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思考

2018-05-14薄涵月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训信息化专业

薄涵月

[摘 要]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含中小学教师信息意识素养淡薄,对专业发展内涵缺少正确的认知,教师培训缺少针对性和专业发展资源面临很多的挑战等。根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说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叙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存的问题,阐述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228-0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课堂情境的建设者和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另外,知识更新的速度逐渐加快,专业学科之间的持续分化和整合让中小学教师不得不每时每刻保持学习的状态,能易于第一时间填补自身知识和能力架构的缺陷。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很繁琐的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更好地顺应教育信息化情境带来参考。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牵涉到基础设备建立、数字资源建立和运用、软硬件运行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等多个层面。在这种繁琐的系统工程中,以中小学教师为代表的“人”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建立和发展的根本和关键点。所以,不管是从宏观的国家对策还是从微观的教学运用方面来说,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成败和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能力。

(一)基础的信息素养

基础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所有公民的基础素质,培育顺应信息时代教學形式的教师是学校发展和变革的最关键根本,需要教师借助技术确定信息要求、精准辨别同时挑选资源、提取同时加工信息、展示同时评定信息,提高思维能力,兼具问题解决的能力、判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运用技术支撑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运用技术支撑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指的是教师充分运用技术支撑学生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定和实行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信息化教师设定要充分运用数字教学资源,带动学生的潜在兴趣,在含义丰富的学习背景中,进行基于问题、项目、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搭建并且学会知识,科学处理实际的问题。

(三)科学运用技术搜集资源和解决课程的知识和能力

科学运用技术搜集资源和解决课程的知识和能力指的是教师可以查找、挑选技术支撑的学习素材,设定、组织多媒体的学习素材,搜集、整理和总结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数字资源,管理和调配支撑学习的技术素材,在技术丰富的课堂氛围下选用不同的组织管理对策。

(四)运用技术进行自我专业实践的知识和能力

运用技术进行自我专业实践的知识和能力指的是教师应该兼具一定程度的技术发掘力,运用技术提升落实教学工作以外的其他层面备课、搭建学科资源库、课程计划、评定学生、联系家长、教研沟通等新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质量。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存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意识淡薄

优良的信息概念和较高的信息素养是当代人应该具有的素质,掌握多媒体技术来推动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多媒体时代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概念比较淡薄,他们对多媒体技术望而生畏,甚至出现反感情绪。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可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僵硬地运用当代教学技术的情况特别严重。在教学内容上,课件所展现的并不是中小学教师经过搜集、整理和用心加工而生成的附有文字、图像、声音和短片的丰富资源,而是对课堂课本的生搬硬套。在教学过程中,“人灌”变成了“机灌”。信息量偌大的多媒体变成了遏制学生活动思维、制约学生创造能力的新元凶。并且,大部分青年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产生了十分严重的依靠性,造成他们抛弃了自身思考、自我钻研、自主发掘和处理问题的精神,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教学概念的探究。

(二)信息素养发展不平衡

大部分教师有比较端正的学习新技术的心态,迫切盼望有更多更有效的新技术迈进学科教学运用和管理,可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科目和不同年级阶级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进程和需要严重不平衡。比如,在云课堂试点项目课堂运用的调研问卷牵涉“试点学校教师的教学、办公和学习模式”时,主城区云课堂试点学校教师都可以设计精美的个性化课件,引导学生熟悉运用互动式电子白板,还可以在教学中科学挑选QQ软件、电子邮件、学习网站、盒子鱼等科目APP等大众沟通、学习工具。

(三)技术应用不普及

大部分教师技术运用意识淡薄,对技术望而生畏或者拒绝反感,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存在“不用技术”和“乱用技术”的情况。在进行“优课”活动市级评审中,很多学科评审专家反映部分教师晒课所提交的精美教学课件、短片等资源和课堂教学实录不相符,甚至信息化的教学制作都是生搬硬套。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这些加入晒课的教师在现实课堂中,技术并未真正地运用到教学当中,单单变成了课堂的过场。

