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转型探讨
2018-05-14骆莎
高职院校作为核算型会计人才的主要培养者,应该适应财务共享趋势下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对目前的会计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本文从财务共享服务引发企业变革入手,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转型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以适应财务共享趋势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该工作规范第三十四条明确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一、财务共享服务引起企业的变革
(一)企业财务组织的变革。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将财务工作从各部门中抽离出来,从集团层面整合资源形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就是说,原先的总部和成员单位都具有独立的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但随着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分散在各单位的财务工作将全部汇集一处,统一而又标准地进行核算和分析。
(二)企业财务岗位的变革。除了传统的会计岗位之外,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配套业务核算岗、资金核算岗、运营管理岗和综合支持岗四个财务岗位。从四个“新岗位”的行动领域上看,业务核算岗负责原始凭证整理审核、内部控制与合规性审查、资产核算、权益核算、收益核算及企业财务报告编报;资金核算岗负责电子银行业务处理和资金计划;运营管理岗负责财务服务、会计制度与管理办法、责任会计分析报告和预算控制与管理;综合支持岗负责电子档案管理、财务人员管理和财务信息技术服务。
(三)业务流程及应用技术的变革。在没有财务共享服务前,企业处理财务流程多为提供纸质单据,经各级领导审批后到财务部门入账处理,出纳依照会计凭证进行付款;在财务共享服务后,企业经办人线上填写电子单据,报本企业领导线上审批后,将单据扫描上传至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后续的审核、复核、结算等入账手续均由财务共享中心处理,不再涉及企业人员,收付款之后将原始凭证归档。从业务流程处理的转变中不难发现,实施财务共享需要IT技术的支持,除掃描仪器之外,尤其是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维护。
二、企业的变革倒逼高职教育的升级
财务共享服务引发企业对财务人才需求的改变,核算型人才需求减少,管理型人才需求急剧上升,对一直以输出核算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场硬仗。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倒逼着高职教育的持续升级和协同创新。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变化,如何在未来培养适宜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高职会计专业课程难以满足财务共享服务所需
1、偏向技能训练,忽视综合能力培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涵盖基础财务类和战略财务类,其中以基础财务类为主,理论部分包含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纳税实务等核心课程。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来讲,更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通常在入学的第四个学期开设大量的实训课程,如会计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手工账等。
2、重视模拟教学,缺乏企业融合视野。学校除了考虑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之外,还会考虑各级竞赛需求,组织学生反复熟练会计操作的切入点也是为了得到竞赛的获奖荣誉,并未融合企业所需的角度。模拟教学确实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会计理论,但模拟教学的最终目标依旧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脱离企业融合视野势必本末倒置。
(二)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1、课程体系建设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可以参考已使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企业会计岗位,对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适当调整。除了基础财务类和战略财务类课程,针对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处理开设业务财务类课程。课程体系构建要适应现代企业开展财务共享服务的创新性、前沿性、科学性的需要,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学校教学以财会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主,融合先进企业财务处理流程实务方法、经验、案例,以达到培养多元化会计专业人才目标。
2、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校企合作不能停留在聘请企业资深管理者开设讲座单一渠道上,校企合作的实质是要教学活动能与企业实际业务流程接轨,把企业鲜活案例呈现给学生,不光是成功案例,更珍贵的应该是错误决策后的挽回方法。尤其是面临经济形式和环境改革下启用了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有责任把为何使用财务共享服务的背景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等思路传输给高职院校,如此才能促使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适合企业的会计专业人才,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也为企业节省上岗前的培训环节。(作者单位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骆莎(1985——),女,安徽,硕士,助教,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实务。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财务共享服务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JG-1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