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
2018-05-14李好
李好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外交思想在周边落地的最根本体现,成为中国对于新时期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方向最顶层的思考。“一带一路”倡议是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载体,两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各成员国的充分认可和积极支持。因此,了解东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及看法,能够更好地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保驾护航。
东盟政要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
柬埔寨、老挝坚定支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的重点是互联互通与产能合作,这与柬埔寨的“四角战略”、老挝的“陆联国战略”发展诉求有着高度契合。中柬、中老有着传统的、良好的、稳定的政治关系,且在南海问题上不存在争端,因此,柬埔寨、老挝两国政要均表示对“一带一路”倡议予以坚定支持和积极响应。
马来西亚、印尼、文莱、新加坡充满期待,但谨慎配合。中国与马来西亚已经建立起“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上又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尽管中马在南海问题上存在争议,但马政府奉行“务实性的现实主义(pragmatic realism)”, 以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为优先,并认为南海领海与岛礁的争议并没有对国家安全形成重大威胁。鉴于此,“一带一路”倡议推出后,还是得到马来西亚政界的积极响应。印度尼西亚、文莱认为“一带一路”与各自的“全球海洋支点”、“2035宏愿”战略在理念和目标上高度契合,应该无缝对接、协同推进、相互支持。新加坡认为自身在“一带一路”蓝图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并寄希望通过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建设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合作。与柬、老不同,马、印尼、文、新四国政要在公开场合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支持与期待的同时,又对该倡议普遍存在诸多忧虑。例如印尼担心“一带一路”可能成为中国向其他国家强行输出產能产业的工具;马来西亚担心“一带一路”会使得东盟国家成为新版的“香蕉共和国”(对拥有广泛贪污和强大外国势力介入之国家的贬称);新加坡担心“一带一路”会破坏东南亚地区的均势状态,导致东盟丧失“中心地位”。因而在实际行动上以参与配合为主。
泰国、缅甸积极热情回应,但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泰国政坛的主流参与者(尤其是执政党)对“一带一路”倡议一直持积极回应的态度。与执政党的态度不同,泰国国内在野势力、政坛边缘派系等则通常会更强调“一带一路”会给泰国带来的种种弊端。有趣的是据笔者对泰国国内政治的长期观察后发现,一旦在野势力上台,其对待“一带一路”的态度也会出现逆转,继而在泰国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则呈现出“谁上台谁支持,谁下野谁质疑”的奇特现象。
在缅甸,昂山素季与其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对“一带一路”的态度至关重要。从2015年11月至今昂山素季在公开场合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表态来看,她虽然没有像柬埔寨等国家领导人那样表达非常明确的支持,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肯定性评价确实逐渐提升,这反映出民盟治下的缅甸对“一带一路”倡议还是采取了务实主义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昂山素季多次强调中国对缅甸的投资要以“缅甸人民的接受程度”为基本导向,因此在缅甸建设的系列项目若不增强对当地民生问题的关注,妥善处理好环境、就业、征地拆迁等问题,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仍然还是会充满不确定性。
菲律宾、越南从审慎观望到积极支持。受南海问题的影响,中国与菲律宾关系在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明显恶化。阿基诺政府虽然表面上对“一带一路”表达了一定的兴趣,但事实上心存芥蒂、戒备心理比较严重。杜特尔特上台后调整政策应对南海问题,选择了对华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政策取向,中菲关系实现了全面转圜。菲律宾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也实现了根本性扭转。杜特尔特在国情咨文中明确表示,菲律宾支持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互联互通设想。在越南,越共高层内部在“一带一路”倡议刚刚提出时的意见分歧明显,总体来说,表面上支持,但骨子里却非常谨慎。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越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逐渐明朗、正面,但与此同时也可以发现,越南政要在表达支持态度的同时特别强调一定要符合其“两廊一圈”发展战略的利益诉求,字里行间也隐含着谨慎。
东盟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尤其是一批示范性项目在东盟的落地生根,东盟学界的目光更多从安全战略领域转向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领域,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影响以及预测未来走向。
“一带一路”机遇论。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艾大伟高级研究员、马来西亚双威大学的梁泉兴教授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推动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加速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体化进程。老挝历史科学社会学院院长占塔菲力、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秘书长思瑞拉·宋斯维莱,印尼学者、《商报》总编辑邝耀章、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钮貌盛、柬埔寨发展与资源研究所主席索西帕纳等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沿线东盟成员国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激活东盟各国经济的钥匙。
“一带一路”威胁论。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及新加坡等国都有学者表示担忧,认为“一带一路”可能会削弱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很多越南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还认为“一带一路”会加深对华依赖。印尼、缅甸有学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带来短暂经济利益的同时,可能产生其他深刻的负面影响。例如,缅甸学者秋秋盛提到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四大担忧,即“中国商品的大量涌入、边境居民的管理、中国对缅甸自然资源项目的投资活动、中国公司、工人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关系”。
对“一带一路”倡议未来走向的担忧。印尼、越南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沿线诸多国家参与和配合,这就涉及到非常艰巨、复杂的谈判。中国是否做好长期谈判的能力、耐心和成本的准备?沿线国家究竟有多大的意愿与中国合作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与中国合作,这都充满不确定性。新加坡有学者指出目前“一带一路”以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收益率低的跨国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东盟企业家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
文莱谨慎欢迎,有限参与。在文莱商界有相当部分人士把“一带一路”与搞基础设施建设划等号,对中国政府政策的连续性持怀疑态度。也有的认为,“一带一路”会让更多中国企业占领东盟市场,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必须要加强对中资企业市场准入的审核。
印尼、馬来西亚普遍支持,积极响应。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在马来西亚国内,华商自身投资经营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一带一路”倡议对马来西亚经济的溢出效应为马来西亚华商提供了巨大商机和发展机遇,因而马来西亚华商也成为东南亚地区对“一带一路”倡议热情最高和呼声最高的群体。印尼华商则普遍认为中印尼可以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联手共同开发海洋经济,在兴建港口、物流仓储、海上运输、渔业、旅游等领域都有极大的合作空间。
越南缺乏了解,但正加强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初期,越南商界的关注点都放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上。除了在越的华商外,其他人极少了解“一带一路”倡议。越南本土企业以小规模、广分散的小企业为主,缺乏与中国进行竞争的能力。这使得越南商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缺乏关注与热情。2017年以来,越南商界的态度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不但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一再强调越南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参与方,充满了大量商机。越南商界非常关心“一带一路”倡议在越南的具体项目是否有路线图,例如越南北部海防港口升级改造项目的具体规划、河内及胡志明市等地的房地产项目发展规划等等。
新加坡、泰国冷静克制,理性评估利益得失。在新加坡、泰国,有部分企业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比较保留的态度,认为要清醒和冷静地评估“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一家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包括东盟在内的沿线国家合力共建才能完成的“交响乐”。从整体上看,东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在逐渐加深,认可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受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以及南海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各阶层仍有相当部分的群体对“一带一路”倡议前景持怀疑或者审慎观望的态度。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传播时,还须了解和尊重各成员国各阶层的利益诉求,避免自说自话、片面展示中国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隔阂、疑虑,换取对方更多的支持和配合。