考虑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物质、学习资源、外界鼓励等环境,这些变量都是相互联结、全面影响的过程。
三、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动态系统理论指导的大学英语课堂是由多个因素共同构建的动态、完整、立体、多维度的整体与层次相统一、相协调的教学系統,这不仅包括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也包括课堂中所形成的师生关系等因素,而这种模式又是如何构建出有利于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动态教学系统呢?
(一)构建的原则
看待及处理动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的准则,即其构建的原则,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行动上,都需要遵循系统性、人本性和成效性原则。
这就要求大学英语课堂不仅要坚持整体的观点,还要坚持整体内系统内在的链接和协同的观点,所以要考虑如何调节大学英语课堂系统中各要素的平衡使之达到整体最优,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参与促使大学英语教学建立新的稳定结构。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就是要求大学英语课堂培养“完整的人”,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提倡个性化教学,不仅要培养全面的语言实践技能,还要培养积极的、良好的情感和人格。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坚持有效教学,改变一直以来“费时低效”“聋哑英语”“高分低能”的教学诟病,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注重全面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
(二)构建的路径
构建动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路径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协调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同步协变,保持课堂的“活水效应”;定位好教师和学生的身份。
1.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模式的重大演变,大学英语课堂也进行了数十年的信息化技术教学,广大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了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得到了极大丰富,PPT、音频、视频、互联网资源、网络学习平台等提供了更直观的知识信息,大学英语“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基本形成。
但要真正使现代信息技术的引領作用发挥出来,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实现有机整合,还应该把教学与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进行有效的关联,“使知识从书本上走出来,变成活灵活现的东西,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多角度、多视角审视问题,注重学生思维发散和探究创造的空间,杜绝信息化、表演化的倾向和表层化的应用,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深层化。
2.协调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同步协变
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协同包括师生协同、教学环境协同、教学内容协同、教学方法协同、教学模式协同、学习过程协同、评价体系协同,只有各要素动态平衡、协同发展,并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活力,才能增强整个教学系统的整体效应和“活水效应”。
3.定位好教师和学生的身份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辅助下,教师和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转化者和被动接受者,教师已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教师不仅要设计开发课程,还要组织指导课程的进行,还要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延伸;而学生也成为教师的合作者,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分解、重构和输出。
(三)构建的实践策略
1.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理念
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应该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理念转变为“学习者建构课程”,认识到课堂的“动态非线性化”,教师不仅为学生创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和平台,培养语言知识习得,还要坚持跨学科和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和竞争能力,实现“全人”教育。
2.创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环境
(1)重视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是对语言学习最好的双向实践活动。因此,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学识渊博,勤于思考探索高效的信息化语境的教学模式,创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环境。如,任务交际法代替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利用教室座位编排来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
(2)建立网络英语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平台包括师生交互所利用的网络、微博、手机微信等服务器,其特点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资源丰富,空间广泛,师生交互方便,可以实现大学英语开放、动态、立体的教学与学习过程。教师开发上传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针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3)建立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交往对话关系,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任务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更是课堂积极情感的激发者,应尊重热爱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思考解决问题;而学生也要尊重、理解、体谅、感恩老师。
四、结论
本研究是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现实存在问题的思考,根据调查问卷访谈的结果和对课堂的观察,在动态系统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审视和思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讨了如何从系统的整体性和多维度构建动态和谐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相信研究所得的具体教学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并构建和谐高效实用的大学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07.
[2]金瑛昊.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