(四)专业发展资源阻碍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资源有很多阻碍。(1)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繁多重大,超量的教学工作内容已经变成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正常形态。他们教学的课程多、课堂时间长,没有充足的时间放到学习当中。(2)专业发展费用短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长时间不足,而中小学的教育投放更是短板。近几年来,政府增大了对办学费用的投放,可是主要用在校舍的改建和校园硬件设备的建立,很少用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据调查表明,当问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将近74.6%的中小学教师觉得是学习费用的短缺。(3)专业引导资源缺乏。长时间以来,中小学教育资源展现出缺乏的状态,大部分教师很难取得优质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短片,这也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4)缺少一个高效能、低成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这个平台一方面能吸引来普遍的中小学教师,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到专家型的教学著名教师,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和互动、探究和共享教学的方式方法、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这个平台,他们可以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三、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角色定位,展现教学领导人的功能

在信息化教学进程中,所有的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中知识传教者和灌输者的角色,在科目信息化教学当中,教师不单单要每时每刻注意学科教学资源的创新、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运用,更应该作为信息化学习的设定者和组织者,懂得开展信息化教学制作、开发、实行、管理和评定,真正变成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个性化学习课程的挖掘者。

(二)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实践反思

教师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一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内容,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核心在于其实践性知识的持续丰富。教师经过实践反思,能够指引学生朝着周围人的成功经验学习,继而推动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激发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且也给教师的教学反思带来方式、路径、手段和环境。微博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反思工具之一,是在E-mail、BBS、ICQ之后的另外一种新型的网络交往方式,给个人带来了自己的隐私网站。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碰到诸多很难处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分享心得、互相合作,慢慢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能力,经过编写微博,教师书写出教学问题,第一时间有效地和别人进行互动和共享信息,易于一起探讨问题、处理问题。基于微博的实践反思就是教师运用微博这一网络平台,把自己对教学的认知、感受和领悟书写在微博上面,和同行教师、专家分享和沟通,持续调整自我,反思差异化,互相帮助和学习,继而打造一个优良的反思氛围。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大部分都属于深度个人化的隐藏知识,它在每一个中小学教师的个人头脑中,和个人知识、经验、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运用Blog所具备的功能,落实中小学教师隐藏知识的明显化。所以,中小学教师在运用多样化多媒体技术工具开展学习和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可以积累教育实践经验,培养评判性反思精神。

(三)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运用能力的培训不能只凭借深度的教学理论,还要求信息技术和各个学科结合的案例分析培训,把理论知识学习、技术实践动手和案例式指引培训相融合。经过系统的信息化理论学习、专家集中教学、同伴合作学习、项目加入式活动、教学案例解析和教学场景练习等,教师真正体会到技术对改革教学的庞大作用,自主加入晒课;加强了学习概念和迫切感,自主运用新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信息化素养,自主实践科目信息化、常态化教学。

(四)创新培训体系

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优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情境,是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保障。(1)建设专项培训项目。为了满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专门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专项培训项目,让中小学教师真正作为培训的受益者,使这些培訓项目可以维持下去,让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可以学习到超前的教学意识、超前的教学手段和超前的管理经验。(2)优化培训经费保护体系。长时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始终处在短缺的状态。在经济发达地区,培训经费能够落实到数百万,而在经济欠缺发达地区,教育费用都很难获得保证,更别说教师培训的经费了,这严重损害了中小学教师加入培训的主动性。为激励中小学教师主动加入培训,推动其专业水平的提升,政府需要建设有一定政策倾向性的费用保证体系。(3)选用灵活多元的培训模式。需要选用多样化培训手段,让教师的培训学习变得形象且极具趣味性。为此,能够将理论培训、技能培训、专题报告会和教师教学经验互动会等融合在一起,将乏味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融合在一起。还能够运用当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选取远程教育或者网络培训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此外,在网络平台上能够选用主题研讨式、案例分析式、问题研究式和任务驱动等培训方式,易于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承载者,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不单单是技术的学习者,也是运用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执行者,是把学生和课堂、技术关联在一起的核心。伴随我国教育信息化建造和运用的深度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加入了新的内容和技术支撑,并且也面临新的契机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杜玉霞.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与特点[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8):34-41.

[2]谢忠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构建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6):6-9.

猜你喜欢

培训信息化专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会议·培训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部分专业介绍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专业修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