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谭丽
谭丽
[摘 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都上升到了国际层面,需要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地方高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尚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百色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例,分析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阐述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面临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和促进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提出改革措施。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合作和交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44-02
高等学校的国际合作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它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者互访、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等[1]。高等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发展,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也是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需求。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与国外高校先进教育资源的合作,共同探讨多元化合作平台,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才能增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的含金量。百色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始终坚持多元化开放办学之路,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并获取经验。
一、百色学院国际合作现状
近年来,百色学院大力推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校对外交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
百色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策略,大力推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校对外交流合作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学校积极参加广西教育厅组织的赴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举办的广西国际教育展,大力推介百色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及留学生教育情况。与美国、德国、泰国、越南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百色学院—泰国甲米府“汉语语言文化中心”,建立“百色学院—马来西亚高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
(二)留学生招生和管理
自2014年10月百色学院首批学历留学生到校报到以来,留学生学历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发展。2018年在校留学生达104人,主要来自美国、泰国、老挝、柬埔寨、索马里、赞比亚等国家。加强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制订和完善《百色学院留学生奖学金实施办法》《百色学院留学生违纪处分管理办法》等10个留学生管理文件,促进留学生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中外合作人才培养
百色学院先后选派汉语国际教育、泰语、越南语、旅游管理等专业9批300多名学生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相关大学学习,选派8批300多名汉语国际教育、泰语、英语专业学生到泰国中小学进行汉语教学实习,与泰国孔敬大学联合举办“第五届孔敬杯汉语技能大赛”,有力地促进了百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中外教学和学术交流
百色学院鼓励教师、学生赴境外参加学术交流、海外进修及学科竞赛,进一步开阔师生的国际视野。2012年以来,先后选派6名教师赴美国学习,14名教师赴美国、泰国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
二、百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化意识淡薄
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发展的重要方面。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球性社会公民,为学生生活在文化和文明不断变化的全球性世界做好准备[2]。百色学院正处于向应用型技术大学的转型阶段,学校的办学定位为“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由于百色学院地处边远地区,国际交流与活动不频繁。有的观点甚至认为国际化离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太遥远。在学校长期规划中,针对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计划和设想,也只有寥寥几句,如“增强国际合作交流”“发展留学生教育”等字眼。可见,地方高校的国际化意识还有待增强。
(二)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有待拓宽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服务区域、办学条件等原因的限制,教师国际交流的数量不多,学校与国外高校或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不够频繁。有些地方高校与国外高校或教育机构签订有一些合作协议,但有实质性的合作成果的较少。以百色学院为例,2017年国际交流中“走出去”5批次和“请进来”6批次。从2014年至2017年,与国外高校或者相关教育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合作备忘录达12份,但针对签订的合作协议并展开实际合作的仅有3份。这说明百色学院国际交流活动不够频繁,为教师搭建的交流平台也不够宽广,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有待拓宽。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
从地方本科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来看,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才能顺利进行。以百色学院为例,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由国际教育学院来负责,国际教育学院既要从事留学生招生管理工作又要承担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还要承担留学生教学工作,工作任务繁重。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教师在上岗前都没有参加过相关的职业指导培训,更没有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工作。管理體制不健全是制约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四)资源保障不足
高校实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资源保障,但是地方高校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体现为经费资源不足和人才资源不足。经费资源不足主要表现为专项经费少。以百色学院为例,除了极少数留学归国博士或者拥有多项省部级或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的教师享有出国交流机会之外,其他的教师没有相关经费资助,只有等待所在省教育厅出国政策的,而这些政策支持的国际交流项目数量极少,而这种机会多偏向外语教师。人才资源不足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薄弱。现在地方本科院校都争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由于教师英语水平、专业师资等因素影响,还不能完全达到国际合作办学的要求。
三、提高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质量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并制订规划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应主动出击,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发展之路。地方本科院校应深入研究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取得的成绩,并分析本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学校师资状况,国际交流现状,留学生招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等,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策略。
(二)利用优质专业搭建国际校企合作平台
应用型地方高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以专业为合作平台,合作是否能达成是根据合作双方是否有合作的契合点。在合作谈判过程中,双方首先考虑的是对方有哪些可以合作办学的专业。能够促使合作达成的必然是应用型地方高校的优质专业,否则合作方会担心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应重视打造本校优势专业,以优势专业作为与国际高校合作的良好平台,吸引并召集国际上学科同行就相关专业的研究与发展举办研讨会或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学校的牵头与国外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为教师出国进行考察学习、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创造机会。除了搭建教师合作平台之外,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开辟学生国际交流渠道,寻求与国外地方政府、教育机构、知名企业的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或本校来华留学生提供海外实践机会,培养“一带一路”所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完善管理机制并制订奖励制度
目前,应用型地方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国际交流处或国际教育学院的成员,要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质量,首先必须完善管理机制及制订相应的奖励制度。首先,因为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复杂性,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必须进行整体规划,做好项目、人员、资金、合同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工作;其次,由于国际项目合作任务的艰巨性,高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訂奖励制度,针对本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合作项目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发从事国际交流工作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资源保障体系
资源保障体系不但包括物质资源,还包括信息资源。关于物质资源保障,学校针对教师国际交流活动,每年要设置专门经费预算用于教师的国际交流活动。对骨干青年教师的培养,也应把出国培训作为培养项目之一,并专门设置经费用于该项目的开展。
(五)利用地缘优势推进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实践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中国-东盟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广西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也应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与东盟各国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的联系,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在办学经验共享、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联合培养、留学生互派等多领域加强合作。由于地缘优势,地处广西的应用型地方院校经过多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或多或少与东盟国家高等院校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利用原有合作基础,推进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出与东盟的多种合作方式,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应用型地方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我们只有不断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多种方式,培养众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才能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覃焕昌,周秀苗.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