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2018-05-14于潇
于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界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多数以区域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地域性特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界定要从三个方面来考量,第一个是在课程设置上,较其它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更灵活,更丰富,更突出实践性;第二是在培养模式上,应用型本科院校更突出实践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企业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模式更加紧密;第三是人才的知识结构上,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更为合理,人才的只有素养更高,动手能力也更强。
二、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校企联合模式。校企联合办学是我国应用型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教学为平台,架构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使应用型本科高校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和增强应用性。办学特点突出应用型和实践性,并且根据社会的实际用人数量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避免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在设置专业课程上,也通过实际调查和企业的反馈进行设置,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不仅实现了人才的落地,也体现了人才的价值。
(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上,黑龙江省肯下功夫,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应用型人才,建立产、教、研一体化教学体系,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以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为依托,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地域性需求和全国性热点为瞄准点,架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格局。
(三)定向招生模式。在定向招生模式上,黑龙江省突破了传统的定向招生模式,发展了新的定向招生模式,在传统的通过用人单位联合招生培养,毕业后回到定向委托单位就业。黑龙江省以老工业基地为依托,以老工业基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基地,在为老工业基地培养定向人才的基础上,将课堂搬进了车间工厂,积极探索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坚持培养出的定向招生人才,实现“召之即来,来之能学,学之能会,进厂能干”的目标,教学工作由学校教师和定向培养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共同担任,不断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四)地域性动态模式。黑龙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一个自创的特殊模式,地域性动态培养模式,是根据地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在此基础上改变专业课题的设置,比如在哈尔滨地铁建设期间,有几个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了与地铁相关的专业,这样不仅满足了地铁对人才的需要,也提升了应用型本科的就业率,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地方人才的短缺。突出地域性的动态模式,不仅推动了黑龙江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也使黑龙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更合理、更科学。
三、目前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第一是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应用型本科还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还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与普通高校有着低一等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滞后;第二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丰富,所设置的专业和文化课程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导致对人才的培养无法达到人盡其才;第三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人才的匮乏,还有待于进一步引进复合型人才,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四是自主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发展,目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给人才的自主权还是不够的,人才自主发挥的空间不够广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自主型人才的发展。
四、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发展前景
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未来的发展模式将更广阔,在突出地域性特征上会做得更好。首先,黑龙江省是以三大动力为基础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基地,因此为很多大企业培养了重工业企业所需要的动手能力较强的实践型人才;其次,黑龙江省又是科技大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第三,黑龙江号称东方的莫斯科,也是一个很前卫的省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出现能够紧跟时代脚步的创新型培养模式,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广厦学院)
研究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课题编号GJC131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